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心理諮詢師講了個故事說明白了

天天陪伴 發佈 2020-01-14T11:46:22+00:00

孩子想穿,媽媽不讓,道理肯定沒有少講,但最後把問題全部推給了孩子,「覺得她很難改變了」,氣呼呼地跑來找我訴苦…

不以解決問題的分享都是騙流量,希望每一個打開這一頁內容的人,都或多或少有所獲益。

大清早,同事娘兒倆因為一雙過年的鞋子能不能提前穿,互掐了起來。孩子想穿,媽媽不讓,道理肯定沒有少講,但最後把問題全部推給了孩子,「覺得她很難改變了」,氣呼呼地跑來找我訴苦……

我想講一個故事給她聽。

一段關於青春期女兒早戀的對話。

女兒:媽媽,我喜歡我們班的一個男同學。

媽媽: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嚮往真、善、美,你喜歡他,一定是男同學身上有值得你喜歡關注的地方,你才會去欣賞他。媽媽希望你把這份美好的情感保留在心裡,把他當成你的榜樣和目標,這樣以後也會有更多人欣賞你,關注你了呀!

很多人說這回答太贊了!

一段關於老年時的媽媽黃昏戀的對話。

老年時的媽媽:閨女,媽媽跟舞蹈隊的老張頭相處挺開心的,他老伴兒沒了,你爸也走了好幾年,媽想著……

女兒: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嚮往真、善、美,你喜歡他,一定是老張頭身上有值得你喜歡關注的地方,你才會去欣賞他。女兒希望媽媽你把這份美好的情感保留在心裡,把老張頭當成你的榜樣和目標,這樣以後也會有更多老頭欣賞你、關注你了呀!

看完同樣邏輯的第二段對話,爸爸媽媽們,你們還會覺得很贊嗎?

如果我們在和孩子的溝通時,作為一個回答,沒有愛、沒有心,沒有交流,有的只是一個「命令」,哪怕包裝得再溫情,也改變不了這個本質。

熱衷於學習這樣的「話術」,卻始終沒有理解孩子的意願,這是專制,不是教育。

愛是一種真情流動,語言是表達愛的途徑之一,但不僅僅只需要語言,更多的是關係和感受。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總喜歡和父母對抗?

除了孩子到了特定的年齡自我意識覺醒、個性特徵外顯之外,父母的很多不當做法也是導火索。

如果家裡有完美的「導師爸爸媽媽」,只顧自己說,卻不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感受也不屑一顧,這樣的導師爸媽說出來的話,孩子會願意聽才怪。

把家庭教育課上老師教的那一套回家照搬,覺得自己盡力了,你看,我為了教育你學習了,並且努力做到了,這就是尊重孩子了嗎?這就能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了嗎?其實並不能。

很多爸爸媽媽學習家庭教育久了,會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只關心如何組織完美的話語教導孩子,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的心的交流。

關於有效溝通,【天天陪伴】平台發過很多,真正有效的溝通,不是讓孩子按照我們說的去做,不是讓孩子成為我們想像中的樣子,不是孩子只是機械的點了點頭,而是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愛和尊重,發自內心地想要改變成長自己,懂得自我意識之外的責任、目標、學習意願,以及良好習慣等。

沒有給到孩子真正的愛,是沒有辦法建立有效溝通的。

愛的能量,高於一切語言。

學會無條件地愛孩子,讓情感在施予孩子的過程中得到回流,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表達愛的語言方式,不一而足,最終孩子能領悟到,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連結:


作者:李靜

編輯:禹艷

你好呀,歡迎你的到來,點擊上方『關注』一秒遇見,獲取家庭教育、學習方法、個人成長等相關內容更快哦!陪伴孩子,學習在路上,我們一起加油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