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育兒經#第四季#0-6歲孩子家庭教育訓練方案(3-4個月)

潮媽育兒心經 發佈 2020-01-02T22:47:19+00:00

0-6歲,人生初始。3-4個月:【1】仰臥拉坐,頭不後仰繼之前的雙上肢提拉、頭後仰10-30度,3個月以後寶寶的頭頸背部肌肉逐漸強壯起來,這個時候,寶媽可以扶住寶寶的雙臂,輕輕拉起寶寶。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睿智、才華橫溢而又陽光有魅力。

那麼孩子的智慧是天生的嗎?當然不是。是父母用心血澆灌起來的。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但每個父母愛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樣。孩子長大以後的千差萬別,就起源於父母愛孩子的不一樣的方式里。

一歲之內的孩子,只要哭鬧,100%的父母都會關注。3-6歲的孩子的情感需求,我相信有50%以上的寶媽寶爸會草率處理。因為不關心3-6歲的孩子的感受力,從而草率地處理孩子的感情問題。

父母的多次草率,也許就扼殺了一個社交天才。

0-6歲,人生初始。大部分父母讓孩子順其自然,孩子的各種心智靠悟性跟父母學習而養成。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開發心智的重要性有意識而為之。

3-4個月:

【1】仰臥拉坐,頭不後仰

繼之前的雙上肢提拉、頭後仰10-30度,3個月以後寶寶的頭頸背部肌肉逐漸強壯起來,這個時候,寶媽可以扶住寶寶的雙臂,輕輕拉起寶寶。如果寶寶頭頸還稍微軟弱,不足以抬起頭來,寶媽可以輕輕扶著寶寶的頭,讓寶寶在坐起位停留片刻。

目的

鍛鍊寶寶的頸背部肌肉,強壯肢體,促進肢體和大腦的發育。

【2】俯臥抬頭

寶寶俯臥位,使寶寶的肘關節屈曲支撐上身,寶媽鼓勵逗引寶寶抬頭。

目的

鍛鍊寶寶的頸背部肌肉,為翻身做準備。

【3】從仰臥位翻轉到側臥位

寶媽用彩鈴逗引寶寶從仰臥位翻轉到側臥位,伸手去拿彩鈴。

目的訓練寶寶全身肌肉協調能力,為翻身做準備。

【4】伸手拿東西訓練

坐位和仰臥位均可,寶媽或者寶爸,手裡拿著彩色玩具逗引寶寶伸手去拿。必要時可以幫助寶寶伸手。幾次逗引以後讓寶寶伸手拿到玩具,並誇讚寶寶的能力真棒。

目的

訓練寶寶眼手協調能力,促進以後的運動和智力發育。

【5】拍手訓練

坐位和仰臥位均可,寶媽拿起寶寶的雙手互相接觸,像拍手一樣,嘴裡喊著節拍:拍手手,121.

目的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促進手的運動發育。

【6】語言能力訓練

寶媽雙眼看著寶寶的眼睛:我是媽媽,我是媽媽。口型可以稍微誇張一點。寶寶會跟著張嘴學習。

目的

此時寶寶已經會發出咯咯的笑聲,還會發出aoe等元音,ma的發音更複雜一些,訓練寶寶面部肌肉,為說話做準備。

【7】觸摸能力訓練

寶媽可以拿一些不同料子小塊的布料或毛巾給寶寶手裡撕扯。拿彩色小球給寶寶抓握。

目的

鍛鍊寶寶的觸覺。有的寶寶特別喜歡柔軟的綢緞,這是寶寶觸覺發育的現象。

【8】聽力訓練

寶媽喊寶寶的名字或拿彩鈴從側面逗引寶寶,讓寶寶轉頭尋找聲源。

目的

訓練寶寶聽覺,促進寶寶語言的聽覺感知力,和耳、眼及頭頸三者的協調能力。

【9】認知能力訓練

寶媽故意遠離寶寶,邊喊寶寶的名字吸引他的注意力,邊向遠處走,讓寶寶的目光追逐。

也可以滾動彩色帶鈴聲的球,讓寶寶目光追逐。經常帶寶寶去路邊看行人,去看晃動的花草,並念叨給寶寶聽。

目的

訓練寶寶的注意力和遠距離追視能力和觀察力。

[10]行為能力訓練

寶媽抱著寶寶,寶爸躲在寶媽背後逗引寶寶去尋找。

仰臥位,寶媽拿毛巾蓋住臉,並告訴寶寶:媽媽不見了。當寶寶愣神時撤下毛巾,讓寶寶看到臉,並告訴寶寶:媽媽來了。

寶媽面對寶寶做各種誇張的面部表情及動作:搖頭、點頭、眨眼。抽動鼻子,逗引寶寶去撫摸,同時告訴寶寶五官的名稱。

目的

訓練寶寶的綜合能力,看、聽、手的動作及觀察力、記憶力都融合在一起。寶寶對成功開始有深刻的愉悅體驗,刺激寶寶的探索精神。

[11]翻身爬行

寶寶俯臥,雙臂支撐上身,寶媽推動寶寶的腳丫,讓寶寶往前爬動。嘴裡喊著:推著寶寶的小腳丫,寶寶向前爬一爬。

目的

訓練脊柱的力量和雙下肢的肌肉,為爬行做準備。

【12】大聲讀書

寶媽拿著彩色兒童讀物,大聲朗讀,聲音要誇張,抑揚頓挫。

播放韻律歡快的音樂或歌曲,每次時間十分鐘左右

目的

訓練寶寶對韻律的感知力。

【13】每天的生活要有節奏感,並且每次做事要告訴寶寶:寶寶,我們要幹什麼了。

生活的節奏感能鍛鍊寶寶的神經穩定性,增加寶寶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