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是孩子的「執拗敏感期」,面對娃的胡攪蠻纏,家長3招輕鬆應對

小葉子育兒趣談 發佈 2020-01-11T14:01:37+00:00

昨天在寶媽群里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無奈的說:「自己家孩子才剛剛三歲,怎麼脾氣就變得那麼犟呢?說了也不聽,都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好了。

昨天在寶媽群里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無奈的說:「自己家孩子才剛剛三歲,怎麼脾氣就變得那麼犟呢?說了也不聽,都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好了。」#0-6歲育兒經第四季#

朋友剛吐槽完,就立馬引發了群內的熱議,大家都大吐苦水,最後得出結論,3歲左右的孩子有著同一種特點:任性、不講理、喜歡無理取鬧、胡攪蠻纏。對成人的所有干涉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

其實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其實是孩子已經進入了「執拗敏感期」。#頭條育兒團#

什麼是孩子的「執拗敏感期」?

「執拗敏感期」來源於秩序感。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逐漸完善,自我意識的蓬勃發展,孩子對自己所認定的秩序非常的固執。更加的衝動、暴躁。一旦孩子內心建立的秩序遭到了破壞和挑戰的時候,他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從而變得苦惱,甚至反抗,這才執拗起來、變得胡攪蠻纏。

孩子進入「執拗敏感期」身上會有這些特徵

1、盲目的堅持自己的想法,必須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實行。要是遇到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情況,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抗議。

2、不願意再聽從父母的安排,要是父母對孩子使用強制的命令,孩子會用哭鬧、胡攪蠻纏等方式來回應父母,同時也特別的較真、認死理。

3、自己說過的事情,就必須要做到,有十足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趨勢,不然就大吵大鬧,胡攪蠻纏。#育兒避坑指南#

在秩序敏感期的階段,如何教育孩子

一、與孩子有足夠的交流

家長要多多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以及真實想法,並採取合理的方式與孩子做良好的溝通,多給孩子灌輸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明白,胡攪蠻纏是沒用的,有需要就跟爸爸媽媽好好說,會儘量滿足你的。

當你拒絕孩子的時候,你需要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的這種需求,就算他的需求是不合理的、出發生危險的,家長都需要很真實的告訴孩子,並對孩子的拒絕提供合理的解釋。不要簡單的對孩子說「不」或者「不能。」

二、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

孩子的情緒表達是很直接的,通常會通過行為來表達,而且孩子並不會顧及任何人或者事情,不開心就哭鬧、不講理、胡攪蠻纏,從來不會遮掩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並注意觀察自己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摸清規律和原因,讓孩子學會把情緒通過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哭鬧、胡攪蠻纏或者亂發脾氣。

三、有原則,懂變通

這個時期家長需要告訴孩子一定的規則,讓孩子擁有規則意識,並針對孩子的特點全面考慮,為孩子制定可執行的規矩,遵循少而精的準則,不能對孩子有過多限制。這個過程中家長既要講原則,但是又不能死板地講原則,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懂得變通。

下面小葉子為大家推薦一套可以讓孩子輕鬆度過「執拗敏感期」,養成良好習慣的繪本《幼兒情商啟蒙·內心強大系列》全8冊。

以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搭配精美生動的圖片,將家長想講述的人生道理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在孩子眼前。這套繪本通過《學會如何面對失敗》、《學會堅持》、《勇於嘗試》等8個角度,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

不僅《北京您早》欄目推薦過此書,知名的親子教育專家劉勇赫與陳禾都曾推薦過。讓孩子學會積極地看待問題,更從容地面對失敗。通過給孩子閱讀繪本,也能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幼兒行為習慣塑造》繪本,圍繞孩子在成長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事情為主題,通過有趣生動的故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繪本中生動充滿童趣的畫面,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