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開箱行動」和更神秘的「舒特」系統

溫哥華的魚 發佈 2021-09-25T18:25:17+00:00

2004年春,美國情報部門向以色列通報敘利亞和外界存在異常頻繁的通信聯繫,並追蹤到敘利亞東部代爾祖爾省一個名為齊巴的沙漠地點,隨後隸屬於以色列軍事情報局的信號情報和密碼破譯部門「8200單位」將該地點添加到了監聽名單中。

「開箱行動」 - 以色列摧毀敘利亞核反應堆

【 發現目標 】

2004年春,美國情報部門向以色列通報敘利亞和外界存在異常頻繁的通信聯繫,並追蹤到敘利亞東部代爾祖爾省一個名為齊巴的沙漠地點,隨後隸屬於以色列軍事情報局的信號情報和密碼破譯部門「8200單位」將該地點添加到了監聽名單中。

2006年1月,以色列獲得了敘利亞正在建造核反應堆的「大量證據」;4月份在齊巴地區發現可疑建築物。12月,敘利亞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易卜拉欣·奧斯曼使用假名到達倫敦,摩薩德派出10名特工赴英監視,趁他訪問敘利亞大使館和購物時潛入酒店房間複製了他筆記本電腦中的全部文件。摩薩德總部查閱後發現齊巴核設施不同施工階段的藍圖和35張設施內部照片,包括反應堆內部結構,還有國外專家提供幫助的敏感信息。

> 敘利亞核反應堆堆芯和冷卻系統,圖片來自那部在倫敦被黑的筆記本電腦

時任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在聽取了匯報後成立了一個三人小組來處理敘利亞的核問題,以中情局為首的美國情報網也加入到監控行動中。半年後三人小組向奧爾默特匯報敘利亞正和伊朗等國合作建設一座核設施,伊朗投資10億美元以備本國的鈾濃縮項目不成功時用敘利亞的核設施作為代替。

西方媒體報導一名2007年2月失蹤的伊朗將軍可能已經叛逃西方,並向西方情報機構提供了該設施的情況。當年6月,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製造的Ofek-7偵察衛星順利升空,向以色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目標定位和系統測繪能力,其監視重點從原計劃的伊朗轉移到敘利亞,近實時監控齊巴地區的一舉一動。一名美國高官告訴ABC新聞,在2007年夏摩薩德通過策反或者派出間諜偽裝成工作人員,成功地獲取了該設施的地面圖像。

> 齊巴地區沙漠中的疑似核設施衛星圖像,距離幼發拉底河直線距離1公里,河邊建有泵站用於抽水冷卻

8月中,以色列總參偵察部隊「262單位」派出2架直升機運送12名特種兵滲透到該設施附近,拍攝了現場照片並提取了土壤樣品,土樣分析顯示出涉核活動的跡象,以色列情報部門評估該設施工程進展順利,最快在年底就可能投入運行,生產武器級鈽,在這個節點之後對其攻擊將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環境破壞。

【 以美決策 】

中情局和摩薩德的首腦對是否應該轟炸該設施產生了分歧,美國擔心轟炸會導致全面戰爭,以色列則確信攻擊行動如果嚴格保密,避免讓阿薩德總統遭到羞辱,他很可能會忍住不作出戰爭反應,因為敘利亞並不希望發展核武器的絕密計劃被公之於眾。

> 地面拍攝的核設施建築外觀,橫截面為邊長40米的正方型,高度20米,被以方稱作「立方體」

在美國政府內部也有三種態度,副總統切尼是激進的鷹派,鼓動美國攻擊並摧毀反應堆,藉機警告其它國家不要發展秘密核計劃;國務卿賴斯建議採取外交措施向阿薩德施壓;國防部長蓋茨則認為應該讓以色列人自己動手,以免因為錯誤的情報信息而造成被動局面。

小布希在他2010年出版的回憶錄《決策點》中披露,奧爾默特曾向他提出由美國轟炸敘利亞設施,但被傾向於第三種態度的布希拒絕了,理由是他無法證明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的攻擊是合理的。布希宣稱奧爾默特並沒有請求美國為打擊行動開綠燈,他也沒有向以方開綠燈,打擊行動完全是奧爾默特根據以色列的利益單方面進行的,但雙方保持著密切的溝通。

以色列政府於1981年制定了「開始學說 - the Begin Doctrine」,對周邊敵手發展的大規模殺傷武器潛力進行先發制人的襲擊,將威脅消弭在萌芽狀態,第一次實施就是著名的「巴比倫行動」 - 當年6月空襲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

> 油畫描繪F-16在巴格達上空投彈的場景

對敘利亞可能的核設施進行打擊同樣是以色列的「預防性自衛」,在距離特拉維夫僅僅615公里的地方出現能夠製造核武器的設施對以色列來說是絕對不能忍受的。原計劃在2007年7月14日發動襲擊,但美國政府決定向敘利亞提出最後通牒要求阿薩德在國際監督下自行拆除反應堆,因而推遲了軍事打擊的選項。

以色列非常擔心夜長夢多走漏消息,讓敘利亞加強防禦甚至提早激活反應堆(最快能提早到九月底)。奧爾默特說服布希停止了外交行動,空軍提出了2種攻擊方案,不同之處在於出動飛機的數量。第一種方案機群數量龐大,可以確保迅速徹底摧毀反應堆,但是目標過大容易引起敘利亞的強烈反應。第二種方案由空軍司令埃利澤·謝克迪少將向奧爾默特簡報時在一張餐巾紙上草草勾畫出,只出動8架戰鬥機,4架F-15I和4架F-16I,每種飛機攜帶的武器類型不同以提高冗餘度,無論哪個平台的哪種武器發生故障都有備份方案。最終第二種方案被採納。

【 最後的準備 】

以色列空軍從6月份開始進行具體的備戰工作,整個空軍只有極少數人了解真正的計劃,在執行任務的三個中隊裡只有中隊長被告知目標的性質。其餘精挑細選的參戰飛行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遠程攻擊演練,他們意識到目標區有個大傢伙。到9月份,作戰計劃變得更加具體,不同的攻擊方法被組合到一起,飛行員們已經做好了出擊準備。9月4日空軍在攻擊前進行了最後一次模擬演練。

當天美方向以色列通報有媒體向五角大樓詢問有關敘利亞存在核設施的問題,這是以色列最擔心的情況,媒體的任何報導都可能使以色列喪失突然襲擊的優勢。以軍總參謀長加比·阿什肯納茲要求緊急召開內閣會議批准襲擊,此時已是9月5日凌晨2點。第二天上午以色列內閣開會討論,阿什肯納茲擺出了各種選項,內閣決定發動襲擊,並授權奧爾默特、國防部長巴拉克和外長利夫尼三人全權負責。下午6點,三人小組聽取了阿什肯納茲、摩薩德局長達干和軍情局長雅德林(他是1981年轟炸巴格達反應堆的8名飛行員之一)的匯報,並一致通過軍方建議的有限空中打擊方案。

阿什肯納茲回到特拉維夫的總參謀部大樓,他的副手已經召集了總參謀部人員開會,其中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敘利亞核反應堆的存在。當晚總參謀長秘書利隆的婚禮如期舉行,阿什肯納茲和很多將軍一起出席以免引起外界懷疑。他事後回憶到「我看著跳舞的客人對自己說,五個小時後,我們可能不得不在防空警報和飛毛腿飛彈的爆炸聲中喚醒他們。我已經在內閣會議上警告所有部長,誰走漏風聲誰就得為阿薩德的報復負責。」

奧爾默特留在他的辦公室工作,晚上8點他將反對黨領袖內塔尼亞胡請到總理官邸,對他的老對手說「就在今天午夜」。內塔尼亞胡祝他成功,並說「我會根據情況作出反應。」奧爾默特強調在襲擊後仍需保密。他小睡了兩個小時,然後前往特拉維夫和主要指揮官一起進入空軍地下指揮所指揮作戰行動。

與此同時,空軍在做最後的準備。指揮官們擔心會出現未被發現的防空武器、一次空襲無法確認反應堆被徹底摧毀等各種情況,因此有可能需要馬上組織第二次空襲。在任務前幾小時,謝克迪少將親自前往兩個出擊基地,向參戰飛行員們告知將要打擊的目標信息。最新解密的檔案中包括一封謝克迪少將寫給飛行員的信,包含六點內容:

  1. 今天被派遣參加一項對以色列國家和猶太民族至關重要的任務。
  2. 任務是摧毀目標並安全返航,整個過程要儘量「降低信號特徵」。
  3. 目的是令這一行動看上去與以色列無關(至少在第一階段),並儘量減少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
  4. 該行動在實施前後都是絕密的,直到今後有進一步明確的指示。
  5. 指望你、信任你、相信你能取得成功。
  6. 祝好運。

【 長途奔襲 】

22:30,「開箱行動 - Operation Out of the Box」,也被稱為「果園行動」正式開始。69中隊的4架F-15I從南部內蓋夫沙漠中的哈澤林空軍基地、119中隊和253中隊的各2架F-16I從北部海法東南郊的拉馬特·戴維空軍基地分別升空。

> 69中隊的F-15I,攝於2004年參加美國紅旗演習期間

> 參戰的459號F-16I,來自119中隊(並非空襲當晚拍攝,掛載的是GPS制導的JDAM)

戰鬥機群起飛後在地中海上空匯合以迷惑阿拉伯方面,在預警機和2架電子戰機的支持下向北繞過黎巴嫩和整個敘利亞國土,在緊貼土耳其邊境的地方進入內陸。按照事先的規定,機群必須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飛行高度100米。航路上的天氣情況相當糟糕,各機飛行員面對種種疑慮和困難只能獨自做出決斷。飛行過程很順利,沒有被敘利亞防空系統發現也沒有遭到任何直接威脅。

6日0時,機群首先在毗鄰土耳其邊境的泰爾阿比亞德地區攻擊了一座防空基地,該基地部署的2套雷達系統和一些防空飛彈被摧毀。然後機群飛向東面約270公里外的齊巴。

> 上圖是我根據多個信息來源畫的,不能保證真實性,僅供參考

抵達目標區後各機爬高轉入攻擊模式,按照預定方案各自投下兩顆炸彈。提前一天以軍精銳的「翠鳥」特種部隊已經秘密抵達核設施附近,在空襲時用雷射指示器為戰鬥機投擲的雷射制導炸彈指示目標。(巴拉克、內塔尼亞胡、貝內特三位以色列總理都曾在「翠鳥」部隊擔任分隊指揮官,內塔尼亞胡的哥哥和弟弟也出身該部隊)

飛行員在紅外夜視系統中看到炸彈準確命中「立方體」,在夜空中發生巨大爆炸,整個建築被完全炸毀。機群在目標區上空只停留了2到3分鐘,然後開始低空返航。

> 空襲飛機記錄的紅外圖像

按計劃每架飛機命中目標後都要通過通信系統向整個機群報告,之後其中一架F-16I將用遠程電台向特拉維夫指揮中心發出「亞利桑那」的行動暗語,示意攻擊成功(「虎虎虎」的現代版)。全部8架參戰戰鬥機都確認準確命中,隨後恢復無線電靜默狀態。F-16I於9月6日0:25發出了「亞利桑那」代碼。來自空襲飛機視頻、衛星照片和地面特種部隊的情報評估表明「核反應堆已經完全失效,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逆轉的」。

返航的路線和來時基本相同,可謂兵不厭詐。1:30,參戰飛機全部安全返回基地,歷時3個小時。

【 後續反應 】

為了減輕重量節約燃料,其中一架飛機在途中拋棄了一具耗盡的副油箱。這個副油箱落入土耳其境內,並造成兩個問題:其一,帶有希伯來文字的副油箱證明以色列空軍曾出現在該地區;其二,給當時對以色列友好的土耳其帶來巨大的外交尷尬。

以色列空軍解釋這是操作錯誤。阿什肯納茲馬上派遣軍情局長雅德林向土耳其總參謀長解釋,保證行動期間以軍戰機絕對沒有侵犯土耳其領空。土耳其人很不高興,外交部長提出了正式抗議,但沒有採取任何具體行動,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阿薩德的核計劃對土耳其也構成威脅。

和以色列預計的一樣,敘利亞在事後沒有立即做出反應,直到6日下午敘利亞通訊社才發表了一份簡潔的聲明,稱其防空系統驅逐了入侵領空的以色列戰機。以色列分析敘利亞這種沒有細節的聲明表明阿薩德將保持克制,不希望暴露自己的核計劃。以色列派出大量情報人員向西方和中東地區的友好國家詳細介紹了敘利亞的秘密核計劃,讓這些國家的情報機關和政府相信以色列的舉動是正義的。

10月1日,阿薩德總統宣稱以色列轟炸的是一處正在建設中的「空蕩蕩的」軍事綜合體,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據維基解密報導,敘利亞在襲擊發生後將裝備化學武器彈頭的對地彈道飛彈轉入戰備狀態,但是並沒有投入使用,因為擔心遭到以色列的核反擊。敘以雙方默契般的保持沉默令外界對這次襲擊毫不知情,以色列對敘利亞主動發起的外科手術式打擊沒有成為又一起國際醜聞。2011 年 4 月,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取證,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式確認齊巴地區的設施是一座核反應堆。

2014年5月,齊巴地區被ISIS占領,直到2017年3月才被庫爾德聯盟奪回。這也給以色列一個辯解的機會:如果當初不摧毀這座反應堆,核武器材料將落入伊斯蘭極端分子手中威脅全世界。2018年3月22日,以色列國防軍在空襲十年之後正式承認摧毀了敘利亞境內的核反應堆設施。

NCCT與「高級舒特」

部分解密的空襲行動給外界帶來更多的困惑,沒有隱身能力的F-15和F-16是如何穿透敘利亞嚴密的防空系統而不被發現的?以軍只攻擊了一個防空節點,如何高效地造成整個敘利亞防空系統完全失效?

對此以色列方面守口如瓶,只是暗示網絡戰能力至關重要。關於這次襲擊的概況和一些技術細節消息來自美國,雖然沒有美國作戰單位參與實戰的任何階段,美方在戰前和攻擊過程中向以色列提供了關於敘利亞防空系統弱點的情報,並且全程監控著敘利亞的電子信號輸出。美國研發的兩項黑科技更是直接幫助以色列取得了勝利:NCCT和「高級舒特 - Senior Suter」。

【 NCCT 】

NCCT是「以網絡為中心的協同定位技術」的縮寫,通過傳感器網絡協同工作自動確定目標方位,幾乎無需人工干預,主承包商是L-3通信公司。

戰場上任何運作中的物體都會以各種形式(電磁波、熱量、噪音等)對外輻射或者反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被遍布戰場的各類專用傳感器檢測到。但要融合、處理這些海量的情報數據,特別是通過指揮鏈向上傳遞到更高層級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將制約戰場響應的速度。傳統的分層數據集成最快也要幾分鐘時間,如果是跨部門協調往往長達幾小時,無法對時間敏感目標進行及時定位。

NCCT技術模仿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將視力聚焦於潛在威脅聲源方向的方式,當敵人進行通信聯絡或者移動時,戰場傳感器平台將建立一條移動軌跡,並向其它傳感器發出通知關注敵方的動態。當三個以上的傳感器探測到敵方的矢量信號後,NCCT系統將自動計算出它的三維立體方位,誤差在一個足球場的範圍內,時間只需幾秒鐘。這套系統更夠捕捉到手機信號這樣非常微弱的電磁信號,和動態資料庫比還對可以確認對方的身份。

【 「高級舒特」 】

「高級舒特」是「高級 - Senior」系列項目之一,「高級」是美軍涉及廣義信息戰和電子戰研發項目的代號。之前的文章里已經提到過不少「高級」項目,比如B-2前身ATB的兩個方案「高級釘」和「高級冰」,F-117的前身「高級趨勢」,AGM-86C飛彈的內部代號「高級驚喜」。

「高級舒特」又隸屬於「大草原 - Big Safari」計劃,它是一項延續多年的高度機密工程,對現役飛機進行特種改裝以集成ISR(情報、監控和偵察)、空間戰和信息戰能力,應對特殊的威脅(如蘇聯的彈道飛彈試驗)。

「舒特」二字是為了紀念理察·「穆迪」·舒特上校,他發起了空軍著名的「紅旗」軍演,引入藍軍機制培訓空軍精英。「高級舒特」用於對防空系統實施電子數據戰,主承包商是BAE系統公司。它第一次被外界所知是在2001年7月,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網絡中心戰》報告中提到「舒特」系統是美國空軍實現「從傳感器到射手一體化網絡作戰」的步驟之一。2002年五角大樓要求追加經費對EC-130H「羅盤呼叫」特種機進行改裝以支持「伊拉克自由」行動,之後駐伊美軍開始使用這種飛機提前引爆運輸線路附近的簡易爆炸物裝置,這是「舒特」系統的第一次實際應用。

> EC-130H

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測試了這兩種技術,以色列在2006年入侵黎巴嫩期間也使用了自己版本的NCCT和「舒特」。這兩種技術既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協同工作,「舒特」實際上可以看作是NCCT的自然延伸,通過NCCT發現並確認目標,然後對其發起電子進攻。

【 工作原理 】

在具體作戰過程中「舒特」系統首先定位電磁輻射的發射源,尋找網絡漏洞,具體精度未知,但比NCCT指示的目標區域縮小一個量級,至少達到十米以內的範圍。然後系統向對方的天線發射電子脈衝,遠程侵入敵方的通信和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和一體化防空系統相關的網絡,欺騙或者癱瘓其控制系統,同時還能防止對方操作員發現系統被入侵並採取應對措施。

傳統的電子干擾或者電磁脈衝攻擊依靠噪音「淹沒「或者能量」燒穿」敵方的電子設備,而「舒特」系統通過數據流向敵人脆弱的節點植入特定的算法或者惡意程序,病毒將在網絡間循環擴散,無論是有線或者無線網絡都可以攻擊。

早期的「舒特系統幾乎每兩年疊代一次。第一代「舒特1」只具備欺騙模式,它並不實際控制敵方的防空系統和設備,而是徹底屏蔽敵人雷達通信系統產生的真實信息,向信號處理和通信終端注入虛假的數據,例如假目標影像或者偽造的文字信息,令對方的系統控制員看到的是一幅被偽裝過的戰場態勢圖像。

第二代「舒特2」升級到癱瘓模式,將奪取整個防空系統的控制權,「舒特」系統操作員可以控制對方的雷達操作,將機械雷達的天線或者相控陣雷達的電磁波束偏離己方飛機的飛行方向,這樣非隱形飛機也可以大搖大擺地飛入敵人的防空重地,因為雷達完全探測不到它們。就好比有一隻無形的大手硬把你的頭扭向另一方,雖然你眼睛瞪得大大的但是你看不到關鍵方向來襲的飛機。即使對方知道系統被劫持,要在短時間內奪回系統控制權也非易事,足夠攻擊機群展開進攻並全身而退。

2004年夏開始測試的第三代「舒特3」優化了相關技術,專門用於侵入控制移動式地對地彈道飛彈或者地對空飛彈等時間敏感目標的指揮網絡。

【 系統構成 】

「舒特」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用於植入數據和監控輸出。美國空軍和BAE系統公司合作採用兩個可編程序模塊來開發這些組件。

模塊一採用RC-135V/W「聯合鉚釘」戰略偵察平台採集敵方的輸出數據,可以讓本方操作員監控敵方雷達所探測到的圖像信號,令美國空軍得以了解對方的基本防空能力並評估從地形匹配飛行到「舒特」系統攻擊等主被動對抗措施的效果。

模塊二採用EC-130H「羅盤呼叫」電子戰平台實施入侵系統、植入數據的任務,操作員通過複雜的算法控制敵方網絡,獲取系統控制權。EC-130H相對RC-135飛行高度更低、速度更慢、航程更短,但是它發射的信號波束精度更高,可以從若干公里外準確覆蓋以米為尺度的特定區域。

以色列在兩架「灣流」G550公務機上分別安裝了模塊一、二的系統架構,一架負責監控對方的電磁信號數據流、另一架通過機載相控陣雷達向對方系統傳輸侵入性數據流。

> 以色列空軍改裝的兩架「灣流」特種電子戰機,兩機的電子設備構型差別很大

【 發展方向 】

在「開箱行動」中以色列空軍混合使用了多種軟、硬電子壓制手段,包括進入敘利亞領空後採用的傳統電子干擾;在泰爾阿比亞德地區發射反輻射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摧毀雷達站;然後顯然啟用了「舒特」系統侵入敘利亞防空指揮網絡,導致敘利亞全境內的防空雷達和飛彈系統在以軍戰機完成攻擊撤離之前都無法正常工作,既沒能發現以軍機群也沒有發動任何有效的攻擊。

敘利亞的防空指揮系統高度集中且缺乏網絡防火牆防護,中心節點遭到攻擊將導致整個網絡同時崩潰。而且敘利亞的防空系統採用專用通信頻率,以色列的電子戰部隊在空襲開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如何竊聽或者干擾敘方的通信聯絡。「開箱行動」是第一次對一個擁有綜合防空系統的主權國家發動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電子攻擊,也是「舒特」系統第一次全局性實戰運用,在電子戰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 敘利亞主要防空系統覆蓋範圍,紅圈為薩姆-2,藍圈為薩姆-3,紫圈為薩姆-5,綠圈為薩姆-6

美國海空軍內部都對「舒特」系統高度重視,將其視為未來戰爭中奪取網絡空間控制權的王牌,加速推進實戰化部署。但是對外的宣傳卻異常低調,2010年之後在官方宣傳和網絡上幾乎看不到「舒特」系統的蹤影。

「舒特」系統目前已經進化到第5代,「舒特4」的具體功能不明,只知道它參加了2006年的「紅旗」軍演。2008年參加「聯合遠征部隊測試 - JEFX」的「舒特5」針對的目標已經是國家級戰略指揮信息系統,發動信息偵察、信息干擾、網絡和電子一體化攻擊。

裝備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的F-22、F-35、EA-18G、F/A-18E/F、F-15EX等新型戰機都擁有電子攻擊和網絡入侵功能,甚至連高功率微波飛彈、MALD-J干擾彈等特種彈藥也將具備類似「舒特」系統的網絡入侵能力。L-3通信公司還將「舒特」系統集成到無人機可掛載的NGJ-MB下一代中波段干擾吊艙中(原本為EA-18G設計),令全系統小型化、隱身化。

若隱若現的「舒特」系統將像幽靈一般在未來戰場上四處浮現,缺乏網絡防護能力的作戰系統在「按下飛彈發射按鈕的時候很可能無法點火,甚至在發射架上直接爆炸」,這樣的網絡戰能力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尋找對抗、破解之法。




這篇文章寫了整整一個星期,因為「開箱行動」的高度保密性,包括路透社在內的西方和以色列主流媒體在報導時對核設施地點、攻擊時間、飛行線路等很多方面的敘述存在較大差異,比如以色列報導侵入敘利亞原子能委員會主席電腦發生在2007年3月的維也納,而不是2006年12月的倫敦。

> 以色列媒體製作的攻擊路線圖,反應堆的位置偏東了幾百公里,沒有標示出對雷達站的攻擊,轟炸反應堆的時間也不對,按這個時間去程用了2小時15分鐘,繞遠路的回程僅用了45分鐘,顯然不合理

我花了很多時間相互比對、推理了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希望能夠儘量準確地還原真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