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任職資格體系曝光:這就是人才來了就不走的秘密

職場 發佈 2021-09-18T02:42:44+00:00

提到華為的18萬奮鬥者,職場上沒人不豎起大拇指。而優秀人才的背後,就像任正非曾說過的那樣,華為的成功,很大意義上講就是人力資源的成功。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最有代表性的,除了狼性文化和薪酬績效外,就是任職資格體系了。

提到華為的18萬奮鬥者,職場上沒人不豎起大拇指。而優秀人才的背後,就像任正非曾說過的那樣,華為的成功,很大意義上講就是人力資源的成功。


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最有代表性的,除了狼性文化和薪酬績效外,就是任職資格體系了。


01

任職資格體系

打通人才發展通道


職場上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會看這個人的管理層級,某某總的title總覺得很有范。


管理崗位畢竟眾里挑一,如果一個人很優秀但沒有在公司做到管理崗位,是否就要離職了呢?


在很多公司的確是這樣,但在華為,不一定。在任職資格體系下,職業發展不光管理通道,還有職級通道。


就算員工沒法升到管理崗位,也能力求在專業職級上不斷突破,優秀人才發展通道被打通,自然就能長期發展。


如果說崗位體系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石與骨架,那任職資格體系一定就是血肉。華為的任職資格體系從1997年到現在已經多次疊代。


在這個管理就是熵增的年代裡,大部分企業都是不斷地對管理做加法,追求精細,追求準確。華為2010年左右對任職資格體系的修正中,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是:寬帶化,而不是精細化。從華為內部的材料看,他們認為寬帶化的好處包括以下三點:


◈用人靈活:任職資格是上崗的必要非充分條件,適當寬帶化給予用人部門較大的靈活度;

◈保證公平:寬帶化使層級間的差異更清晰,保證了評估的公平公正;

◈降低管理成本:寬帶化使認證啟動更容易,減少認證頻率。


於是乎新版的任職資格與崗位級別的關係不再刻意追求一對一,而是允許一個任職資格的級別對應2-3個崗位級別。


以「解決方案拓展子類」的職責差異為例,不同層級的工程師在核心能力/職責上的差異被清晰的區分開來,既能引領員工的發展,又為客觀公正的定級奠定良好的基礎


02

管好員工的大腦

看好員工的手腳


華為通過任職資格、人才梯隊建設及職業發展體系的構建,為技術人才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不斷牽引員工樹立自我學習與發展的意識,並拓展技術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從而有效激勵與保留人才。


管好員工的大腦


要使員工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們必須首先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要做什麼,沒有任何員工可以不帶著自己的大腦和信念而工作。


任職資格體系不但讓員工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也讓明白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好的發展。


華為工程師被分為五級,從初級工程師到專家,能覆蓋員工整個職業生涯階段的能力、責任與貢獻的特點。通過任職資格的認證,處在不同等級的員工獲得相應的回報。


看好員工的手腳


員工在遇到事情不能有效分析&解決問題,其實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員工不知道怎麼做,以及怎麼做才能做的最好。在具體到如何把工作做好的問題上,管理員工還需要管好員工的手腳,既需要把如何做、如何做好整理成規範的操作指導書。


那麼,如何像華為一樣做好任職資格管理工作?


本期給大家帶來《華為現行任職資格體系》。包括68個崗位的任職資格標準。

內容多為Word文檔、PPT,可編輯修改,拿來即用!


相信這套資料可以在參考名企任職資格體系的同事,也能更好的幫助企業落地自己的任職資格體系!




●資料詳情●



【工程、技術、研發類】任職資格標準

【管理層】任職資格標準


【行政綜合類】任職資格標準+【營銷類】任職資格標準+華為任職資格體系





●部分內容預覽●




華為任職資格全套體系


管理五級


華為結構類技術任職資格標準


華為採購總部專業任職資格標準

由於篇幅限制,只展示部分內容截圖。華為任職資格體系全套資料內含73套工具文件。

領取方式:點讚+關注,私信回復「華為任職」即可領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