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慧制約人類行為,防止災害的發生

行者啊 發佈 2020-02-01T10:23:37+00:00

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它們在不知疲倦、沒有情緒地持續工作和進步,這些新特質正好彌補人類的不足,可用於構建人類的信息防火牆,以防止重大疾疫災害的發生。

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它們在不知疲倦、沒有情緒地持續工作和進步,這些新特質正好彌補人類的不足,可用於構建人類的信息防火牆,以防止重大疾疫災害的發生。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和環境做著鬥爭,在能力快速增強的階段,充滿了人定勝天的豪氣,當災害降臨遭受沉重打擊後,才知道敬畏自然。人類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和自然融為一體,與自然界其他動物和諧相處。


人類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來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人類發展很快,人類的能力超出了所有動物,而同時,那些看不見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的力量也在壯大,在制約著人類發展。

人類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資源全部從環境獲取,在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經過無數次試錯,列出了長長的清單,這些清單包含了人類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吃的東西,以人類現有能力,只要不超出清單範圍,基本上人類就是安全的,不會遭受環境的反彈,而一旦人類的行為突破這個清單,打破現有的平衡,就會遭受意想不到的報復。


自兩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後,人類的能力加速增強,似乎人類已經成為地球的王者,這種錯覺讓人類無所顧忌,隨心所欲,而事物往往物極必反,就在人類歌舞昇平的時候,一些隱患出現,趁人類防控的鬆懈而爆發,這就是今天見到的多數災害的原因。

進入資訊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為人類建立大災害的信息防火牆,通過對人類行為和外界威脅的監控,實現災害預警,以及時整改,防止災害的發生。


風險來自外部和內部。


總體來說,除了地震海嘯等天災,動物對人類已經不構成威脅,而外部環境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病毒不斷變異,一部分可以通過動物傳播才是人類最大的威脅。這類威脅很少主動進攻人類,多數是趁人類防控鬆懈時爆發。由此,我們可以確定風險為外部環境和內部鬆懈。


針對這類威脅,建立一個完整的集中防控平台,採用區塊鏈技術,利用物聯網資源,採用大數據手段,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對災害的預警,相當於在這類威脅和人類之間建立一個信息防火牆。


人類第一原則。


人工智慧是中性的技術手段,沒有情緒,但是為了人類的核心利益,需要首先將人類第一的原則作為人工智慧的最高原則,防止一切不利於人類的整體發展的行為,包括人工智慧的疊代發展,也必須符合這一原則。


確定防護主體。


毫無疑問,人類將作為防護主體,由此延伸至人類活動的空間,包括土地、水源、食材。


風險識別及預警。


那些對防護主體造成威脅都是風險,我們可以利用物聯網對人類的活動空間進行布控,識別超出規則的行為,並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機制及時自動預警,通過聯動機制防止危害的發生。


對於外部風險,我們可以利用物聯網布控,監控環境的改變,設立集中監控平台,對薄弱環節重點監控。對於內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自己的行為強加管控,保證不觸碰環境紅線。


管控威脅的第一要務是發展技術,但在技術能力跟不上時,只能靠管理補充,規範人類自己的行為。此時,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規範人類內部行為,提高自律能力就成為防止災害的關鍵,而人工智慧技術憑藉獨有的特質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