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宅生活(八) | 指尖上的展覽帶你足不出戶賞析瑰寶

煙臺文旅發布 發佈 2020-02-10T16:16:56+00:00

接下來的內容會更加精彩哦~咱們繼續往下看~乾隆御題白玉瓶玉瓶高34.4厘米,重3.69公斤;直口方唇,長頸、瓶腹扁圓、高圈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宅在家裡的你除了關心疫情

也需要時常調整一下心情哦~

那麼今天小編又為大家的「宅」生活

帶來了什麼有趣的活動呢?

為使小夥伴們的居家生活豐富起來

這次小編為大家帶來了

煙臺市博物館推出的網上文物賞析活動

讓小夥伴們在家裡就能欣賞到煙博瑰寶

領略館藏精品風采

趕緊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吧~


今年是鼠年

鼠在民間有聰明伶俐、多子多福

招財進寶等美好寓意

所以首先我們就一起來賞析一組
與鼠相關的文物吧~

清 鼠形玉掛件

此兩件鼠形玉掛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以青白玉雕琢而成,刀工精簡流暢,造型嬌小可人,彰顯鼠靈敏自如之特性。

清 紅木雕簸箕鼠擺件

簸箕是居家必備的物什,小老鼠又有聚集糧食、斂納財物的特性,簸箕鼠便衍生出「聚財發家」之意。若有花生、玉米相伴,更有「多子多福」「發子發孫」的良好祝願。這兩件簸箕鼠以紅木雕刻,小巧樸拙,惟妙惟肖,為我們的祝福增添了無限活力。


怎麼樣?

這幾件與鼠相關的文物是不是很有趣呢?

接下來的內容會更加精彩哦~

咱們繼續往下看~

乾隆御題白玉瓶

玉瓶高34.4厘米,重3.69公斤;直口方唇,長頸、瓶腹扁圓、高圈足。頸部鏤雕一隻攀繞的驪龍,身體蜷曲,龍爪前伸護持玉珠,流暢舒展,栩栩如生,精美而傳神,使玉瓶充滿生命的氣息。整個玉瓶選用新疆和田籽玉精雕而成,玉質白潔,細膩、溫潤。整體造型古樸莊重,勻稱和諧,顯示出了清乾隆朝玉雕的高超技藝。創作這樣大小的玉瓶是需要很大的一塊玉料的,當時玉匠深知此玉得之不易,所以特意在瓶頸上頗有寓意地琢飾出一幅驪龍護珠的生動造型。玉瓶被奉獻於乾隆皇帝面前時,深受他的喜愛,所以題七絕詩一首,命宮廷玉工用楷書陰刻於瓶腹之上,詩曰:


「撈取和闐盈尺姿,他山石錯玉人為。

一珠徑寸驪龍護,守口如瓶意寓茲。」


譯:「從和田河的激流中撈取得玉石多麼晶瑩,聰明的制玉人把它琢成了精美的玉瓶。再雕上小心守護寶珠的神龍,象徵著君子為人處事須謹慎言行。」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收藏玉器,對宮廷玉器的製作也極為重視,在玉器的製作過程中,乾隆對工匠的選配和雕刻情況時常親自過問,甚至遇到好的玉器便親自題詩,表達欣喜之情。乾隆時期的玉器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因而專家也將其稱為「乾隆工」。這隻白玉瓶就具有乾隆工的特徵,除上面我們已介紹的玉瓶造型設計外,這隻玉瓶作工也極為講究。它嫻熟運用琢玉各種技藝的水平令人驚嘆,它直線挺拔,弧線圓潤,地子平滑,膛壁均勻,鏤雕技藝出神入化。乾隆題詩以小楷書寫,玉工以陰刻手法將書法的結構、用筆都表現得不差纖毫,難度之高,令人難以企及。


灌木叢篁圖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他的名與字的來由,是因為他出生在庚寅年,屬虎。唐寅29歲參加鄉試,奪第一名得中解元。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會試泄題案」而交惡運,此後遂絕意進取,遊歷名山大川,以賣畫為生。後來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現寧王有謀反之意,就佯裝瘋癲,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形跡放縱,不拘禮法。晚年生活困頓,貧病而死。

這件畫作縱116厘米,橫175厘米,絹本,設色。以豐富的筆墨描繪歲暮冬節的蕭寂野色,近處寫一坡岸傍水斜出,雜樹灌木枝幹槎椏,樹葉盡脫,枯藤掛枝,遠處寒煙淒迷。曲流激激,竹林在霧氣里或隱或顯,營造出一幅沁膚透骨的肅殺畫面,唯有巨石臨岸崛立,石間清竹繁茂,濃葉披拂,在枯寂中露出生機。畫中層次深遠,平中見奇,靜中有動。用筆以小斧劈皴寫石,筆墨方折挺勁而不刻露,竹木用筆兼及宋元之法,追求寫實而富於變化。


此圖筆墨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峻拔氣勢,又具文人畫秀潤空靈的韻致,構圖更是別具一格。右上方以行書題五言古詩一首:「灌木寒氣集,叢篁靜色深。冰霜歲歷暮,方昭君子心。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嶰谷失黃鐘,大雅無正音。為子酌大斗,為我調鳴琴。仰偃草木間,無道隨浮沉。」抒寫了作者在困境中以貞竹自勵的襟抱,以及對不平現實和自身況味的一腔憤懣,自然也流露出笑傲平生的放達秉性。相似稿唐寅曾畫過多幅,並加以變化。後有行書款署「蘇台唐寅畫並題」,下鈐「唐伯虎」「南京解元」二方朱文篆書印章,五言詩起首處鈐一朱文篆書「夢墨亭」印章。


象牙席

此象牙席長2.03米,寬1.23米,重2.2公斤。席的四周用二寸寬的黑色素緞鑲邊。象牙條寬3毫米,厚度僅0.5毫米,按「人」字形紋理編制而成,製作工藝精湛,紋理細密均勻。時至今日,象牙席依然平整光滑,摸上去手感柔軟舒適,潔白而又柔潤的牙絲使象牙席依然能夠收卷自如,富有彈性。這張象牙席是清代雍正至乾隆前期、貨真價實來自廣東的貢品。清代的廣東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擁有得天獨厚的象牙來源,賦予了廣東的能工巧匠們獨有的發揮空間。在清代皇宮裡,有不少來自廣東的象牙製品,這些玲瓏細巧、華麗精緻的藝術珍品體現了廣東象牙藝師們高超的技藝。宮廷里的廣東象牙貢品一般分成雕刻與編織兩大類,雕刻類中不僅有鏤雕象牙球、鏤雕香囊等裝飾品,還有蓋盒、鏡奩等實用品,皆繁花錦簇、巧奪天工。編織類的象牙製品,除象牙席外,那些夏天所持的牙絲扇,也是頗受後宮眷屬們歡迎之物。

雍正皇帝在位時,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共製作了5件象牙席供其享用。現如今僅存三件,一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一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一件藏煙臺市博物館。


玉璧玉觽玉圭


玉器在中國上古時代除少量日用器外,主要作為禮器出現。玉璧在玉禮器中出現較早,是最重要的祭祀禮器。玉璧經常與玉圭、玉觽等組成不同禮器組合,用於不同的祭祀對象和祭祀等級。

1976年夏天,部隊在芝罘島施工擴建營房,在拆陽主廟大殿的時候,挖出了八件玉器。這八件玉器一共分為兩組,每組為一個玉壁、一個玉圭、一對玉觽。此組玉器種類豐富,製作精緻,規格之高顯然是帝王等級的祭祀禮器。據考證,芝罘島陽主廟遺址為著名的齊地八神之陽主所在地,這兩組玉器應該是秦始皇東巡時祭祀陽主所用。按古代禮制,祭祀用過的玉器要就地埋藏,被稱為「瘞玉」。這是當時秦始皇祭祀陽主以後,將玉器埋在地下,供神永享。


金農古佛圖


金農,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曾被譽為18世紀中國最偉大的畫家。金農的繪畫無論是竹、梅、山水,還是動物、佛像、人物,絕無依傍,都是源於自己的獨創。金農繪畫題材每隔一段時間便進行一次變換,每一次變換都是一次自我否定,他能在自我否定中不斷新生,這在18世紀的中國畫壇也是絕無僅有的。

煙臺市博物館藏的《古佛圖》軸,是金農的代表作。畫縱117厘米、橫47厘米,畫有佛祖一尊,身材偉岸、面目安詳、雙目微閉、兩耳垂肩,雙手合於胸前,一臂坦露。佛祖身披朱紅色袈裟,映襯全圖有光輝燦爛之感,昭示著佛祖定能給芸芸眾生帶來福音。此畫用筆古拙奇幻,衣服的畫法用多變的書法線條刻畫,表現出升騰動盪的神幻意境,繁而不亂、雄渾剛健,表現出佛家之精神內涵。


佛的兩旁,作者用其古樸渾厚的書法題有兩排楷書落款,右邊文曰:「十五年前為暖鶉居士寫金剛經卷,刻之棗木,精裝千本,善施天下名勝禪林……今又畫佛,畫菩薩、畫羅漢,將俟世之信心,敬俸者鋟摹上石,一如寫經之流傳雲。七十四雙機郡金農記。」左邊題《古佛頌》,長達百餘字。書體楷中兼隸,即金農首創的「漆書」,其風格獨絕。書畫和諧,使佛像更為突出。


己侯壺

此壺形體瘦長,通高34.5厘米。長頸,向上收細成小直口,口徑6厘米。長溜肩,圓腹,腹部下垂,平底,底下又設絞索狀圈足,圈足徑11厘米。四環耳作獸頭形,其中兩耳在口沿下,兩耳靠近底部,相互對稱,便於汲水。壺身通體布滿繁複華麗的紋飾,由上至下共作6層:上層飾三角夔紋,底層飾夔紋,中部飾波帶紋和竊曲紋。花紋都是龍、獸的變形,屈曲起伏,神形詭奇,顯得分外神秘。

圈足內刻有銘文3行,共13字,銘文大意為:這是一件專門用來給己侯汲水的銅壺,己侯把壺賞給了服侍自己的近臣——小臣。小臣心存感激,在壺底刻下了這段銘文,表示自己要把這件寶貝世世代代永傳後世。己侯壺名字便由此而得,也牽扯出了一段己國的歷史。


己國在史書上的記載較少,據傳位於濰坊一帶,《史記》曾有齊國和己國爭營丘之說,兩國經常發生戰爭,公元前690年,齊國攻破己國城池,此事在《左傳·莊公四年》中被記為「大去其國」而不言滅「己」,意味著己國被驅離了原來的據地,但是在此後的史籍中再也沒有己國的任何記載。而現今在煙臺發現了包括己侯壺在內的眾多己器,為研究己國的去向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己侯壺發現於萊陽前河前村,由當地村民翻耕土地時隨土翻出,交縣文化館,後煙臺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將此壺收回館內收藏。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

「漲姿勢」了呢?

除以上內容外

小編還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的

真人講解環節哦~

下面一起來聽講解員小姐姐為您講解

煙臺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元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吧~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的燒制技術已經成熟,景德鎮開始燒制青花瓷而且質量很高。青花瓷器成為景德鎮窯乃至整個中國瓷器生產中的最主要產品,被人們譽之為「國瓷」。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逕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玉壺春瓶最早出現於宋代,是裝酒的實用器,後逐漸演變為觀賞性陳設瓷。

1972年,掖縣(今萊州)東宋公社的村民在平整土地時,不慎破壞了一處元代墓葬,共出土兩件青花玉壺春瓶。兩瓶大小相若,但紋飾略有差異,遺憾的是其中一件口沿有殘。他們將其賣與當地採購站,煙臺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去該站揀選文物時發現了這兩件寶貝,遂帶回館內入庫收藏。

煙臺市博物館所藏元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高29.5厘米,口徑7.9厘米,底徑9.1厘米,腹圍48.5厘米。敞口,細長頸,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露胎處有火石紅。頸上部繪蕉葉紋,頸下部繪覆蓮紋,腹部繪纏枝蓮紋,腹下部飾仰蓮瓣紋,各層花紋之間以卷草紋分界,瓶口內沿繪花葉紋,圈足繪卷草紋。這件玉壺春瓶是元代玉壺春瓶的典型器形,造型清秀瘦長。釉色白中閃青,釉質潤澤透亮。使用國產青花料,發色較暗,青中帶灰,有結晶斑點。紋飾較疏朗,筆意流暢活潑,委婉有致。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一場

「指尖上的展覽」

接下來我們還將會推出更多的線上活動

來豐富大家宅在家裡的生活哦~

在這個特殊時期,小編還是提倡大家

少外出、不聚集

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