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陽公安「讓愛回家」26年漂泊在外的他終於和家人團圓一起過中秋節

南方法治報 發佈 2021-09-18T06:09:22+00:00

9月16日15時許,離家26載的張先生在惠州惠陽警方幫助下第一次和家裡通了視頻,視頻那頭滿頭白髮的父親和同樣已經是不惑之年的弟弟讓張先生有些眼眶濕潤。

「兒子,這些年你去了哪裡,在外面過得怎麼樣?也不與家裡聯繫……」9月16日15時許,離家26載的張先生在惠州惠陽警方幫助下第一次和家裡通了視頻,視頻那頭滿頭白髮的父親和同樣已經是不惑之年的弟弟讓張先生有些眼眶濕潤。

2021年8月,惠陽警方在開展「團圓行動」工作中發現一條線索,在塘嚇派出所轄區的一名男子極有可能是福建26年前走失人員張某,民警陳煥煜將張某請到了派出所,並幫助他打開了26載漂泊在外的心結。

「離開家的時候才17歲,年輕氣盛,就想干一番事業讓家裡人看看。也回過一次福建,後來家鄉變化太大了,再回去就找不到原來的地方了。」坐在派出所凳子上的張某有些侷促地說。張某隨身攜帶著一張一代身份證,1995年離家出走至今,獨自一人漂泊在外,沒有戶口、沒有新身份證的他,只能靠在工廠打零工維持生活,也沒有結婚,他很想念親人,卻又不知道怎麼回家。問到願不願意回家時,張某內心極度糾結,既想回故鄉看看分離多年的親人,又害怕自己無法面對。經過民警張煜煥耐心勸說,最終,張某決定和家人先視頻通話。

9月16日下午,在惠陽警方和福建警方的共同努力下,26年沒有和家人聯繫的張某和父親、弟弟進行了視頻通話。

「你是小弟嗎?」

「哥,你在哪裡啊?爸要你回家啊,爸要和你說話」

「兒子,這些年你去了哪裡,在外面過得怎麼樣?也不與家裡聯繫……」張某的父親看著曾經青蔥少年的兒子變成了如今滄桑瘦弱的中年人,有些哽咽,久久說不出話來。

看著親人的模樣,張某終於放下了心結,掛斷電話和民警說道,「漂泊在外的日子很難,到處打零工,也被人家騙過,工作只能靠工友介紹,工資少,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是沒有一點積蓄,更別說結婚了……」說到這裡,張某泣不成聲。

據悉,張某已經決定中秋節回家和家人團聚,這個離散26年的家庭終於再一次圓滿。

公安部今年初部署「團圓」行動以來,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分局迅速落實DNA檢驗比對尋親,查找失蹤、被拐人員。截至目前,惠陽公安已找回失蹤、被拐人員12人。每一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期盼,惠陽公安呼籲廣大市民一起參與「團圓」行動。目前,全區20個派出所已全面開通採集DNA比對尋親綠色通道,免費採集DNA樣本,讓每個失散家庭都能等到團聚。

全媒體記者 鄭明達 通訊員 傅燦 宋彩霞 文/圖

編輯 何伊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