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好意思說的性教育,全在這部網飛紀錄片里了

有部電影凌辰 發佈 2020-02-03T08:52:12+00:00

前兩天,網飛的爆款英美劇《性教育》回歸。不過,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網飛同時還推出了一部正兒八經的紀錄片,來科普那些成年人也未必知曉的性知識——《性解密》。

前兩天,網飛的爆款英美劇《性教育》回歸。


劇集講的是兩個高中生聯手創辦「課外班」,給同學們解答性困惑的故事,設定看似黃暴,其實三觀超正。很多看完的觀眾都表示,我們的校園裡也需要這樣的「性教育」。



不過,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網飛同時還推出了一部正兒八經的紀錄片,來科普那些成年人也未必知曉的性知識——《性解密》。



這部紀錄片一共五集,每集一個主題,時長20分鐘左右。


別看它篇幅短小,但內容生猛、信息量爆表,涵蓋了性幻想、性吸引、避孕、受精、生育等方面的科普,分分鐘顛覆你對「性」的認知。


就拿講「性幻想」的第一集來說,影片上來就糾正了很多人對它的認知誤區。


根據全球最大環(色)保(情)網站P站的數據,在用戶熱搜排行榜的前六位中,有三組關鍵詞都與「媽媽」有關:



這難道說明,大家都對媽媽有啥邪惡想法嗎???


別擔心,事實並非如此。


影片接下來就講明了,所謂「性幻想」,指的是通過想像而達到性興奮的一種自我刺激的性活動方式,它跟每個人的「看片喜好」未必相同。



為此,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性學研究員賈斯汀·萊梅勒,特地找來近4200名18歲到87歲的民眾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囊括了各種性別認同和取向、族群及政治背景。


結果發現,幾乎每個美國成年人都有過性幻想,87%的人每周至少有一次,52%的人每天至少一次。



而每個人的性幻想內容,又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群P、打破常規的性,以及BDSM模式。


其中最受歡迎的幻想類型要屬群P,尤其是「三人行」,幾乎得到所有美國成年人的青睞。



這類「多男一女」、派對式性行為之所以引人遐想,一方面是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並且很容易將這種情感需求投射到性幻想中。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夫一妻制的模式是現實,而人們需要通過幻象來獲取某種新鮮感。


而第二大受歡迎的幻想類型,是打破常規的性體驗。


比如帶有獵奇意味的性玩具,眼罩、手銬等等;


還比如越是容易被發現的場所,越能帶來刺激與性奮感,公園、私家車、公共更衣室、電梯皆是如此。



第三類性幻想BDSM,指的是伴侶在約定規則內,通過給予或忍受痛苦,享受支配或臣服帶來的性快感。



說到關於BDSM的性幻想,早在18世紀的歐洲歷史上,就有大佬級人物可以追溯。


一位是法國貴族薩德侯爵,以各種性虐待犯罪聞名於世,電影《鵝毛筆》里講的就是他的事跡。



另一位是奧地利貴族利奧波德馮薩克·馬蘇德,他在半自傳體小說中,講述了一個男人說服一個女人把他當奴隸的故事。



這些在當時看起來精神反常的行為,隨著社會發展與性觀念解放,已演變成不算罕見的性癖好。在萊梅勒的問卷調查中,就有超半數受訪者幻想過自己被強姦的場景。


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這類性幻想的普遍存在,它們才漸漸成為一種備受歡迎的故事素材,出現在各種文學或影視作品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片中的心理學家所言,人們之所以會在性幻想中感到性奮,是因為這些幻想大多涉及禁忌,抑或是現實中無法體驗的事情。即使有過強姦或被強姦的性幻想,也不代表人們在現實中渴望同樣的遭遇。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性幻想恰好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反向延伸。


比如在種族歧視盛行的時期,美國社會就先後出現過針對各種有色人種的性幻想風潮;而隨著21世紀反恐戰爭爆發,各種有關基地組織的種族主義性幻想,也在美國女性群體中流行開來。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BDSM文化通常與皮革製品密不可分。事實上,這也是性幻想常常與社會禁忌密不可分的一個案例佐證。


這種聯繫,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


當時二戰宣告結束,許多同性戀大兵選擇留在西海岸,加入充滿男性荷爾蒙的摩托車手陣營,並隨之將「同志皮革文化」傳播到歐美其他城市。


後來到了八九十年代,愛滋病泛濫起來,民眾對男同群體充滿恐懼和憤怒。警察和殯葬業者,更是會戴上面具和口罩來隔離他們。


正是因此,皮革、乳膠、捆綁等象徵禁忌的符號,才逐漸進入BDSM文化,在產生刺激的同時撫平人們對於性的焦慮。


這些幻想看似匪夷所思,但大多數都反映了人類的某種需求,它或許是渴望關注、打破常規、應對焦慮,也可能是多種情感需求的混合投射。


但無論你擁有怎樣獨特的性幻想,都不必為此感到困擾或者驚嚇,只要明白幻想與現實的區別。



別看第一集的內容就如此吸睛,實際上這部紀錄片並非借題開車,而是圍繞性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一本正經的科普講解。


比如第三集,就以人類節育措施的發展為主題,列舉了歷史上各種不靠譜的避孕偏方,更藉此揭示了女性為承擔避孕責任所遭受的磨難。


眾所周知,早期保險套由動物腸製成,可以通過清洗反覆使用。


但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前,人們為了節育,會使用一種避孕膜,就是往女性體內塞入各種物品,例如羊毛、絲綢、碾碎的植物或動物糞便等。


直到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才研製出口服避孕藥,終於幫女性減輕了節育壓力,也讓數百萬家庭順利脫貧。


但與此同時,這些口服避孕藥帶來明顯的副作用,諸如頭痛噁心、毛髮體重的增長、性慾降低、情緒抑鬱等等,甚至還會造成一定的死亡幾率。


後來有位美國記者撰寫了一篇調查報告,揭露女性服藥後出現心臟病、中風、血液凝結、癌症等患病風險,這才迫使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製藥公司降低激素劑量。


但截至2015年,仍有拜耳公司這樣的跨國製藥企業,因為避孕藥造成血栓等問題被告上法庭。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將節育器植入子宮內、一勞永逸達到長期避孕的做法。


但這種方法很容易造成子宮發炎病變。美國曾有上萬婦女發起集體訴訟,控告「達康盾」節育器存在感染隱患,導致有人為此喪命或失去生育能力。



事實上,由於各種節育措施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許多女性不是要承擔健康風險和醫療費,就是為避孕而戰戰兢兢、擔心不已。


但與此同時,針對男性的節育措施,卻始終未得到推廣。



這是因為男性一來不必面對分娩帶來的風險,二來對於節育藥物及結紮帶來的副作用,也表現得格外難以接受。


但更重要的是,正如性作為人類最原始的驅動力卻長期被污名化一樣,我們對於它的許多方面也仍然缺乏統一的認知。


比如在「解密性吸引力來源」的第二集中,男女之間就存在著明顯的認知差異;


在第五集說到分娩話題時,人們又在醫療干預與自然分娩之間產生了爭議看法;還有時下大熱的LGBT群體試管受精現象,也仍然保持著紛爭不斷……



而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與爭議,本片也並未進行說教,而是通過科普的方式對「性」這一主題本身進行揭秘,呈現數據與理論,剩下的留與觀眾自己思考。


正因如此,我才認為它非常值得一看。不僅飽含乾貨,還用一種直截了當的態度告訴人們談論性、了解性不是件尷尬羞恥的事,反而能幫助我們了解自身,避免不必要的奉獻,與世界、與他人更好地建立共情和聯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