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校園欺凌中,學霸很少成「目標」?老師的一席話太對了

全能辣媽plus 發佈 2020-02-27T12:17:01+00:00

那些欺負別人的孩子,多多少少心裡是有問題的,可能是因為他們家庭不幸福,父母離異或者父母關係不好,也可能是因為羨慕嫉妒一些同學導致的。

文章/作者 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前不久一部反應校園霸凌的電影爆紅,校園欺凌的事件再次進入了家長們的視野,看著一個個孩子被傷害的可憐的模樣,真是著實讓人有點憂心。很多家長因此也會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生怕孩子會受到校園霸凌的傷害。

校園欺凌確實可怕,很多電視劇也會有校園欺凌的情節,為的也是讓大家重視起來,而校園欺凌對孩子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覷的,很多孩子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所以校園欺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來解決。

那些欺負別人的孩子,多多少少心裡是有問題的,可能是因為他們家庭不幸福,父母離異或者父母關係不好,也可能是因為羨慕嫉妒一些同學導致的。但是在調查中,一個老師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校園欺凌中,學霸被欺凌的事件特別少。

一般來說,校園欺凌的對象是那些學習成績不好、家庭條件也一般的學生,而家庭條件優異的學生一般會成為欺凌別人的人。但是大多數學霸則會成為被別人崇拜的人,不會成為欺負的目標,這是為什麼呢?



一、他們有求於學霸

一般來說欺凌別人的孩子大都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一般都是班裡的倒數幾名,他們是有求於學霸的。

因為學霸學習成績特別的優良,他們可能有時想要去獲取學霸的作業,從而不敢惹學霸,他們生怕哪一點做的不好,學霸不給他們作業看。自己完不成作業,到時候老師和家長都會批評他們,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欺負學霸。

二、他們對學霸有一種敬仰態度

雖然他們成績差,但他們心裡也嚮往著學習成績優異,他們也想變成一個學習優異的好孩子,他們心底里其實也不希望自己欺凌別人,但是因為他們做不到成績優異,他們便通過欺凌別人來獲得短暫的成就感,想讓別人服從於他們。

但是學霸對他們來說就沒有欺負的必要了,因為學霸成績優異,他們沒有什麼可羨慕的別人。成績差的學生看了學霸成績那麼優良,他們心裡其實也是很佩服的,因為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他們一概不知道而學霸什麼都知道,只要老師問問題,學霸都能回答出來。

他們對學霸也是抱有一種敬仰的態度,他們心裡也想像學霸那樣有一個好成績,能夠得到父母和老師的喜愛。他們也不想一味的學習差,一味地受到別人的批評。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塊特別柔軟的地方,就看能不能開啟了。

這些成績差的學生之所以欺凌別人,是因為他們這塊柔軟脆弱的地方被封存了,作為老師一定要耐心的開導他們,看到他們內心脆弱的地方,和家長一起把孩子的心靈給打開,讓孩子重新見到光明,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變得樂觀積極向上。

三、好學生會受到老師的保護

一般大家都認為,學習好的學生都會受到老師的格外重視,因為老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對學習優良的學生總是抱有一種喜愛的態度,注意力也多半在他們身上,日常中會很關心他們。

若是這些孩子有一點頭痛腦熱,老師往往會緊張的不得了,所以那些成績差的學生也不敢欺負學霸,生怕把他們給惹怒了,他們向老師告狀去。到時候自己得不償失,還會被告訴家長,家長也把他們給收拾一頓,老師還把他們給批評一頓,對他們來說太冒險了。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底氣足,有自信,課間的時間都會利用起來看書,很少有時間去談論與學習無關的事。而欺負別人的孩子已無心學習,一下課就會聚在一起說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雖然被欺負的孩子很可憐,但是家長們也要和老師孩子多溝通,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避免孩子受到心靈上的創傷。孩子畢竟沒有社會經驗,不懂是非,不知道自己做出某些事的後果有多嚴重,這時候老師和家長就需要共同努力,一起讓孩子明白自己欺負別人的後果,對他人會造成什麼傷害。

如果孩子能夠明白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的話,就不會再去欺負別人了。所以老師和家長們,為了給孩子打造一片愛的天空,為了讓孩子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希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制止校園霸凌,讓大家和睦相處、共同進步。

你的身邊有發生過校園欺凌的事情嗎?如果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