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如何重振雄風?

衝壓幫 發佈 2020-05-02T13:23:05+00:00

2018年,全國汽車銷量2808.1萬輛,同比2017年下降2.76%,是自1990年以來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

政策對汽車行業頻頻示好


經濟重啟亟待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支柱產業」來拉動,當前樓市「紓困不刺激」的政策取向以及多地臨時性支持政策「一日游」的現象,傳達出此次中國經濟提振不會再依賴房地產。


當打之年,作為城鎮化建設的另一重要版塊,汽車產業被推到經濟重啟的「C位」。


中國車市還有多少空間?


在此之前,汽車行業已連續兩年銷量下滑。


2018年,全國汽車銷量2808.1萬輛,同比2017年下降2.76%,是自1990年以來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年,全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2018年下降8.2%,連續兩周經歷「車市寒冬」。


受宏觀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消費信心不足、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汽車銷量連續兩年傾頹,汽車市場可上升空間存爭議。


中國車市上升空間到底還有多少?


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顯示,中國每千人擁車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位列第一的美國每千人擁有量為837。千人汽車擁有量和各國家的城鎮化率有關,以2016年末各已開發國家的城鎮化率來看,德國75.5%,法國79.8%,美國81.8%,加拿大82%,英國82.8%,日本93.9%,當時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7.35%。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0.6%,但仍與已開發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相關專家表示,如果以每年1%的增速來看,中國至少還有20年的城鎮化發展時間。城市規模擴大,出行需求就會被催生,車市消費自然也會隨之提升。


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天花板又在哪?


從人口、土地、道路、能源、購買力等各要素綜合考慮,中國與美國的國土面積雖然相差不多,但可用地少,並且中國人口是美國的近4倍。如果按照美國的標準,中國汽車保有量要達到近12億輛,這是中國的土地資源、道路資源和能源等難以承受的。根據中汽中心資源數據中心的研究,中國汽車保有量不可能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千人保有量最高峰值約280輛。


此前,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率領的團隊通過模型測算,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天花板的時間點,大約在2025年或2030年,屆時如果中國人口保持在14億左右,全國汽車保有量可以達到3.9億輛。

有分析表示,綜合考慮每年新增需求以及每年兩千多萬輛的二手車交易、600多萬輛的報廢汽車,國內汽車市場有望保持每年2500萬至3000萬輛的規模,因此汽車剛需將長期存在。


在疫情爆發前,中汽協預測,2020年車市下滑幅度將收窄至2%,2021年負增長或基本持平,2022年左右將恢復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第六屆年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也表示對汽車未來發展看好,2019年11月起汽車產量同比實現正增長,2020、2021兩年將是車市築底企穩時期。


疫情「黑天鵝」突發,期間汽車銷量幾乎可以忽略。數據顯示,2020年2月,我國汽車銷量數據跌回十幾年前——大致與2005年水平相當。但受此次疫情的影響,也讓公眾認識到在特殊時期私家車比公共運輸系統更為安全穩定,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剛需群體的購買慾。


不過,受宏觀經濟築底、消費者短期收入預期信心不足等影響,預計在疫情平穩後,購車需求仍會有所後延,或在第二、三季度得到補償性恢復。


短期來看,政策示好引導,是能讓汽車提振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藥引子」。


政策引導,汽車產業復甦「藥引子」


刺激大宗物品的消費,為什麼短期要以政府為主導?


疫情不會減退真實購車者的需求,而政府對於汽車消費相關政策的鬆緊,將直接影響汽車的銷量,是汽車產業探底回升的最快見效的途徑。


對於中心市場有政策限制的城市,調整政策開放程度,能在短期獲得巨大效果,釋放剛性需求;而對於首次剛需購車者集中的區域市場,則可以依賴補貼政策、稅費減免等等,降低購車門檻。



早在2月20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就曾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重要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分研究出台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


2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於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指出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強大國內市場的一系列意見。其中,在「鼓勵使用綠色智能產品」一項中,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在國家各部委的指導下,從2月份開始,佛山、廣州、深圳、珠海、湘潭、長沙、杭州等各地方相繼出台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包括加速老舊汽車淘汰、增加購車指標、汽車消費補貼等。其中,佛山市在2月17日就發布了《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成為疫情開始後首個出台刺激汽車消費補貼政策的城市。


3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帶動擴大有效投資,部署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促進汽車消費。包括超3萬億金融大招,以及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


整個汽車產業鏈條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政府出手救市保住基本面,也有利於穩定汽車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


疫情倒逼,車企主戰場轉線上


政策開路,穩定市場信心,接下來的促成訂單就要看車企自己了。


疫情下,汽車的「蛋糕」縮小,市場競爭比以往更加激烈,更加考驗車企與消費者之間建立連接的策略。此外,疫情導致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被禁錮,也推動車企思考線上營銷的價值,調整營銷支出,增加線上玩法的投入,比如以直播和線上展廳為主的「雲賣車」等數字化營銷手段,基於AI和大數據技術的智能銷售線索評估模型可以幫助車企有效提升銷售線索轉化。


據媒體統計,這次疫情中,有八成以上的車企將銷售模式轉到了線上,以官方商城或天貓及京東旗艦店等開闢的「線上展廳」為主,部分創新者在線上展廳中加入了VR看車以及各類優惠購車活動。比如,3月21日,李佳琦為凱迪拉克直播帶貨賣車,整個過程介紹的是租車計劃,並主要強調凱迪拉克CT4還有16天上市。但此次直播並沒有對成交量進行公布,這也讓「雲賣車」的真實轉化率備受質疑。


國內CDP解決方案提供商創略科技CMO翟君怡認為,此前汽車的交易場景主要是線下,線上是引流的入口,由於疫情的倒逼,一些未來的常態場景可能會提早實現。


作為一種新的汽車營銷方式,線上銷售的高傳播性、高互動性等優勢已顯現出來,車企可以通過這種數字化營銷手段實現超低成本的品牌覆蓋,進而觸達更多人群,獲取精準消費線索,為車企後續的銷售業績反彈帶來更多機會。


產業鏈復甦,智能汽車擔重任


除了在銷售端轉戰線上,智能汽車業也成為車企產業鏈復甦的又一切口。


「政策向好汽車消費市場,會助推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如果資金更充裕,可能性也會更多。對於自動駕駛企業尋找合作夥伴、探索商業化路徑總體是利好。」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從汽車供應鏈企業的角度分析。不久前,小馬智行剛獲得了全球第一大車企豐田領投的4.62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2.42億元)B輪融資,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最高一筆融資。



此外,在很多造車新勢力看來,智能時代的汽車不僅僅是出行工具,更是連接人和生活的大型移動智能終端,意味著更多的場景和更開放的合作生態,輻射到更多的產業。


可以說,智能汽車承擔著帶動整個產業鏈復甦並追趕全年計劃的期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