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檢暫停 如何在家評估兒童生長發育——18月齡篇

北京市順義婦幼保健院 發佈 2020-02-24T14:06:00+00:00

觀察孩子生長發育情況 陳彤穎醫生指出,18月齡寶寶的身長和體重測量方法同3個月相同,評價方法也是從下面兩個角度去比較:一是縱向比較,從12月齡到18月齡大約6個月的時間,嬰兒體重一般增長1-2千克,平均1.3千克左右,增長過快或過慢都要注意是否存在餵養方面的問題,身長平均增長5-



當前,為了更好的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國家衛健委發文要求「暫停面對面產後和新生兒訪視、兒童健康體檢」,在這特殊的形勢下,家長只能自己在家判斷兒童的發育情況了,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順義婦兒醫院兒早中心陳彤穎醫生的「四個觀察」,教您在家為18月齡寶寶評估發育情況。

觀察孩子生長發育情況

陳彤穎醫生指出,18月齡寶寶的身長和體重測量方法同3個月相同,評價方法也是從下面兩個角度去比較:

一是縱向比較,從12月齡到18月齡大約6個月的時間,嬰兒體重一般增長1-2千克,平均1.3千克左右,增長過快或過慢都要注意是否存在餵養方面的問題,身長平均增長5-7厘米左右,二是橫向比較,下面這個表給了一歲半的身高和體重的範圍,在此範圍內為正常,如果低於下限,則屬於低體重或生長遲緩,高於上限,則有可能是超重或肥胖。


觀察心理行為發育

1歲半的幼兒多數扶欄杆可自己走上樓,能自己捧杯喝水,扔東西有指向性;能模仿摺紙;能搭6-10塊積木;喜歡玩沙、玩水;有的可說2-3個字的短語,會表示大小便;能指出身體各部位;模仿做家務;做事愛著急;在成人提醒下會問「好」,說「再見」。

如果嬰兒存在以下情況任意一項,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待疫情過後儘快帶孩子檢查:

●不會有意識叫「爸爸」或「媽媽」

●不會按要求指人或物

●與人無目光交流

●不會獨走

觀察餵養

1-2歲的兒童咀嚼能力明顯提高,也具備一定的運動協調能力、認知能力和自控能力,是進一步鍛鍊自主進食能力、培養鞏固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時期。

首先仍要繼續母乳餵養,每日奶量約400~600mL ,母乳不足可用配方奶、鮮牛奶、酸奶作為替代。輔食逐漸增加至每天總進食量的一半或以上,除了谷薯類、動物類、蔬菜和水果類普通食物外,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雞蛋白、貝殼類(如蝦、蟹)、花生和堅果類(如杏仁、腰果和核桃)等食物通過適當粉碎加工也可以嘗試,但需注意觀察幼兒添加後的反應。注意口味清淡,每天油脂的量不高於15g ,食鹽量低於1.5g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食物的質地要比成人的食物相對鬆軟一些。推薦應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

讓兒童和家人同桌吃飯,培養進食節律和良好飲食習慣。鼓勵幼兒用勺、手拿等方式自主進食,以期到2歲時幼兒能夠完全自主進食。進餐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內,最長不超過30分鐘。吃飯時避免玩遊戲、看電視等干擾活動。

觀察日常行為活動

陳彤穎醫生建議,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下面這些活動促進兒童發育。

大運動方面:兒童在地上活動明顯增加,家長可與小兒一起玩扔球、接球、滾球、踢球等遊戲,也可讓小兒推車練習前進、後退、轉彎。如果家裡有樓梯家長用玩具引逗小兒練習上下樓梯,先上2-3個階梯逐漸能上多個階梯,沒有的話這項活動可以等疫情結束再聯繫。

◆精細動作方面:不斷增加鍛鍊寶寶手眼配合的活動,可以和小兒一起玩搭積木、摺紙、翻書等遊戲,通過家長示範讓寶寶模仿做動作,反覆練習中提升小兒手指靈活性。

◆語言方面: 經常給小兒說兒歌、講故事或看故事情節簡單的圖畫書,教小兒2-3個字的句子;用語言指示調動他的活動,要求小兒做事,使他形成按指示做事的概念。

◆生活與交往方面: 訓練小兒大小便坐盆;練習戴帽子、手套、穿襪子;按小兒生活節奏安排小兒作息,培養晨起洗臉,按時睡眠,睡前洗腳,洗臉的好習慣。

文字 / 兒早中心 陳彤穎​​​​

#順義婦兒醫院健康說##戰疫必勝#@頭條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