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汽車行業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 銷量仍以國產為主

觀研天下 發佈 2020-01-02T09:28:35+00:00

從趨勢上看,近年來自主品牌 CR10 市場份額集中度不斷提升,已由 2007 年的 40%左右提升至當前接近 80%。


圖片來源:pexels


受購置稅優惠完全退出、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部分省市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切換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負面因素擾動,2019年上半年我國產銷降幅進一步擴大。數據系那是,2019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量為1213.2 萬輛,同比下降 13.70%;銷量為1232.3 萬輛,同比下降12.40%。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細分產品來看,2019 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 997.8 萬輛和 1012.7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15.8%和 14%。其中SUV 上半年銷量 430.1 萬輛,同比下降 13.4%,增速進一步走低。
2007~2019H1 乘用車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汽協


2007~2019H1 SUV 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汽協


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顯示,2019 年上半年,國內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 215.4 萬輛和 219.6 萬輛,同比分別下降 2.3%和 4.1%。其中卡產銷量仍保持較高水平,銷量完成為 65.26 萬輛,同比下降 3%。
2007~2019H1 商用車銷量及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中汽協


2007~2019H1 重卡銷量及增速情況

數據來源:中汽協


2019 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61.4 萬輛和 61.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48.5%和 49.6%,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但受補貼大幅退坡影響,需求受到部分抑制,產銷增速較往年有一定放緩。
目前現階段在人口結構變化與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國內車市正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從日、德、美等已開發國家歷年汽車銷量數據來看,一國汽車消費的長期增長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個因素—勞動人口規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其中勞動人口(15~64 歲)規模決定了消費者的基數,是汽車長期銷量的決定性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決定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日本在90 年代開始人均收入增長接近停滯,勞動人口在 1995 年前後迎來大拐點(增速由正轉負)。伴隨勞動人口快速減少和人均收入增長失速,日本國內新車註冊量快速下滑。
日本勞動人口數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日本統計局


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日本統計局


日本新車註冊量

數據來源:日本統計局


德國人均收入在 90 年代開始進入低速增長平台,勞動 人口 在 1995 年前後迎來拐點。汽車長期銷量與勞動人口同步見頂,但由於人均收入仍維持低速正增長,且勞動人口衰減速度較慢,因此德國的本土汽車銷量雖有下滑,但總體回落幅度不大。
德國勞動人口數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德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德國乘用車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作為移民國家,美國通過不斷地吸納外來移民,勞動人口規模持續擴大,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除個別年份外,美國勞動人口及人均收入長期保持中低速增長。由於勞動人口尚未出現明顯的拐點,美國汽車銷量也未出現持續性的衰退,而是隨人均收入和勞動人口增速的變化呈現階梯式的增長。

美國勞動人口數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美國汽車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我國方面,目前勞動人口已迎來拐點,人均收入增速放緩,汽車銷量增速降擋。因此在勞動人口拐點向下,人均收入增速放緩,導致我國汽車產銷增速降擋,未來隨勞動人口規模持續下降,汽車產銷增速中樞大機率將進一步下行,車市已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00~2019H1 中國汽車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汽協


而隨著存量市場到來,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集中度提升將是大勢所趨。自2018年以來,我國自主品牌整體承壓,銷量、份額連續下滑。在統計到的 49 家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中,上半年有32家銷量同比下跌,實現銷量正增長的僅 8 家。自主品牌頭部企業銷量表現顯著優於尾部企業。
從趨勢上看,近年來自主品牌 CR10 市場份額集中度不斷提升,已由 2007 年的 40%左右提升至當前接近 80%。我們預計隨著行業步入存量市場, 外資「鲶魚」大舉入華,尾部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或逐步被淘汰出局,市場份額將加速向著頭部優質自主品牌集中。
自主品牌中 CR10 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乘聯會,中汽協


從各產品來看,品牌分化明顯,日系、德系份額逆勢而上。根據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車呈現逆勢增長態勢,而中國自主品牌、美系和法系品牌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時由於品牌影響力大、技術先進、工藝精良,日系和德系表現強勢或是未來中長期趨勢。
2018-2019年1-6月乘用車各系列市場份額情況

數據來源:中汽協


展望未來,短期來看,根據中汽協預測分析,預計從2019年8月開始,單月汽車銷量增速有望逐月回升,並於 9 月恢復至正增長水平,下半年汽車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銷量增速拐點或在「金九銀十」到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資料來源:中汽協,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