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牛名將,多次違反聖旨,皇帝卻不敢殺,還要加官進爵

執筆讀春秋 發佈 2019-12-31T11:55:26+00:00

但是,李繼隆的驕傲不僅僅是因為他出身貴族,更是因為他有卓越的軍事能力,他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所以才在違反了聖旨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處罰。

歷史上的宋朝,可真是讓後人為之鞠一把同情淚:北宋時的皇帝都能被敵人捉走,然後肆意羞辱,這在歷史上真是為之不多的例子。而北宋皇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遭遇,跟北宋前期的重文抑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的。當年的趙匡胤經歷黃袍加身的變故以後,就深深地意識到:武將的權力如果過大的話,對皇權來說都是一種威脅。為了降低這種威脅,趙匡胤不僅是杯酒釋兵權,還抑制朝堂上武將的發展。

也正是趙匡胤的這種舉動,才使得北宋後期朝廷的作戰能力越來越差,隨後更是發生了皇帝被抓的窘迫情況。不過,就算是在武將權力被過分抑制的情況下,北宋還是有個很牛的將軍,他在直接違反聖旨的情況下,不僅沒被責罰,反而還加官進爵了,這是為何呢?而這個很牛的將軍又是誰呢?

這個很牛的北宋將軍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李繼隆。李繼隆,樞密副使李處耘的長子、宋太祖趙光義的妻子明德皇后的長兄。如此顯赫的身世,給了李繼隆驕傲的資本。但是,李繼隆的驕傲不僅僅是因為他出身貴族,更是因為他有卓越的軍事能力,他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所以才在違反了聖旨的情況下,也沒有得到處罰。況且,李繼隆之所以會違反聖旨,也是因為他有著不得不違抗聖旨的原因。

第一次幽州戰役中,因為宋太宗的決策失誤,使得宋軍在高粱河之戰中,遭到了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打擊。此戰宋軍慘敗,各路慌忙敗退的人馬中,只有李繼隆所屬部隊得以安全撤離。經此一戰,李繼隆因功被任命為鎮州都監。後來遼軍轉入反攻,宋軍按照太宗的命令,把軍隊分為八陣對峙。然而,面對這樣的軍事指示,卻有人提出了疑問:這樣做的話,士兵過於分散,於戰爭來說是不是不占優勢呢?

但是,當時的將領們又不敢違背聖旨。正在大家兩難之際,身為監軍的李繼隆當場表示: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正是因為有了李繼隆的保證,將領們才有膽量變換了陣法,隨後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雍熙三年冬,遼軍和宋軍在河間的君子館展開決戰。由於天寒冰凍,宋軍們連弓箭都無法張開,面對這樣的情況,戰局走向可想而知:宋軍遭到遼軍重創,損失上萬人。

李繼隆在授命赴援的路上,也遭到了伏擊,隨後李繼隆判斷:就算是自己趕去增援,也不見得會有好效果,而且還會把自己帶領的軍隊給搭進去。為了手下將士們的性命,也為了不讓他們做無辜的犧牲,李繼隆又一次違背了聖旨。戰後,皇帝震怒,下令召李繼隆回京,對其進行詳細調查,了解實情以後,就把李繼隆給放了。從這兩次違背聖旨的情況來看,李繼隆違背聖旨也是為了國家的發展,並不是因為個人的生死問題而去違背君主的命令。

也正是因為李繼隆的正確決定,才使的北宋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況且,李繼隆站在那樣敏感的位置上,還敢為了將士們的生死而不顧自己安危,做出那樣的決定,這樣的奉獻精神,怎麼能不讓人佩服呢?景德二年,李繼隆去世,獲贈中書令,諡號「忠武」,時年五十六歲,從他的身後事來說,這可以稱得上是善始善終。這樣的一代名將,有這樣的好結局,也算沒有辜負他一輩子為北宋的付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