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餵奶痛?原來是這個錯了

馬蕾醫生 發佈 2020-01-31T20:48:25+00:00

要說母乳媽媽的傷痛,不管是新手媽媽,還是經驗媽媽,相信我們共同經歷過的奶水不足、堵奶、睡眠缺乏、乳房變形、婆媳矛盾、產後抑鬱,每一點都能引發無數的共鳴...

要說母乳媽媽的傷痛,不管是新手媽媽,還是經驗媽媽,相信我們共同經歷過的奶水不足、堵奶、睡眠缺乏、乳房(身材)變形、婆媳矛盾、產後抑鬱,每一點都能引發無數的共鳴... ...

身體和心靈上的傷痛,堅強的母乳媽媽都能披靳斬刺一一挺過來,在這些不為人知的煎熬後面,我覺得最應該加上一條——當我們的乳房因為哺乳受傷了,孩子每喝一口奶時那種鑽心的疼痛又如何能被外人體會呢?


總是受傷的母乳媽媽啊!

我們這個強大的角色,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和知識來戰勝困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預防乳房受傷,以及怎樣自愈。

大部分媽媽在產後都會出現乳頭疼痛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乳頭損傷。

乳頭損傷又叫乳頭皸裂,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不正確的餵奶姿勢或銜乳方式不良

★ 吸奶器罩杯大小不合適

★ 寶寶口腔結構異常


如何預防乳頭損傷


1.銜乳姿勢正確

確保寶寶是深銜乳!深銜乳!深銜乳!


2.選擇正確的吸奶器罩杯


在用吸奶器吸奶時,圖二吸奶器罩杯尺寸正好合適,乳頭跟罩杯壁之間有1-2mm的空隙,有一小部分乳暈吸入到了罩杯當中,大部分乳暈在外面。

圖一吸奶器罩杯太小,乳頭摩擦到罩杯壁,這樣會造成乳頭受傷。

圖三是吸奶器罩杯過大,大部分乳暈被拉入罩杯中,這樣吸奶器不能很好的工作,也會造成乳暈受傷。

媽媽們在使用吸奶器時要仔細觀察吸奶器罩杯尺寸是否合適。避免乳頭受傷。


3.發現寶寶口腔結構異常及時看醫生

大約只有25%的舌系帶過短的寶寶影響到了母乳餵養。

當媽媽已經調整了銜乳姿勢後,依然感覺乳頭疼痛或裂傷,就要及時看醫生。


如何護理乳頭損傷

1. 保護乳頭皮膚

每次哺乳完可以擠點母乳塗抹在乳頭及乳暈上待自然風乾,或者塗抹羊脂膏類乳頭霜來保護乳頭。

2.加速傷口癒合

可以採用濕性癒合的原則進行治療。

在傷口處塗抹抗生素軟膏,並在受損區域覆蓋不粘墊,或使用乳頭保護罩,防止乳頭擦傷區域與乳房墊或胸罩粘連。



(乳頭保護罩)


3.哺乳時提前刺激奶陣

每次餵奶前先用熱毛巾濕敷,按摩乳房等方式刺激奶陣產生,這樣有利於乳汁分泌,又可以減少寶寶吸吮對於乳頭創面的刺激。

4.調整哺乳順序

哺乳時可以先從沒受傷或是受傷較輕的一側乳房開始,以減輕寶寶用力吸吮對乳頭的刺激。

5.更改哺乳姿勢

如果媽媽原來採用搖籃式哺乳時發生了乳頭裂傷,可以試試改成橄欖球式,因為寶寶吸吮時接觸到媽媽乳頭的部位不同,可以減少對乳頭創面的刺激。


6.暫停親餵

如果乳頭裂傷太嚴重,媽媽感覺疼痛劇烈,可以暫停親喂,改為吸奶器吸奶或者手擠奶。

但記得要以跟原來哺乳時相同的頻率讓乳汁移出,否則可能會出現乳汁量減少。

7.服用止痛藥

如果媽媽感覺疼痛太劇烈,可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類止痛藥。

8.及時求助醫生

如果乳頭裂傷一直遷延不愈,或者反覆發作,媽媽記得及時去看醫生吧。


END

編輯 | 馬小驫

圖片來源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