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與古代王朝治亂興衰

文史新論 發佈 2020-03-20T08:35:30+00:00

參考文獻:布雷特·辛斯基著,藍勇劉建 鍾春來 嚴奇岩譯:《氣候變遷和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

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與古代王朝治亂興衰

引言:古代中國以農為本,我們所了解的中國中原地區,所有文明的發展都直接地依靠農業經濟的繁榮。農業產量的下降使國家的經濟盈餘減少,而城市的急劇擴展,商業的發達,戰爭的進行,行政機構的高效操作,文化事業和工藝美術的進步,也都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氣候的急劇變化通過對農業的影響進而極大地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一論點已為許多曾經存在的文明所證實。比如古埃及文明、邁錫尼文明、巴爾米拉文明、格陵蘭文明和馬里文明 ,其生態環境比中國更為脆弱,在氣候巨變的衝擊下一一瓦解。從更細微的層面看,人們對定居地的選擇也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比如在十六世紀,因為天旱,印度皇帝阿克巴放棄他的新都——法塔赫布爾西格里而他遷。諸如此類的劇變引起了歷史學家的密切關注。但在通常情況下,定居地模式的變化卻是漸進的。例如,在中世紀後期,因為氣候逐漸轉冷導致蘇格蘭農村土地耕種面積大為減少,因此而引起的經濟、社會變化直至近來才為人們所論及。氣候的變化極大地影響眾多文明國家,這一不爭之事實使(人們)對中國氣候變遷及其影響之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一、新石器時代——西漢

中國最著名的新石器遺址位於今西安附近。公元前六千年後半期是半坡文化的繁榮階段。在遺址出土的許多物品中,有竹鼠(Khizomys Sinensis)和河鹿(Hydroptes inermis)的遺存。然而這兩種動物現在只生存於亞熱帶地區。中國新石器時期年均溫度比現在高2℃ ,而一月份的日均溫度比現在高3℃ — 5℃ 。這些材料有力地證明了中國農業是在一個比現在更溫暖和濕潤的歷史時期里發展起來的。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北亞氣候開始不時地變冷,西伯利亞極地森林的南界開始向南延伸。如果中國氣候變化與北半球其他地區氣候變化是一致的話,那麼我們就可能發現公元前1500年前中國存在一個相對溫暖隨後又逐漸轉冷的氣候期。

竺可楨認為,商朝末期和西周初期,中國氣候變冷速度加快,他將公元前1000年左右看作中國歷史上最冷時期之一。然而,來自於歐洲、北美和西伯利亞的資料卻表明,約公元前1500年,北半球氣候已開始轉冷。因此商後期和西周初期只是這一普遍轉冷趨勢中的一個低溫點而已。這樣看來,商朝滅亡的時候,生態環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關於西周氣候情況最直接的證據來自於《竹書紀年》。據此書有關記載,揚子江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曾兩次結冰,這說明西周早期整個中國的氣候都在變冷。東周的文獻材料多次提及人們以竹為原料來製作日常生活器具,當時轉暖的氣候使竹子的生長繁殖成為可能。竺可楨以一則獨特的材料確證了春秋時期氣候的轉暖。據《左傳》記載,在今山東南部,當時郯國人民往往以家燕的最初到來來確定春分的到來。然而,現今春分時節家燕再也不可能按時到達山東省了,而是到達長江入海口處的上海一帶。這一資料可說明春秋時期今山東南部氣候類似於今上海氣候。


有利的氣候條件促進了東周時期人口的增長,並伴之以社會的急劇變革。人口不僅全面增長,而且居民的分布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城市的發展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許多宗教、行政、軍事意義上的中小城市發展為巨大的商業中。而城市的發展又轉而為社會人口流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所有這些變化都是以農業的繁榮為基礎的。如果沒有農業盈餘,戰國時期大多數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和政治的變化都將不可能發生。而周朝後期,有利的氣候條件使人們更易從事農業生產,更易實現農業盈餘。

普遍溫暖的氣候持續至整個秦和西漢王朝。清朝作家張標1660年在其著作里談到,《呂氏春秋》里提及的生長期比清早期要長三周。《史記》也提到柑橘、竹子和漆樹在今生長地以北的地區茁壯成長③。至於考古遺蹟,湖南長沙西漢墓中發掘出了裝有梅核和乾梅的罐子。這些材料儘管很少,但仍能說明東周溫暖氣候是延續至秦和西漢的。

二、東漢——南北朝

儘管東漢時洛陽曾遭遇到過一次晚春霜凍的襲擊,導致莊稼損害而引發嚴重饑饉。但一般認為,東漢還是延續了西漢溫暖有利的氣候。有關東漢氣候的材料中有一首張衡在公元2世紀早期的詩為證。詩中提及了河南柑橘這類植物當時的生長地比現在要偏北得多,說明當時的氣候要相對溫暖些。到東漢末期,中國氣候開始惡化。這一時期,中國南方開始在中國歷史上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東漢一朝,包括長江流域和四川盆地在內的南方地區人口極大增長。

據記載,南方一些地區的人口比西漢該地人口增加了兩倍多。一方面,這無疑是政府對南方人口進行有效登記註冊的結果,但另一方面,如此巨大的增長數目畢竟也是人口激增的一個反映。許倬雲從理論上認為,南方人口增長主要是因氣候持續寒冷而導致北方人口南遷造成的,就象柑橘和竹鼠的分布南移一樣。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中國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開始於東漢——這一歷史時期重大的歷史主題之一,便與氣候和政治有著同等密切的聯繫。

公元420年,中國南北分裂,這一分裂時期延續至589年隋重新統一中國。整個南北朝時期中國氣候都是持續寒冷的。六世紀30年代,一部農業百科全書問世,即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它包含了中國北方的物候資料。《齊民要術》對當時北方農事進行了全面的綜合整理,其中包括了杏樹開花和棗樹抽芽時間的記載。當中所載的這些日期顯然比目前中國北方杏樹開花和棗樹發芽的日期晚2-4周。賈思勰進而提醒人們,在相當於今河南和山東的地區,因冬季嚴寒,石榴樹已不可能在戶外生存。然而現在這兩省的石榴樹冬季能生長於戶外,這說明今河南、山東的氣候比那時暖和。六世紀有19次異常嚴寒冬季的記載,這一數字超出了平均水平,確證了六世紀中國氣候比現在冷。

南北朝時期(420-589年)中國北方處於入侵的遊牧民族統治之下,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例如,一定程度上因為氣候變冷,愛斯基摩人南下進攻格棱蘭島上的古斯堪的納維亞人,致使該島上原居民的定居地遭到破壞。與此相似,亞洲北方遊牧民族也因生態變化的壓力南下。

此時中國中原地區因氣候變化在經濟上進而在軍事上顯得更加脆弱和易受攻擊。但這並不是說,北中國在異常寒冷和乾燥的氣候期里淪為遊牧民族的統治對象,以及隋、唐在較為溫暖濕潤氣候時期里重新統一中國都僅僅是因為氣候的變化。很顯然,歷史上誰能主宰北方,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綜合因素才是最終決定力量。但是,考慮到這樣或那樣的政治變化與生態環境變化之間的耦合性,氣候可能是中國北方政治命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三、唐——元

隋(581— 618年)、唐(619— 907年)對中國的重新統一不僅標誌著政治形勢的改善,也標誌著一個更為溫暖的氣候時期的開始。這一溫暖趨勢在7世紀尤其引人注目。有關位於今西安附近的唐都長安的資料表明,在650年、669年和678年長安無冰、雪。從大家公認的西安地區冬季冰點氣溫的標準來看,以上情況表明當時西安地區的氣溫明顯地比現在高。在七、八世紀,冬季氣候愈加溫和,現存資料中只提及其間少數幾個冬季相對嚴寒。

這種溫和的氣候與九世紀的氣候形成反差,九世紀出現嚴冬次數是八世紀的兩倍。十世紀少有嚴冬天氣,這與隨後幾個罕有的寒冷世紀形成鮮明對比。王仙芝和黃巢於875年掀起的唐末農民起義便首先在一個旱災極其嚴重的地方——今天的河南省爆發。這次戰爭以唐的瓦解而結束。唐末,由於羸弱的唐政府對因氣候乾旱而出現的饑饉束手無策,幾年之後,義軍攻占了唐都並宣告一個新王朝的誕生。如此看來,氣候的變化是促進唐王朝衰落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十一開始寒冷,一直持續至十二世紀,以致在1111年的嚴冬,太湖湖面全部結冰,該地區所有柑橘被凍死,杭州也普降大雪。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氣候暖和。但13世紀中國氣候總的趨勢是轉冷。寒冷天氣延續並貫穿於整個元朝;14世紀中國有特別寒冷冬季的記載,其中超過1/3的冬季是異常寒冷的。因此,14世紀是中國有史以來出現嚴冬次數最多的世紀之一。據郭天錫1309年的日記記載,是年冬季他在橫渡中國一河流時,船被冰凍住。這一現象並不是唯一的有關嚴冬記載事件。還有1329年和1353年太湖湖面結冰,嚴寒摧毀了長江下游的柑橘。可見,14世紀是中國歷史上最冷的時期之一,且是12世紀開始的寒冷趨勢的另一低點。

四、明——清

為了獲取長江流域大湖結冰和中國南疆熱帶地區降雪的實例,竺可楨查閱研究了大量的地方史志,據此對過去500年來異常嚴寒冬季進行了有意義的匯總。這些資料顯示:相對寒冷天氣持續至1520年,1500年— 1600年間有一短期寒冷天氣,隨後是1620年— 1720年氣候的長期轉冷。這次寒冷又與中原明王朝的崩潰及滿族的入侵時間相一致。 1720年— 1830年,氣候再一次轉暖,隨後1840年— 1890年間氣候又普遍變冷。


從相對的意義上講,明(1368— 1644年)和清(1644— 1911年)沒有溫暖期。與商、漢、唐相比,明清最暖和時期平均氣溫也是較低的,這從唐代黃河流域若干地方以梅命名可見一斑,如在陝西有梅柯嶺、河南有梅山。這些地方當時肯定有梅樹,而現在卻銷聲匿跡了。竺可楨據此認為自唐以來平均氣溫較以前更低。

從降雨量角度講,從15世紀至今呈現相對乾燥狀態,與格外濕潤的14世紀比顯得更加乾旱。氣象監測儀器引入東亞後,出現了更詳細的氣象圖。來自朝鮮的最完整的數據資料中,記載了18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最後20年間降雨量極少的情況。

綜上所述,中國新石器時期氣候似乎特別暖和;約在前1500年的商朝期間,氣候開始變冷並可能在前1000年左右達到一次極冷;隨後西周早期氣候開始呈變暖趨勢,並持續至漢朝;3世紀的東漢後期出現一個新的寒冷趨勢,直至整個南北朝時期,氣候都是普遍寒冷的;7世紀溫暖氣候回復並持續至10世紀;11世紀相對寒冷;12和13世紀早期有一短暫的轉暖,但總的來說氣候是趨向於寒冷的。此次轉冷持續至18世紀早期;18世紀早期又一次轉暖開始,除了19世紀中期一次寒冷外,這次相對溫暖的氣候則持續至今。

參考文獻:

布雷特·辛斯基著,藍勇 劉建 鍾春來 嚴奇岩譯:《氣候變遷和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6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