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作的別樣實踐:感受運筆

翰墨書道 發佈 2020-01-19T02:34:16+00:00

感受運筆/盧瑋盧瑋,筆名夢秀,多思齋主,隨緣書屋。盧瑋諸體兼工,以章草、行草見長、篆刻、繪畫、文學亦有涉足、作品重氣勢、富意氣,儒雅靜逸,高古簡樸。

感受運筆/盧瑋

盧瑋,筆名夢秀,多思齋主,隨緣書屋。1962年10月生於上海市崇明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協隸篆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參展書家。

盧瑋諸體兼工,以章草、行草見長、篆刻、繪畫、文學亦有涉足、作品重氣勢、富意氣,儒雅靜逸,高古簡樸。其篆隸深得古拙之三味,新穎別致而不失高古。

楷書以歐陽詢入手,兼學褚遂良、虞世南,又轉師顏魯公。曾見其楷書宋詞聯句,秀逸清雅,觀之可親。行書學米南宮、上溯魏晉王,瀟洒俊逸。於草書用功最勤,尤喜大草,初以王覺斯為宗,又上溯黃山谷、張長史、懷素上人,旁涉鍾張王。草書大字縱橫開闔,任情恣性,小字含蓄內斂,古質樸實。善篆刻,所師既高,所作故佳、朱文絕佳,細若毫髮,勁若玄鐵,疏密開合,觀之不盡。余甚寶之,非得意之作,不用是印。

出版有《盧瑋書法篆刻集》、《盧瑋師生書法作品集》、《書碑合璧明胡志臨本》、《中國鋼筆書法學生普及教程》。作品及傳略收入《當代書法家詩詞墨跡選》、《國際現代書法集》、《百年經典——中國書法全集》等。



寫下這個標題,總覺得有點不順眼。我們平時揮毫作書不是一直在感受運筆嗎?


沒錯,但這種感受是綜合性的,而這裡提出的感受運筆是一種在純主觀意識支配下的運筆活動。在這種主觀意識的支配下,閉上你的雙眼,任想像的翅膀在藍天飛揚,任手中的筆墨在紙上起舞,這樣的感覺一定很美妙吧!

平時作書,我們需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諸如筆法、墨法、章法等的問題,它們無時不制約著我們的創作,創作的過程容易淪為機械的製作過程。同時,我們的視覺也隨時控制著我們手中的筆墨,使它不越出一定的界限。


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理性的成分多些,儘管很能怡人視覺,有一種很典雅的美,卻總顯得不夠生動,它缺少一種天趣,缺少一種讓人意料之外的激動,因為它盡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如果我們作一些嘗試,試著閉上眼睛,排除一切雜念,任意念馳騁,進行純粹意義上的運筆揮毫,那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這種感覺運筆的過程我斷斷續續地進行了近半年的實踐。有時臨帖、有時創作,沒有刻意追求什麼,興致所至,乘興而為。卻有一些意外的收穫,它有別於我平時的作品,至少要顯得生動許多。

我的實踐過程如下:裁1至2尺左右的紙,醞釀出作品的大致構想,蘸好墨汁,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然後憑感覺揮毫直書,墨竭而止,再抬頭審視一下,確定下筆位置,繼續蘸墨揮毫,如此往復至作品完成。整個揮毫運筆過程全在一種自由想像的感覺中進行,而停筆審視,主要是對落筆處稍作控制,不至於形成天馬行空狀而無法收拾。進行這樣的實踐,作者必須具備較好的筆墨控制能力。以主觀的感受進行運筆,配以適當的審視調整,作一次愉快的運筆實踐,也許書寫的魅力就在於此。

誠然,這樣的實踐也只能偶爾為之,如果刻意為之,並希望以此出奇制勝,可能會適得其反。這種實踐是在具備了較好的筆墨功夫的基礎上オ可能進行的(有別於那種雜要式的戲墨表演),它能開闊我們的創作視野,豐富我們的藝術語言。感興趣的書友不妨一試,它可能會帶給你一個驚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