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秋褲該翻出來啦

西藏商報 發佈 2021-09-18T04:08:47+00:00

《2021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7時53分迎來「白露」節氣。「白露」時節,農作物即將成熟,氣溫逐漸下降,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增大,空氣中的水蒸氣凌晨時分會在地面或植物的葉面凝成白色露珠,所以叫「白露」。「白露」的到來,標誌著孟秋的結束和仲秋的開始。

《2021年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7時53分迎來「白露」節氣。「白露」時節,農作物即將成熟,氣溫逐漸下降,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增大,空氣中的水蒸氣凌晨時分會在地面或植物的葉面凝成白色露珠,所以叫「白露」。「白露」的到來,標誌著孟秋的結束和仲秋的開始。

近日,許多市民感受到了較明顯的晝夜溫差。「能感覺到早晚明顯有了寒意,中午的時候卻是大太陽,每天都在添衣和減衣之間糾結。」拉薩市民張先生說。氣象觀測數據顯示,自「白露」節氣以來,拉薩的最低溫出現在9月7日當天,氣溫一度跌到了7.9℃;拉薩的最高溫出現在9月13日,氣溫則上升至23.9℃。「從這段時間的最低溫和最高溫可以看出,入秋後,拉薩的晝夜溫差現象已經很明顯。」西藏自治區氣象台天氣預報高級工程師伏陽虎解釋。

以9月15日為例,9月15日凌晨溫度為14.1℃;15日18時,氣溫達到21.9℃,晝夜溫差為7.8℃。晝夜溫差大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伏陽虎介紹,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的根本原因是海拔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導致高原地面上空空氣稀薄,水汽、塵埃含量也少。白天,太陽輻射到達高原地面過程中,不僅通過大氣的路程短(比平原地區),且稀薄的氣體對其削弱也少。因此,地面得到的太陽輻射多, 氣溫相對較高(但由於高原上空空氣稀薄,吸收地面輻射能力弱,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仍是低的);夜間,因稀薄的氣體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則迅速下降。

因此,進入「白露」節氣以後,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明顯。中秋節後,晝夜溫差還將逐漸拉大。除了晝夜溫差明顯以外,拉薩近期氣溫呈現出東部、北部正常略高,西南部正常略低的趨勢。通過分析9月5日至9月16日期間拉薩平均氣溫的距平數據發現,拉薩這段時間的平均氣溫比往年同期高1.1℃。

氣象專家提醒,近期拉薩天氣變化多端,市民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氣溫升降,適時增減衣物,同時做好感冒、頸椎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預防工作。以上疾病很大程度上與貪涼息息相關。因此,在此呼籲廣大市民注意保暖,切莫貪涼。(西藏商報記者 趙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