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蔚藍》:該死的婚外戀,總被拍得那麼美

我是吳玫 發佈 2020-01-31T00:19:34+00:00

——第一次觀看電影《深海蔚藍》時,就是到這裡我歪頭一看窗外,夜已深,便合上了ipad睡覺去。原因之二嘛,《深海蔚藍》也請同情海斯特的觀眾試著去理解弗雷迪:是戰爭讓曾經較真的飛行員,變得玩世不恭、冷酷無情的。


195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籠罩在世界上的角角落落。想要過上富足的日子,哪怕在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海斯特很幸運。衣食無憂?不在話下,偶爾的,海斯特甚至能擁有一件奢侈品。她付出的代價是所嫁的律師威廉,已屆中年、體態臃腫,還有一個難纏的媽。律師總是忙,大概從有律師這一職業就如此,海斯特開始抱怨丈夫古板得使他們的婚姻生活失去了激情。

對婚姻的任何抱怨都不是空穴來風,原來,退伍飛行員弗雷迪闖進了海斯特的生活。然而,見過高山大川的過來人一看就知道海斯特想要渡過的是一條什麼樣的小河想要攀爬的是一桌什麼樣的小山丘,當海斯特在教堂里向父親求證與威廉離婚嫁給弗雷迪的可行性時,父親說:「你別忘了你是有丈夫的人。」——第一次觀看電影《深海蔚藍》時,就是到這裡我歪頭一看窗外,夜已深,便合上了ipad睡覺去。



第二天一早,就在微信朋友圈裡讀到一篇文章,讀後大吃一驚。

葉嘉瑩先生的學術聲望如環佩在耳畔叮噹作響,而她端莊雅致的講課風采,我像個死忠粉一直在網上追,於是,就自以為是地認定,葉嘉瑩先生一定像林文月先生一樣,出身佳好生活優渥。我怎麼會想到,如此優雅的葉嘉瑩先生,婚後生活卻讓她應付得那麼艱難:所嫁之人因為歲月蹭蹬一事無成,還將自己淹沒在不斷的抱怨中絲毫沒有想過要去和妻子一起掙錢養家餬口。這個男人, 從來沒有想過去分擔妻子的養家之苦也就算了,還在葉先生再度生育又得一女後勃然大怒——這個男人給了葉嘉瑩先生太多結束這段婚姻的理由,我甚至替葉嘉瑩先生設想,如若彼時離婚,葉先生不是更可以心無掛礙地專心於自己鍾愛的唐詩宋詞了嗎?並不是喜歡而是因為那個人的姐姐特別喜歡自己而嫁給了那個人,這樣的婚姻,放棄也罷!想不到浸淫於李商隱、柳永們深情款款的長短句里的葉先生,把婚約看得如此鄭重,縱然與他在一起只有痛苦,葉先生也罷將婚姻進行到底看成了自己的責任,所以,葉嘉瑩與這個男人一直到了白頭一直到丈夫先她而去。

該怎麼理解葉先生一邊痛苦地維持著談不上感情的婚姻一邊甘之如飴地沉浸在自己鍾愛的中國古詩詞里的抉擇? 這個問號,在當晚看完的《深海蔚藍》中得到了答案。

被丈夫撞破了隱情,胸懷比體態還要寬大的丈夫想原諒妻子,但他的媽媽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受委屈,如此,海斯特不得不離家出走,以弗雷迪太太的身份住進了埃頓太太的公寓。10個月後,僅僅10個月後,海斯特因為弗雷迪沒有趕回家慶祝她的生日而自殺未遂,痛快地玩樂後回到家裡的弗雷迪因為海斯特的一封遺書,痛下決心與海斯特分手。

海斯特有錯嗎?我因為你放棄了優越的生活,你卻不能時時刻刻想著我。

弗雷迪有錯嗎?該死的戰爭剝奪了我太多的生活樂趣,我及時行樂一下不可以嗎?只因為沒有回家慶祝你的生日,你就要自殺,這以後的日子還怎麼過?



為了擺脫海斯特,弗雷迪遠去里約做了試飛員。遙遙地關注著妻子一直舍不下她的威廉前來讓海斯特跟他回家,海斯特哪還有那個臉?形單影隻的海斯特將來會怎樣?影片沒有說。沒有拍到海斯特孤獨至老、孤獨至死的《深海蔚藍》,因此顯得那般悽美。

「該死的婚外戀,總被拍得那麼美,引無數觀眾競出軌」諧謔之語來自影迷。觀眾出軌,責任一定不在電影,不在《深海蔚藍》,但蕾切爾·薇姿和抖森聯合主演的這部電影,的確拍得很美,一大功要記到音樂的引用上。海斯特自殺未遂後獨自一人在房間裡徘徊時,聽著電台里播放的古典音樂;弗雷迪毅然決然地去遠方謀生後海斯特憑窗漫無目的地遠眺,聽的是電台里播放的同一部作品,美國作曲家塞穆爾·巴伯德小提琴協奏曲。

1939年,美國作曲家到古典音樂的故鄉歐洲旅行,歲月靜好的歐洲觸動了巴伯的靈感,他開始開始創作小提琴協奏曲。沒有料到,創作開始不久,戰爭爆發了,作曲家不得不中斷創作匆忙回到美國回到家以躲避戰火,這一延宕,這部直到1941年才得以完成。戰爭帶給人們的憂傷不可避免地會在巴伯的這部作品裡留痕,這是《深海蔚藍》在眾多憂傷的小提琴協奏曲選用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嘛,《深海蔚藍》也請同情海斯特的觀眾試著去理解弗雷迪:是戰爭讓曾經較真的飛行員,變得玩世不恭、冷酷無情的。而英國男星抖森,用他的表演將弗雷迪的蛻變演繹得淋漓盡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