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叫旅途,長的才是人生

親愛的npc 發佈 2020-01-27T19:03:47+00:00

01 事上磨練,造強大內心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估計早就被鬱悶死了。但王陽明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01

事上磨練,造強大內心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人只有在磨練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含義,也就是要培養活智慧,而不做死學問。真學問,稱之為「學道」,即「坐而論道,起而行之」,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常常被誤以為是專在心裡空想,實際上王陽明一再告誡弟子,別懸空虛想,要在事上磨練。事上磨練,通俗地說,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複雜的具體事務中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以此沉著冷靜,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事上磨練,造強大內心,


民間有句俗語說,「不受煙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不經事,不經磨練成不了有擔當的人。


王陽明說:「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人改變了自己,洗心革面,在平常狀態下看不到,只有當利害關頭,經歷了重大變故,遭到了委屈和侮辱的時候,平時容易發怒的人能不發怒,膽小怕事的人能無所畏懼,才可以說磨練到了一定境界,這些緊要關頭也是修心要猛下工夫的時候。


02

人生沒有心想事成,

只有水到渠成。


作家穆帆說:「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人生的路,是一條修行的路。修的是放下執念,修的是自我達成,修的是做好自己。胡歌曾在康復後首次談到那起車禍:「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走出車禍陰影的他深知,唯有腳踏實地修行,才能讓內心更加豐盈,最終能走多遠的路,取決於人生修行抵達的深度。

《楞嚴經》說: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不管聽聞了多少人生,若不修行,如若不聞,畫餅充飢,終覺不到。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叫旅途,長的才是人生。


03

熬,是笑到最後的智慧


評書名家單田芳,總結人生就一個字:熬。身處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機,苦熬撐得起;適逢險阻,苦熬能過關。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人生進退是常事,關鍵是能夠「熬」住。

熬,就是不輕易放棄,不隨便離開自己的位置,就在那裡一步步地努力,達到理想的目標。熬得住,就能笑到最後。


04

熬,是穩定平和的心境


閱遍世事的人都明白,許多事情,一眼是看不到頭的。一時春風得意,或一時折戟沉沙,都不會永遠算數。只有不急不躁,氣定神閒的人,才會是有長性,「熬」得住的人。熬是出發與成功的中間點,就好比茶需要慢慢泡才有味,酒要慢慢釀才香醇,生米要慢慢煮才會變熟。「熬」的過程,也是一種修行的過程。修內心的寧靜,修處世的淡定。有磨練,才體現出成功的彌足珍貴。熬的不是歲月,熬的是心態。


05

熬,是歷久彌堅的意志


整個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需要「熬」的過程。熬的過程並不是坐以待斃,熬是磨練意志,熬是蓄勢待發,熬是不動聲色默默努力,等待著熬出頭時的一鳴驚人。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快熬不過去了,無法堅持了,時過境遷後,再回頭看,一切都熬過去了。那些能耐住性子去熬的人,在百折千磨中,愈挫愈勇,屢敗屢戰,成為一個內心永遠不會被擊垮的人。


在儒學的觀念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慎獨,它源自《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思是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內在人品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外在言行和表現,所以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會和在大庭廣眾之下一樣謹慎,始終恪守著做人的一個品德和原則。


有一天,王陽明在和學生討論學問時,學生問:「戒懼是己所不知時工夫,慎獨是己所獨知時工夫,此說如何?」王陽明說:「只是一個功夫,無事時故是獨知,有事時亦是獨知。」


學生便問,不知道從哪裡聽來一個理論,說:戒懼是在自己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做的事情,慎獨是在自己知道的情況下做的功夫,他問王陽明這種思想對不對?王陽明說:沒有那麼多的功夫,你閒居獨處的時候,心裡的念頭固然是自己知道,可就算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事的時候,你心裡的念頭,還不是你自己知道嗎?說到底,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之下,有沒有外人在,都只是獨知,所以也只有一個功夫,就是在獨知時用功。


學生恍然大悟,就說:原來慎獨的獨並不是指獨處,而是指的獨知啊。王陽明就說: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自身至此,人何往而不是獨知。你開心的時候可以跟別人分享,你痛苦的時候也有人來幫你分擔,可是沒有人能夠真正感受到你內心的感覺。

(轉載聲明:文章轉載自致良知書院。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本號轉載部分文章、圖片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註明原作者及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