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在家中健身?

陳柏齡的醬油台 發佈 2020-01-26T15:47:56+00:00

截止1月26號中午13點,全國已確診20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變化迅速,許多城市的景點和公共場所開始關閉,大部分人已經形成了在家「自我隔離14天」的共識。

截止1月26號中午13點,全國已確診20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變化迅速,許多城市的景點和公共場所開始關閉,大部分人已經形成了在家「自我隔離14天」的共識。

後台也有讀者詢問是否能出一期家庭佛系健身計劃?我應邀撰寫並發布在此。

本文24張配圖,3000字,讀完約10分鐘,實操可以……很久。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間,訓練強度和心率都不宜過高。否則反而容易降低免疫力得不償失。具體可見上一篇文章《疾控期間,注意健身後的「免疫力空窗期」!》


本文總共有6個動作可供選擇。且只需要練這6個動作你就可以鍛鍊到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和蹲推拉所有的動作模式。

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僅對動作進行簡單講解。

本文的動作在我的新書《量化健身·動作解析》中有詳細的說明,該書配圖高達500幅,首印2萬冊已經印刷完畢,由於春節物流問題,預計元宵可以到貨(各個網店京東噹噹淘寶均可買)~


1.波比跳

在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跳起踩地的細節。跳起時應當雙腳向外分開踩地,全腳掌落地,這樣穩定性才較高。不應當出現後腳跟是離地的情況。下面兩幅圖分別代表了正確示範和錯誤示範:

2.跳繩

在跳繩中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節奏感。如果跳繩中出現腳向前踢的情況,往往就是喪失節奏感的前兆,此時跳繩就很容易中斷。切記切記。

小白會犯的另一個常見錯誤是跳躍時有時會後腳跟落地,這會打亂跳繩的節奏。想要掌握好跳繩的節奏,還是需要儘量採用始終腳尖點地的形式進行。

正確的跳法如下:


3.深蹲

深蹲這個動作是最為基礎的健身動作,之前已經用6-7多篇文章講述了這個動作的注意細節和技巧,可以翻看本號的深蹲糾正文章。

在徒手深蹲中,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脊柱中立位,不要彎腰!」以及「全腳掌踩實地面,腳不要離地」這兩個注意點。

我們來看一下正確的示範:

如果你覺得深蹲這個動作太簡單,你也可以考慮採用深蹲跳這個動作來完成訓練。

需要注意的是,類似波比/跳繩/深蹲跳這類動作,都最好採用彈性較好的鞋子進行訓練,減少膝蓋的壓力。


4.伏地挺身

如果覺得太簡單,可以練習擊掌伏地挺身:

5.剪蹲

剪蹲這個動作的細節比較簡單,主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儘量要成3個直角。

第一個直角是前側大腿和小腿。

第二個直角是後側大腿和小腿。

第三個直角是前側大腿和軀幹。

如果在剪蹲的時候身體邁步太小,或者身體重心往前,都會讓前側的膝蓋壓力太大。此時就出現下面的情況:


6.懸掛帶划船

毋庸置疑,懸掛帶反向划船是最實用、普適性最高的懸掛帶訓練動作。無論是槓鈴訓練者、徒手訓練者都可以採用這個動作進行訓練。

初學者在這個動作中,能夠更關注如何讓「身體靠近手臂」,而不是「手臂靠近身體」。因此,初學者極大程度上能夠避免器械划船中「聳肩」、「屈腕」代償等情況。——這一點對教練教學特別有用,對初學者自學背部訓練動作也特別有用。


計劃制定的內容,在我的新書《量化健身·原理解析》中有15萬字的詳細說明。本文做一個百倍的簡化。已經入手的同學可以再多看看書。


(一)計劃的設計思路和步驟: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我們主要考慮以下的內容即可:目的、頻率、動作選擇、組數和次數安排、組間歇時間。

1.先說目的和動作選擇:在大眾健身領域,健身者的訓練目的通常可以被歸類為四種:增肌、減脂、增強力量、保持健康。但無論你是何種訓練目的,都會用伏地挺身、深蹲、羅馬尼亞硬拉、剪蹲、划船等基礎健身動作進行訓練。這些動作是所有健身者一開始都需要學習的動作。而本文中的幾個徒手訓練動作中就包含了除了拉類動作以外的動作,因此本文的動作適用範圍頗廣。

2.再說頻率:對於年齡較大,訓練經驗不足的健身者,訓練頻率低一些的計劃(一周 2 次)會更好;而年齡低於30歲的初學者,則可以安排更高頻率的訓練(一周 3 次)。

3.接著是訓練強度和容量:身體素質較好的健身者,可以一開始就安排強度和容量中等偏高的訓練計劃;身體素質較差的健身者,則應當安排較低的強度和 容量。有運動損傷的初學者應當遵循醫囑,避免會加重損傷的動作;如果營養飲食情 況良好的初學者,則可以考慮略微激進一些的進階策略。對於性別、日常生活狀態、 主觀需求等要素我不會重點考慮,因為這些內容對初學者的計劃目的和結果影響不大, 因此不用重點考慮。再次強調,初學者計劃的目的是:提高身體素質、保持運動習慣 和學習健身動作。

4.最後是確定組間休息時間。組間休息時間控制在 30~60 秒,過長的休息時間容易讓訓練者感覺到無聊,不利於訓練習慣的養成;過短的休息時間可能會導致訓練壓力較大,降低訓練者對動作的掌控程度。

以下就是根據上述步驟,制訂出的兩個簡易的家庭計劃模板。


(二)兩套簡易家庭訓練計劃模板


第一套 傳統計劃(適合小白)

1.深蹲3組10-15次

2.伏地挺身3組5-15次

3.跳繩3組1min(若無跳繩可取消)

4.懸弔帶划船3組15次(若無懸弔帶可取消)

5.波比跳3組5-10次(若太累,可適當減少)


第二套 循環計劃(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健身者)

1.剪蹲20次

2.深蹲15次

3.伏地挺身10次

4.跳繩1min

5.懸掛帶划船20次

6.休息1min

循環4組

(一)每次訓練後應該休息幾天?

休息最少1天,最多3天,即一周可以訓練2-3次。


(二)進階思路:

這裡有3種增加訓練難度的方法:

1.增加組數或者每組次數。

2.增加動作難度。

3.縮短組間歇時間,甚至取消組間歇。


  1. 訓練中注意控制強度,不應讓心跳速度過高。疫情期間,可以劃划水,佛系一些。
  2. 如果之前沒有訓練基礎,一定要以學習動作為主,訓練為輔。新手切忌狠練猛練,一方面容易降低免疫力,一方面也容易導致在健身初期就建立錯誤的動作模式。前兩次健身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即可。可以多看看下方公眾號的文章。
  3. 訓練後多吃飯,多睡覺!


希望大家能夠平穩度過疫情!平平安安,柏齡的讀者一個都不能少!


(本文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