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問題"投訴增多! "年底買輛車" 這裡有防入坑指南

煙臺市福山區檢察院 發佈 2019-12-31T03:15:06+00:00

為此,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提醒支招消費者防範:✪不管選擇的是有品牌的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不能疏忽防範,對還沒見到實車就要求付款的要特別小心;✪ 最好選擇「先看車,再付款」的商家購車;✪ 對是否事故車、何種車型等問題有特別要求的,不能只聽業務員口頭承諾,應該在簽定合同時寫明約

龔先生購了二手車後,發現車輛諸多信息與網上不符。

又到年底,汽車銷售市場也紅火起來,最近記者從寧波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中心了解到,最近市民對於二手車問題的投訴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11月份全市共接到「二手車問題」投訴239件,車輛銷售信息與實際不符、押金難退、車子質量等等問題成為投訴的熱點。

在市場監管等部門介入下,不少問題得以解決。同時,「12345熱線中心」也通過案例分析,提醒廣大消防者注意防範。

案例1:承諾不寫入合同,消費者認賠

今年11月底,王女士經朋友介紹,來到寧波江北區的一家二手車公司,當時她和老公一起跟著業務員在店裡看中了一輛豐田銳志。

「我說如果是事故車,我不會買的,押金也要退回,業務員說沒問題,是事故車就退錢。」王女士投訴說,當時業務員說可以拿車子去第三方公司做檢測,如果檢測出來是事故車,退車退押金。在業務員的熱情推薦之下,王女士便支付了5000元押金,並且簽定了購車合同。

合同簽定後,第二天,業務員和王女士一起就來到車輛檢測公司進行檢測,結果令王女士不願接受,是「事故車」。

王女士當即要求退還押金,但業務員和二手車店都不同意,並以合同已簽定為由,要求履行合同。王女士這才發現,合同中並沒有關於檢測是事故車就退車退錢的約定。

幾經投訴,終因口說無憑,王女士只能被動接受,購買了該事故車。像這樣,業務員在銷售車輛時,隱瞞二手車輛相關信息,誤導消費者購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案例2:網上是「鳳凰」,到手變「烏鴉」

與王女士線下購車不同的是,陸先生是在網上購車。他在二手車APP平台上看到一輛奧迪A4感覺不錯,網上信息顯示該車為「2018年,時尚型」。

在網上下單後,業務員就馬上跑來和陸先生碰了面,當面介紹了該車,雖然當時陸先生也沒看到實車,但在業務員的熱情介紹之下,支付了2000元定金,並且簽定了購車合同。

簽定了合同,交了定金後,陸先生便來到二手車店裡,看到了實車。因為陸先生也不懂車,一開始也沒發現問題,就交了全部25萬多元的車款,將車提了過來。

過了幾天,陸先生將車開到4S店保養,對該車的車型進行了查詢,結果發現該車是「2017年,進取型」。

為此,陸先生向二手車店提出問題,索賠2萬元,經過調解,二手車店只願承擔1萬元。「沒辦法,如果跟二手車商打官司,可能成本更大,只能無奈接受。」陸先生說。


提醒看好實車再交易 關鍵問題進合同


從今年11月份起,關於二手車問題的投訴明顯增多,這一方面是很多商家缺乏誠信原則造成,也與年底汽車銷售市場比較興旺,銷量增多有關。

寧波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對相關投訴進行統計,發現11月份全市「二手車問題」投訴總共239件,12月份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有200多件。

寧波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作出分析,近期二手車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PART

01

合同協議約定非事故車,實際交付的車輛系重大事故車,客戶要求退定金或退車;

PART

02

二手車商家在網絡平台發布的車輛信息,或通過其他渠道承諾的車型等信息與實際不符;

PART

03

通過中介按揭購買二手車,合同約定按揭金額與實際不符;

PART

04

按揭購車,貸款還清不退押金或提前還貸被要求收取額外費用;

PART

05

以租代購形式購車,涉及退押金、過戶被要求收取額外的手續費等;

PART

06

無故增加合同外收費項目;

PART

07

車輛過戶後出現的各種質量問題需要商家承擔維修義務被拒等問題。


為此,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提醒支招消費者防範:



✪ 不管選擇的是有品牌的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不能疏忽防範,對還沒見到實車就要求付款的要特別小心;

✪ 最好選擇「先看車,再付款」的商家購車;

✪ 對是否事故車、何種車型等問題有特別要求的,不能只聽業務員口頭承諾,應該在簽定合同時寫明約定;

✪ 簽定合同時,不能只聽業務員口頭承諾,要仔細查看合同細則,因為條款中可能存在對消費者不利的約定;

✪ 對於押金退還的約定,要多加注意,作出特別明確的書面約定,以防出了問題各有解釋,退押金難;

✪ 在購車前要全面了解該車信息,銷售掛出的車輛信息是有限的,可以通過4S店、保險公司等機構核實車輛登記、里程等更多信息,以免權益受到侵害。


來源:中國寧波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