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怎麼維持好的人際關係嗎?秘訣僅3個字

蘋果菌讀書 發佈 2020-01-13T09:54:02+00:00

作者Michael沒有文學背景,不是專職作家,不是心理諮詢師,沒有非常漂亮的履歷,卻憑本書擠入了亞馬遜暢銷書榜,獲得了4.7分的高分,足見其價值。


為什麼有的夫妻能美滿和睦,有的夫妻不行?

心理學家John Gottman花了近50年研究夫妻關係。在他最著名的一次實驗中,他和同事一起在華盛頓大學的實驗室搭建了一個小房間,邀請了130對新婚夫婦過來居住一天,並記錄他們的相處模式。

130份樣本分析完,Gottman發現了一個規律:

在夫妻兩人的日常中,會發生無數看似無關痛癢的閒聊。就是這種不經意的小互動,決定了兩人關係的品質。

舉個例子。

丈夫早上看到窗外有輛新車,對妻子說:「哇,看看那輛車。」

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他所做的不僅僅是評論一輛車,更是希望妻子能跟他分享這一刻的興奮。通過這輛車,他在尋求跟妻子產生這一瞬間的「連接」

妻子可能有三種回答:

積極版:「哇,好漂亮誒。」

消極版:「好醜。」

被動版:「哦,還行吧」(語氣平淡)。

積極版的回答可以拉近夫妻雙方的關係。消極和被動的回答,則會疏遠關係。

Gottman在隨後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中發現,離婚的夫妻,積極互動的比例偏低,僅占總互動的33%,而相愛的夫妻,積極互動的比例占到總互動的近90%。

所以,僅憑夫妻兩人在一天內如何互動,就可以準確預測離婚率。無論年齡、收入、性取向如何,預測離婚的準確率能夠高達94%以上。

……哇哦。

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不僅僅在伴侶關係中,在任何人際關係中,當我們敞開心扉表達喜惡,也都是在尋求「連接」。希望這一刻的感覺,能與對方共享。

然而日常中許多看似友善的回答,卻是切斷連接的。

舉個例子。

朋友:好擔心這次考試會掛啊。

你:有啥好擔心的,你這麼優秀,肯定會過啊!

看起來,你的回答是在給朋友打氣,但實際上你是否定了朋友的擔心。當你這麼回答後,潛台詞是「擔心是錯誤的」,這會讓陷入擔心的朋友感覺壓力更大,一邊擔心,一邊為自己的擔心而羞愧。最後只能收起情緒,假裝淡定以維持形象。

正確的回答應該是什麼呢?

是肯定朋友的「擔心」是合理的。

朋友:好擔心這次考試會掛啊。

你:確實,這次考試太難了吧,我也好擔心啊。

這樣的回答才能讓朋友覺得,你跟他是處於同一陣線上的,你能體會到他此刻的軟弱不安,跟你分享情緒不會被否定,不會被評價,是安全的。

生活中,一個同樣常見的錯誤回答是,急於給建議。

舉個例子。

朋友:我室友簡直瘋了!下周就要一起出去旅遊了,她到現在還在改行程,完全不聽我們意見,把我們折騰瘋了。

你:那你告訴她你的意見了嗎?

朋友:說了,我們都說了,可她聽不進去。她總是能找到理由按她的想法去做。

你:你可以告訴她你的不爽。

朋友:早就說過了,沒用。哎我真不想下一周聽她安排。好不容易休個假,還弄得這麼累。

你:既然累,就別去了唄。

朋友:不,我當然想去。只是不想按她的計劃去。

你:那就跟你別的室友商量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辦法。或者我去跟你室友說說。

朋友:不用,還是我自己來溝通吧。就是覺得鬱悶。

你:或者你們每人安排一天,這樣比較公平?

朋友:這不太現實,每個人的想法太不一樣了,行程會亂七八糟的。

你:要不你們跟團算了。

朋友:可我們不想跟團啊。

你:好吧,那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也沒什麼建議了。

朋友:好的,沒事,我會想辦法的。

這段對話里,你好心提的每個建議都被朋友給否定了,為什麼朋友就是聽不進去你的建議呢?

因為朋友想要的根本不是建議,而是你理解她此刻的感受。

其實你只要傾聽一下朋友的吐槽,表達一下「理解,被別人折騰來折騰去,我也會瘋掉的」就行了。

不要急於給建議。

只有在情緒平息之後給建議,建議才可能有效。否則就是往火山口撞,自討苦吃。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無非如此。當我們帶著情緒跟別人對話時,心裡首先期望的是對方能理解我們的情緒。

如果是開心、興奮,希望對方能get到我們的開心點、興奮點,共享同一水平的開心。

如果是難過、鬱悶,希望對方能懂我們的難過,告訴我們這樣的難過是正常的、合理的,他們也能體會到這種心情。

所以,維持長久關係的關鍵,只在於「我懂你」。

怎麼樣讓人感覺到「我懂你」呢?

Michael Sorensen在《I hear you》一書里總結了四個步驟。

首先,認真聆聽,理解對方的情緒

然後,肯定對方的情緒

第三,給出建議或者鼓勵

最後,再次肯定對方的情緒。

四個步驟里,最難是第一步——「理解對方的情緒」,即「共情」。要做好共情,第一要對自己的情緒保持足夠敏感,帶著好奇心觀察接納自己的每個情緒。第二要去想像自己處於對方的情況會如何反應。

四個步驟看似簡單,卻很有效。如果能在夫妻關係、朋友關係、商務談判上廣泛運用這一技巧,你能收穫很多願意跟你保持長久聯繫的朋友。

所以本期的薦書就是推薦這本《I hear you》。作者Michael沒有文學背景,不是專職作家,不是心理諮詢師,沒有非常漂亮的履歷,卻憑本書擠入了亞馬遜暢銷書榜,獲得了4.7分的高分,足見其價值。

書中寫的觀點,嚴格來說,並不是最新鮮的發現。

但作者的厲害之處在於,把一個簡單的發現給講透了。

所以推薦大家有興趣讀一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