買對投資機會,CEO的心智帳戶跟部門經理的心智帳戶是不一樣的?

凌風商業手記 發佈 2020-01-09T20:52:30+00:00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大多數人也是會把自己的錢分成幾部分,其中一部分投資到相對安全的資產,比如存銀行、買債券;另一部分投資到風險資產,比如買股票,等等。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大多數人也是會把自己的錢分成幾部分,其中一部分投資到相對安全的資產,比如存銀行、買債券;另一部分投資到風險資產,比如買股票,等等。

按照傳統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他對待投資組合的風險態度是唯一的,無論是存銀行還是買股票,組合的風險和收益是加權平均計算的,是在同一個風險偏好下算出來的最優組合。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我們大多數人往往就會把這兩部分資產分別在兩個心智帳戶中進行管理,而且分別對每個帳戶單獨進行收益核算。

這一方面可能讓我們因為損失厭惡而使得投資過份保守,缺乏長遠、全局的眼光看待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每個心智帳戶單獨核算、獨立決策,就更有可能偏離最優的投資組合,導致決策失誤。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什麼是心智帳戶。

其實在傳統、理性的經濟學裡面,錢就是錢,都在同一個帳戶裡面,不管你這1萬塊錢是努力工作掙來的,還是在路上撿來的,你將來花它都應該是一樣的方式。

但在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是這樣的,我們人經常在腦子裡面把錢分成不同的帳戶,你可能會說這1000塊錢是用來乘交通工具的,這2000塊錢是用來吃飯的,這3000塊錢是用來干別的事情的。

所以說錢的用途是不同的。如果你這個月用來吃飯的錢超支了,你下個月吃飯就會節省一點,吃便宜的東西了。

理解了心智帳戶之後,在決策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對各類資產單獨決策,也不要太在意單個帳戶的漲跌,而是應該放在一起通盤考慮。

除此之外,我們又可以利用人的心智帳戶這一點來幫助我們決策。比如,如果你是老闆,在給員工發福利的時候就應該儘量把獎金、福利、消費、禮物等儘量分開;

如果是獎金的話,最好不要年底一次性發放,而是分季度方法。這樣一來,讓你的員工充分感知各個心智帳戶的效用,從而提高幸福感。


超市裡的陳列為什麼要進行多品項組合?就是通過營造場景來提醒顧客不同的心理帳戶。

1. 巧克力+紅酒+鮮花的組合陳列,是愛的心理帳戶。

2. 意大利麵+意大利麵醬的組合陳列,是嘗鮮的心理帳戶。

3. 春節喜慶用品+吉祥物的組合陳列,是迎新的心理帳戶。

4. 禮盒+高端酒+大瓶飲料的組合陳列,是團圓的心理帳戶。

5. 果酒+果汁+啤酒+小零食的組合陳列,是聚會的心理帳戶。

6. 健康五穀雜糧+進口牛奶+禮盒燕麥的組合陳列,是健康的心理帳戶。

7. 男孩玩具+女孩玩具+玩具糖的組合陳列,是用壓歲錢不讓家長收走的心理帳戶。 稟賦效應,就是一旦你擁有了一件物品後,就會高估了它的價值。

說一個稟賦效應比較普遍的現象,電商開始實行「7天無條件退貨」。

電商是非物理空間摸不到實物,那就要降低顧客的購買防線門檻。7天無條件退貨就讓消費者放心,加大了購買率。

在電商平台上購買商品,基本都是會先領了券再買,為什麼不直接便宜下來呢?

說一個場景,一位女性顧客買了一件衣服在家裡試穿的時候,會聯想這件衣服在不同場景的穿這件衣服的心理感受。

如果是新款西裝,心想我要是穿上這件衣服去參加會議,還是不錯的。這時候對於這件衣服所花出去的錢,就放到了讓自己變美的心智帳戶上了。

如果這件衣服不太合心意,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會想,因為是領了券買回來的,很實惠。再對著鏡子看看,也還行,要不就放假平時的時候穿吧。這時候,除了變化了心智帳戶,損失厭惡的情緒還發生作用了。

算了,還是不要退了。

就拿這件衣服來說,因為稟賦效應,發生了心智帳戶的變化。

因為心智帳戶的變化,也就加大損失厭惡的情緒。

稟賦效應,是指一個人往往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如自己的股票最容易漲,自己的兒子最聰明……

稟賦效應是指為自己擁有的東西賦予過高的價值。稟賦效會讓人產生排外、自視過高、過分看重沉沒成本等行為偏差,比如,保險公司會利用珍視自身健康的稟賦效應,讓用戶多買保險。

用戶會利用多次詢問增加商家的沉沒成本,讓商家產生更看重這名客戶的稟賦效應,為進一步殺價創造條件。

心智帳戶的窄化效應讓我們產生稟賦效應,而稟賦效應帶來了損失厭惡。心智帳戶設置的不同,會帶來不一樣的稟賦效應和損失厭惡的心理和行為。

因此,心智帳戶是稟賦效應、損失厭惡的根源,轉換思維方式和視角是轉換心智帳戶而引發的行為偏差的根本解。



心智帳戶,是指一個人會對不同的事件安排不同的額度,比如,一個人可能會每天在股市頻繁交易,動不動就是上十萬的買單,卻會為了早餐加不加一個雞蛋糾結,這就是炒股的錢和早餐的錢,分別屬於不同的心智帳戶:

損失厭惡,是指一個人面對同樣價值的東西,失去這個東西的痛感遠大於得到這個東西的快感,有研究說是兩倍左右。

把幾個概念結合起來看,就會產生查理芒格說的Lollapalooza效應。我們給自己擁有的東西定價會偏高,加上失去這個東西的痛感特彆強,幾個因素相互強化,所以會看到,女孩總捨不得放棄渣男,人們總是捨不得賣出虧損的股票,直到一傷再傷,而傷透了,終於放棄,豈不知此時放棄物的估值,會迎來一次觸底反彈。

這就是那些已經實現損失很大的股票,會給人帶來額外的收益;而那些實現損失很小的股票,我們知道還有很多人抱有反轉幻象,被高估了,應該做空。

反過來,應該買入那些未實現很小損失,做空未實現較大損失的股票。這真是,反人性,就會贏。果香四溢超市門口的標語:

愛吃水果的男人最健康​。​

愛吃水果的女人最漂亮​。​

愛吃水果的老年人最長壽​。​

愛吃水果的孩子最聰明​。

你看到了什麼?

稟賦效應核心觀點是:一定量的損失給人們帶來的效用降低要多過相同的收益給人們帶來的效用增加。因此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

出於對損失的畏懼,人們在出賣商品時往往索要過高的價格。

與心智帳戶聯繫起來說明每個心智帳戶的不均勻的原因是與每個人的稟賦效應有著緊密聯繫的,那些損失過的人的心智帳戶更加保守,盈利過的好的心智帳戶更加積極,同時如果盈利過的人出現虧損,那麼心智帳戶會有改變,而且避險意識會增強,而那些虧損之後又盈利的人的避險意識並沒有減弱,因為有稟賦效應的的存在。

同時因為有厭惡損失損失的存在,如果是帳面盈利,那麼無論虧損過的人還是盈利過的人,都有落袋為安的傾向,一旦落袋為安實現盈利,那麼會激發稟賦效應但是由於稟賦效應對盈利之後產生的影響小,同時心智帳戶對實現盈利之後更為積極,那麼很有可能繼續玩下去,繼續尋找能夠實現盈利的目標。


同時對於虧損的目標,當帳面虧損時心智帳戶更希望能回本,畢竟人都有損失厭惡,但是如果選擇割肉,那麼稟賦效應就會占據你的心智帳戶,會更大程度上增加避險意識。

所以,心智帳戶的變化是在帳面盈虧時,厭惡損失主導更大作用。

實現盈虧後,稟賦效應占更大的作用。稟賦效應是說人在擁有一件東西後,對這個東西的價值在心裡帳戶中會比實際價值高出很多。

典型的例子就是敝帚自珍。這是一種心理帳戶效應,本質上也是源自於損失厭惡。因為人在擁有一件東西後,無論是出讓或者是損壞,都會擔心在出讓過程或使用過程中,標的物的潛在價值被低估,從而導致潛在損失。

舉例說明:有個老頭家裡有個古董,是物主。古董商去跟他收購,市價10000元,古董商出價6000元。但是物主卻開價50000元。

古董商說:「大爺您這開價太離譜了。這玩意兒市面賣價才10000塊錢。」

物主說:「我又不懂行情。你說10000塊錢?萬一是10萬,你誆我呢?

(損失厭惡效應)再說了,這東西是我爺爺手裡傳來的,這紀念意義特殊。

(心理帳戶效應)再說了,你們這些古董販子,電視里都演了,特能拿豬蹄價錢買豬。老王頭有個花瓶,5000塊賣了,後來人說拍賣了50萬(突出事件放大,引發損失厭惡)。」

古董商間買賣聊不成,於是就走了。

後來物主跟別的老頭再聊天,就說自己的玩意兒值80000元,比他跟古董商上次50000開價還多了30000萬,這是通過一輪價值評價後,進一步是的老頭稟賦效應加強,覺得已經有古董商惦記上他的寶貝了,絕不能賣虧了。



下面講另外一個例子,你就能體會到了。這是理察·塞勒當時在芝加哥大學教書的時候給一個公司的高管做培訓,來了23個部門經理,還來了一個CEO。

當時他就出了一道題,問這23個部門經理和CEO,假設現在每個人都有下面一個投資機會:有50%的機率成功,會掙200萬美金,有50%的機率失敗,會輸100萬美金,這種投資項目你願不願意投?假設這個投資成本現在是0,你願不願意接受這種投資項目?

這個時候23個部門經理之中,只有三個人願意接受這種投資,原因就很多了。

正常人我覺得都不應該去接受這種投資。因為你是部門經理,首先會有損失厭惡,損失厭惡帶來的痛苦程度比200萬美元收益帶來的快樂程度更大。

其次,還有動力的問題,因為你有50%的機率掙200萬美元,但你可能只能分到20萬的獎金,但是如果你損失了100萬美元,你可能就會被開掉了。所以說對大多數部門經理來講,都不會去投資這個項目。

但是,對CEO來講,他的回答是我應該把23個項目全投了,看見沒有?



CEO的心智帳戶跟部門經理的心智帳戶是不一樣的,部門經理是看這一個投資,但是CEO是看總的投資。

如果你把23個投資機會全放在一起,就分散了風險,基本上虧錢的機率是很小的,而且贏錢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所以這是極其好的投資機會。

這個例子就說明了,由於CEO和部門經理不同的心智帳戶,導致他們的投資抉擇可能會相反。

那怎麼才能避免這種問題?

這種問題是非常難避免的,因為這是一個本性的東西,我看到有可能虧損就會產生損失厭惡,我的心智帳戶就是這樣的。

這個時候如果你是CEO,看見這種好的機會,你可以儘量去跟你的部門經理講,我知道可能有50%的機率會虧,但是對整個公司的戰略投資來講,我們會分散這個風險,其實總的來講是沒有太多關係的。如果真的失敗了,你也沒有那麼大責任。

但是這還是很難,因為萬一真的失敗了,回頭你會想,可能還是這個部門經理的能力不行,然後你還會怪他。但是從公司的角度來講,至少存在一種可能性,你可以儘量去做這種好的投資。



心智帳戶與多次投資

下面我會把心智帳戶和多次投資機會結合起來,看看會不會產生一些投資策略。

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由於大家的心智帳戶不同,導致大家對帳面虧損和實際虧損,會有不同的對待。雖然在理性經濟、理性金融裡面,帳面虧損和真的實現了虧損,是一樣的東西。

研究發現,如果前面一個投資在帳面上掙錢了,那麼現在你就想鎖定你的盈利,你會更加厭惡風險。

如果前面是帳面虧損,也就是你還沒有實現你的虧損,這個時候你會更加願意承受風險,儘量去回本。

所以,帳面虧損跟帳面盈利,你的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

下面再講實現虧損跟實現盈利。同樣的,如果你剛剛做了一個投資,輸了很多錢,而且這個投資已經結束了,就是說已經實現了損失。

這個時候你會更加地厭惡風險,就相當於你在拉斯維加斯打撲克牌,輸了幾千美金,你就算出來逛街,可能都會更加小心一點,但是如果你還在桌上的話,你可能會更加願意冒險。

看見沒有?

實現損失跟帳面損失導致你的風險偏好是非常不一樣的,雖然在經濟學裡面這兩個東西是一樣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