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做家務?好處非常多

貝貝媽媽談育兒 發佈 2020-02-07T22:58:13+00:00

生活中,很多家庭出於疼愛孩子的想法,不願意也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有這樣一組數據: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為1.2小時,韓國0.7小時,而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

生活中,很多家庭出於疼愛孩子的想法,不願意也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有這樣一組數據: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勞動時間為1.2小時,韓國0.7小時,而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最早是通過動作來發展思維的,越喜歡動手越有利於大腦的發育。」而家務,正是被很多家長忽略的一項重要技能。

小孩子好奇、好動是天性,做家務對於他們來說,有時候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辛苦。家長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充分重視做家務的教育意義,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經常做家務,對孩子在未來的成長、生活、工作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

孩子總有一天要面向社會,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因此,從小做家務也是在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每天讓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從簡單到複雜,慢慢鍛鍊他們的技能,也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只有懂得替父母分擔家務的孩子,才會懂得什麼叫承擔,什麼叫責任。

增強動手能力

做家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成長方式,可以讓他們鍛鍊肢體協調性、手指靈活度和手眼配合能力,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展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家庭責任感。孩子會更愛家,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懂得承擔。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並從中獲得自信。

當孩子能做好一件家務時,他就會下意識的認為自己也能做好另一件家務。因為成就感會讓人做事變得更有底氣,更有自信。

自信可以來自不同的渠道和途徑。也許讓孩子做家務,是最貼近我們普羅大眾家庭生活的一種途徑!

增進親子關係,給家庭帶來快樂

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家務,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家庭氛圍更加和諧。比如,愛好西點烘焙的家長讓孩子一同參與,幫著打蛋、切水果、揉揉麵糰。這些都是孩子特別喜歡的事情。

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