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更容易成功

青青育兒秘笈 發佈 2020-01-03T20:18:21+00:00

在教育的道路上,寶媽們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到了飯點不吃飯」,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的。面對一個做事總是拖拉的孩子,媽媽們難免會大發脾氣,忍不住插手,忍不住大吼大叫。

在教育的道路上,寶媽們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最常見的就是「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到了飯點不吃飯」,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的。面對一個做事總是拖拉的孩子,媽媽們難免會大發脾氣,忍不住插手,忍不住大吼大叫。

但想要孩子能真正的成長起來,在有些地方媽媽們需要掌握好這3個字——「忍得住」。



這3件事上越能忍,孩子越自律

1、忍住不發脾氣

想想自己在孩子不聽話時,是不是總是吼孩子,雖然達到了想要的結果,可孩子還是會不聽話。孩子的安全感全都來源於父母,媽媽給予的安全感更要多一些。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對孩子吼的時間長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對著孩子吼,不僅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也會讓孩子養成大吼大叫的性格,孩子甚至會產生和父母「對著幹」的心理

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學會情緒控制是父母要上的第一課。只有自己忍住了脾氣,才更容易與孩子溝通。


2、忍孩子的磨蹭

青青家的孩子上幼兒園就總是慢吞吞的,我越催孩子,孩子越不著急,每天都是這樣。

後來沒辦法,孩子不起床只是提醒一下8點必須出門,然後就不再催孩子了。第二天孩子依然磨蹭,眼看著時間越來越緊,我忍住不去催他。結果快到8:30才出門,孩子自然就遲到受到了老師的批評。

連續這樣幾天後,孩子意識到我不再催他了,反而準時了很多。


沒有哪個孩子是不磨蹭的,媽媽們在孩子磨蹭的時候都是跟在孩子後面催,實在來不及就直接幫孩子做了。其實媽媽們的這種行為,讓孩子認為有家長幫忙把握時間,肯定是來得及的,孩子對時間概念越來越淡薄。


家長學會「忍」孩子的磨蹭,讓孩子承受遲到的後果,孩子才會主動學會自律。

3、忍住不插手

媽媽經常會以「孩子還小,什麼都做不好」為由包辦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根本不會獨立,失去了自主思考和生活的能力。家長事事插手,讓孩子認為什麼事都有媽媽幫我做,孩子遇到什麼事都不會嘗試,越來越依賴父母。

父母忍住不插手,學會適當的放手,將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更自律。


培養孩子自律,從這2點入手

  • 提前約定

想要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在生活中就要與孩子提前約定,這樣孩子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做這些事需要用多長的時間,做不成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當孩子完不成約定時,家長不要放任不管,會讓孩子覺得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 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總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只有父母先做到自律,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隨意修改規則,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做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孩子拖拉磨蹭,父母要學會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糾正孩子的壞習慣。青青給各位媽媽們推薦《兒童正能量讀本注音版》,一套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成長寶典。

文末可購買


幫助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認識自我、學會做事等好品質。全書一共10冊,分別從10個不同的角度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書中有拼住標註,方便孩子自主閱讀,也能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0-6歲育兒經#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孩子的好習慣越小培養越容易,當孩子能聽懂大人說話時,媽媽們就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關好習慣的繪本。推薦大家《幼兒情商行為管理繪本》10冊,從小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