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逝世261周年專輯:魂,歸來兮……

紅學磚家 發佈 2020-01-23T13:16:59+00:00

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翻開《紅樓夢》,雖隔260多年的時空,不曾和作者謀上一面,但上面的文字卻似久別重逢,字字響徹耳旁,仍能感受到261年前作者的呼吸和帶有體溫的脈動!

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

  枉入紅塵若許年。【甲戌側批:慚愧之言,嗚咽如聞。】

這是261年前的一聲嘆息——無材可去補蒼天!人已去,但書還在。翻開《紅樓夢》,雖隔260多年的時空,不曾和作者謀上一面,但上面的文字卻似久別重逢,字字響徹耳旁,仍能感受到261年前作者的呼吸和帶有體溫的脈動!



在《紅樓夢》的開篇第一回。單單「補天」二字,前後就頻頻出現了7次。可見「補天」一事事關重大,是《紅樓夢》的「書之本旨」。

如在那塊被女媧氏廢棄在青埂峰下的補天石文字處,脂硯齋就批道:「妙!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

甚至脂硯齋還提到「無材補天,幻形入世」這八字,是《紅樓夢》作者一生的慚恨。言外之意,是暗示《紅樓夢》作者也曾是一塊被廢棄的「補天石」!



但顯然這天不是江寧曹家所可以補的,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補得了的。天,即天下,亦即國家。補天,即治理和管理國家。所以只有那些皇家子孫,特別是離帝位很近的皇家子孫,才有資格成為「補天石」的候選人。

也就是說《紅樓夢》作者曾經是離帝位很近的人,是「補天石」的候選人。他是皇族,系清王朝愛新覺羅的子孫。



不過最終他沒能實現補天夢,成了那塊被廢棄的「補天石」,最後淹沒在茫茫人海中!所以他才會發出「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的感嘆。他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藝,卻無用武之地。

對此,我們才會駭然發現:「一部紅樓夢,半部乾隆史」。




原來《紅樓夢》作者對乾隆帝抱有很深的怨恨,不僅在書中直呼乾隆帝的大名「寶天王」和「寶皇帝」。還借賈政之口謾罵乾隆帝(賈寶玉的另一個影射角色):「無知的業障!」、「無知的蠢物!」、「若不通,一併打嘴!」等等。

甚至,正冊之首的林黛玉和薛寶釵,竟是乾隆帝的兩個老婆。副冊之首的香菱,則是乾隆帝的情人(民間傳言)。

綜上分析,他,就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1707年—1759年)!



愛新覺羅·弘暟的父親胤禎,在「九子奪嫡」中和胤禛(雍正帝)一直角逐帝位到最後。所以愛新覺羅·弘暟確確實實離帝位很近,就差最後臨門一腳了。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胤禎被封大將軍王,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哪料到他竟被康熙帝給忽悠了,康熙帝調虎離山之計,卻將帝位傳給了留守在京城的胤禛。康熙帝去世後,胤禎被胤禛召回京師,軟禁於景陵讀書。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胤禎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在景山壽皇殿。



這一關就關了十一年,才有了作者「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感嘆。直到1736年乾隆登基時才被特赦!如果不是雍正暴死,胤禎很可能像胤禔、胤礽一樣被圈禁到死。

新覺羅·弘暟逝世的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記載。

所以他才是《紅樓夢》真正的作者!明天,是他逝世261周年……



更多大清宮闈秘史的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