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學前思維訓練怎麼做?聽聽這位媽媽的親身經歷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1-09-18T02:19:19+00:00

特別是今年的「雙減」,對學前這塊影響也挺大的,好幾個讀者說,本來想送娃學課程的,現在心裡特別沒有底。




大家好,我是千媽。


學前孩子的思維訓練,是很多讀者關心和經常問到的話題。特別是今年的「雙減」,對學前這塊影響也挺大的,好幾個讀者說,本來想送娃學課程的,現在心裡特別沒有底。


之前我也寫過一些思維訓練的文章和相關測評。但我一直覺得,最有參考價值的還是身邊媽媽們的親身經歷。


所以今天就請來了我的好朋友biu媽,來分享一下她對女兒biubiu思維訓練的小日常。


biubiu剛滿4歲,正在讀幼兒園中班,作為對孩子教育十分上心,自己又是教育從業者的biu媽,給biubiu用過的思維產品不少,接下來我們就來聽她聊聊吧!



大家好我是biu媽。從2歲開始,我就在給biu做思維啟蒙了。

大家可能覺得,2歲?會不會太早了?


其實我是這麼看的,孩子的一些底層能力,肯定是越早培養越好,比如閱讀、英語啟蒙和思維練習。做這些通俗一點說,就是讓孩子的腦子多活動,越用越靈活。

反倒是那些功利的目標,什麼幾歲認多少字啊,幾歲考PET啊,不用操之過急。

帶biu做思維訓練的這差不多2年的時間裡,我經歷了兩個階段—


報班踩雷,倍受挫折;

重回家庭教育,自己為主教材為輔,終於找到適合孩子的路徑!

接下來我來按順序和大家聊聊吧~~



報班踩雷多多,倍受挫折!!!


我最早做的思維啟蒙,其實也只是帶孩子認形狀啊,數一數餅乾有幾個啦,看一看有數學知識的動畫片啦,買一些相關的繪本啊,大多數媽媽們都會做這些吧?

其實這些就屬於思維訓練的一部分,沒那麼高大上,人人都可以做。但都是沒有規劃,很零碎的思維訓練。

一開始biu把這些當做是遊戲,非常感興趣,玩的很開心。但是很快的,我沒招了,玩不出「花樣」了,biu的興趣就迅速的消失了……

在好幾次她不耐煩得打開我的手,滿臉都寫著拒絕的時候,我開始反思這是為什麼——

我之所以「沒招了」,其實就是系統性和專業性不夠,不知道做一個「全面」的思維訓練,反反覆覆在同樣的內容上打圈,然後biu就煩了。┓( ´-` )┏

圖源:網絡


和很多家長一樣,發現自己做不到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想的就是報班,主要就是考慮,這樣最不費媽。

其實我猶豫要不要分享這個事情,由於「雙減」其實學前思維的課程,已經基本over了。

但是這段課程的試聽經歷,也確實讓我看清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我在給孩子做思維訓練的時候,到底看重的是什麼。還是分享給大家看一看。

我試聽了大概4家學前思維訓練線上直播課,1家AI課,3家線下課,基本上把自己的雷點踩了個遍。



線上直播課


我覺得直播課最大的坑是,老師必定會催促,娃也沒有思考時間。

直播課說是可以真人交流,但是實際上,老師的交流都是話術居多,所以和AI我覺得也區別不大。

Biu第一次試聽直播課,因為銷售推薦的試聽課的難度,明顯是偏高了,在講完一個小知識點以後,讓小朋友做小練習,biu就有點不在狀態。其實我覺得這個時候是需要她自己琢磨一下的,但是老師就開始催促孩子快點操作,最後直接說:用手按住xxx,把它拉進xxx裡面就好了。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我真的非常不滿。

後來換了一家,也選了難度合適的試聽課,這個問題仍然有,在有幾個孩子一起試聽的的情況下,多少都會暗示後完成操作的孩子「不好」,這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AI課


除了直播課還有AI課,一開始,我個人就覺得免費的思維、數學主題動畫片,加上一些數學思維遊戲app輔助,就可以替代AI課,覺得不划算。

最後還是去找了家來試聽,感覺確實也和我想的那樣,一段動畫+互動視頻,加上老師的錄像,還有app上的練習。還是有優點的,比起免費動畫和數學思維類APP,AI課更有系統,還有老師幫忙督促學習進度,而且比起直播課,可以自己控制進度。

但是讓我止步的是價格貴。替代方案的話,動畫免費就能找到,優質的收費動畫APP年費不過200,我家已有的數學思維類遊戲APP年費也就兩三百,AI課還是一年至少4位數。摳門的我有點下不去手。



線下課


線下課有一點其實比直播課,有一個大的優點就是互動是真實的。我帶biu去試聽線下的時候,如果遇到有不在狀態、難度高的情況,一般來說老師傾向於順手幫孩子完成最後一部,當做單獨演示,或者乾脆不管,讓娃自己「神遊」一會兒,其實這也說不上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我個人認為比一個勁兒的催促好多了。

但是,線下課的課程體系就很多一言難盡了。這一點我還是更服大公司的線上課程設計的,至少內容體系基本上是比較科學的。但是也許是我沒找對地方,試聽的3家線下思維課,其中2家就有直接教算數的、暗示我就是需要超前學小學知識的,另外一家雖然看上去沒有問題,價格貴了很多,一年直逼五位數。

總之,對我來說,「課程」多多少少都踩在我的雷點上了,我希望biu能鍛鍊思維,最基本的是要有她思考的過程,如果這點做的不好,那就達不到我最基本的要求。


看清這點後,我徹底放棄了「思維類課程」。而且現在學前思維的課程被限制了,在我看來,說不定也是件好事。



自己為主教材為輔

找到適合孩子的路徑


外包給課程這條路走不通以後,我又著手自己在家來做思維訓練。這時候我不敢盲目的自己來了,而是把自己當作了「老師」來要求自己。

既然是老師,那就得備課啊,我不專業,那就買現成的教案啊!

於是就開始了嘗試各種思維教材書籍。

其實我內心一開始就是更喜歡紙質的思維教材的。在我看來,biu遲早是要面對紙質作業的,如果她能提前接觸紙質的「練習」,而且其中也不乏有趣味的一面,以後可能就不會太排斥紙質作業。

但是缺點,就是比較「費媽」一些了。但是之前不踩雷的經歷讓我看清了,寧可費媽,不然要麼浪費時間,要麼花錢也買不了心安。

而且用思維類的教材,進度最終是家長自己來把握的,我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有了專業的輔助,我才是那個給孩子制定最佳方案的媽媽。


圖源:網絡


前幾年不是流行各種思維訓練測評嗎,這種文章我也看了很多,也和千媽取了很多經。由於教材比起課程來說,實在太便宜了,陸陸續續基本上看上去覺得不錯的都收了。


但是這些我都給biu做了嗎?當然沒。怎麼可能做得完!


這些教材裡面,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只翻兩頁都就被我pass,或者biu做了一兩頁就不願意做的。大家不要學我,教材不要貪多,購物不要衝動。

試過了這麼多的教材,最大的感觸有兩點:


第一點:選教材,就選主線教材。

第二點:教材以外的工具也可以多多嘗試。


先重點說一下【主線教材】吧~

主線教材這個說法,我覺得最簡單的標準就是:我要是偷懶,只用這套教材,是不是就能給孩子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全面的思維啟蒙?

而大多數所謂的思維教材「不夠全面」的原因,是都有2個問題。



低幼和大齡銜接不好,難度設置

不符合孩子發展規律。


比如說,3歲左右就有比較大占比的計算類訓練,顯然是不合理的,或者5、6歲的,還有很多實際上就是考察數數的題目,那就太簡單了。



訓練面不廣,體系感不強。


題目多集中在數學思維上,或者還有一些幾何思維,語言呢?邏輯呢?常識呢?方位呢?不一定是沒有,而是各種訓練可能太不平均。

但是可以作為主線教材的思維教材,這兩方面都會做的比較好。

比如我用過感覺特別舒服的學而思《學前七大能力課堂》,思維能力的訓練就比較平均,題目也比較多樣化。



每一講會鍛鍊孩子什麼能力,都是標明了的,能力的後面,則是知識點的對應,這樣看一遍目錄,做完這本biu能鍛鍊到什麼,我心裡是比較有數的。


《學前七大能力課堂》目錄


每一講開始前,有這樣寫給家長看的指導,包括這一講學什麼,生活中怎麼樣進行拓展,都有說明,還有目前的訓練在孩子整體的思維訓練過程中,處於什麼位置。

比如點和線的關係,生活延伸就提到了可以帶孩子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點動成線的現象。我還蠻喜歡這個環節的,畢竟思維訓練也不能老是做題,還是要聯繫生活,孩子才能比較有感覺。


《學前七大能力課堂》內頁


夸一下它的講解和練習,都還挺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喜好。比如下面關於公共邊的練習,做成這樣的「刷小棒」遊戲,你必須得承認,孩子就是吃「遊戲」這一套,如果直接是硬邦邦的學習,有時候她就不買帳。


《學前七大能力課堂》內頁


另外一套我比較喜歡的教材是《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和《七大能力》一樣,《365》也可以看出是很全面的思維培養。



每一次訓練都對應的是什麼能力的訓練,具體「題型」是怎樣的,最後還有一個綜合測試,也是家長看一眼目錄,心裡就有譜,覺得不是在「瞎做題」,而是有目的在鍛鍊。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測評表


和《七大能力》一樣,這套也有家長指導,而且詳細得多,是一本單獨的手冊。《365》的家長指導手冊與其說是家長指導,不如說是教案,有時候我總有一種,拿著這本書我就可以去開個早教班的錯覺。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說偷懶也真的可以「偷懶」,理論上給娃講的時候照著念就行,不需要太多思考。說費媽也真的是費媽,憑我自己是想不出這麼多問題的,也講不到這麼詳細的,即使照著念,也要花費不少時間。


我自己的體驗是,看一遍家長手冊,別當著孩子面念,把裡面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講,即使能講50%的內容,對孩子來說都太有用了!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個人體驗來說,《365》比起《七大能力》難度要大一些,更偏向於對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它的每一道題,每一次訓練,其實鍛鍊的都不是單一的能力,而是涉及到各種能力。

今天的例子都是這套思維訓練初級的第一冊,biu現在也只學了初級階段的,說是初級,也都是比較綜合的題。

比如有這樣的練習。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教具卡


這是教具卡,上面畫著小朋友玩開火車遊戲,指導手冊上就引導說,要問孩子類似這樣的問題: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要答出這樣的問題,對孩子的要求還是挺高的。她必須要好幾種思維能力都熟練了,才能很好的回答出來。


對數量是能理解的,會熟練數數

對位置、順序數列有一定的概念

有不錯的觀察能力,能一眼抓住圖中幾個孩子的外觀特徵

語言表達有一定的邏輯性


再舉一個例子。下面這個,雖然是「認識圖形」,但是題目要求已經達到了「臨摹圖形」。對觀察能力、手腦協調能力都是有要求的。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這樣綜合性的考察,「壞處」是難度會大大提高,不太適合太小的孩子。biu在剛3歲的時候我就給她試過《365》,但是當時就覺得難度太大了,現在4歲了,就覺得合適了很多。


而綜合性考察,好處就是,她訓練任何一種能力的時候,也可以帶動其它能力的提高。

我家biu的語言表達其是非常突出的,最初我找《365》中發現居然有專門的語言表達訓練的時候,我非常驚喜。這些訓練不僅是簡單的「看圖說話」,而是其他能力緊密結合的表達訓練。

比如這種缺了一幅圖的看圖說話,其實和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是分不開的。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還有這種聽故事來回答問題的練習,對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365天兒童思維訓練》內頁


這樣她一方面在訓練自己比較擅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強的成就感和興趣在,另一方面,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在帶動提高。


總的來說,選了好的主線教材,思維訓練就有了方向,家長能心裡有數,孩子的多方面能力都受到了培養,對於家長自己來說,也能從中得到很多教育的啟發。



教材以外的工具:多多嘗試吧


在教材之外,我覺得思維訓練也可以多嘗試更多的工具。這裡也分享一下我的簡單心得。



教具


在學前思維方面,其實教具使用起來也很不錯。因為低幼孩子更適合用動手帶動思考的方式來鍛鍊思維,也就是「直觀動作思維」,再說明白一點,小小孩算數,喜歡扳手指,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大名鼎鼎的邏輯狗,biu一度也很喜歡用,原因也很簡單,對她來說更像是一個遊戲了,動手操作的感覺也很不錯。

她甚至把邏輯狗的教具盤叫做「送披薩」的遊戲。


圓形的扭是有點像「披薩」,小朋友想像力很豐富啊


在4歲之前,邏輯狗我看來也完全沒有問題,它的題目覆蓋面是比較廣的,孩子喜歡,能自查,梯度也相對來說是比較平緩的。

不過我發現,選教具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一個問題——

通過教具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中,孩子精細動作的能力,和她的思維能力,是否匹配呢?

拿邏輯狗來說,在biu還小的時候。挪動邏輯狗的操作板,並不需要很精細的動作能力,同時又能讓她建立「題目—答案」一一對應的概念。這時候我覺得是很好的。

但是我看了邏輯狗大齡段,也就是需要10扭以上操作板,我就覺得事情不太對了。都已經接近小學一二年級難度了,能做出來這些題,說明孩子抽象思維已經很好 ,那孩子為什麼還要用操作板?


我家還有一個捆繩子解題的「思維遊戲書」,也有類似高階邏輯狗的「問題」。



遊戲書的題目,對於biu來說,是偏簡單的。但是綁繩子這個動作,對於biu來說,難度是有點大的。她的精細動作能力還沒達到這個程度啊……

然後當然這套遊戲書就落灰了,它不適合我家……

如果注意了這個問題,合適孩子年齡的教具我覺得對孩子的思維鍛鍊是非常有利的!



繪本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很感興趣,對思維訓練有一定的輔助作用的幾類繪本。

一種是明顯的趣味性思維繪本。

比如我特別喜歡的五味太郎的趣味思維訓練繪本。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


說是「思維訓練」,但是其實就是思維遊戲,難度設置特別隨意,而且畫風非常魔性。這種孩子就是玩!這種其實大可不必太在意思維訓練的「科學性」,孩子喜歡才是硬道理。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內頁


這種趣味思維繪本還有一類就是簡單的解謎書,配合繪本故事,有一些簡單的思維遊戲來解謎,如果畫風和故事「對口味」了,娃會很感興趣。

我家還有一套我不太喜歡的公主遊戲之類的,但是主題「公主」是biu特別喜歡的,所以她玩得很開心。

《動手動腦公主遊戲》及內頁


二是專注力繪本。

專注力繪本太容易分辨了,那種密密麻麻的就是了,畢竟專注力是一切思維訓練的基礎嘛,而且我覺得娃有一段時間會特別喜歡這鐘繪本。

比如野花遙的《好多好多羊》《企鵝郵輪》等等繪本,我家看過很多遍的。



還有highlights的《longest hidden pictures luzzle evel》,找裡面的小秘密填色,biu一度做的很著迷。


《longest hidden pictures luzzle evel》


三是數學故事繪本。

把數學知識融入故事繪本裡面,之前收了一套應該是美國的《開心數學雙語啟蒙繪本》和最近無意中買到的國內出的《數學的萌芽》,時不時親子閱讀時候會換個口味讀一本,biu聽的都津津有味的,而且有時候,她會主動把繪本中的知識,和做過的思維訓練提結合起來,這也是一種鞏固吧。

《開心數學雙語啟蒙繪本》我家比較喜歡的是形狀的這幾本↓

《開心數學雙語啟蒙繪本》


《數學的萌芽》,特別大一套,其實更適合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小學一年級自己看,不過我家純粹是當睡前故事講的,沒指望她學到啥,故事是還不錯的。

《數學的萌芽》


教具和繪本之外,還有桌遊積木都挺好的,但是這方面我家主要是「包給」爸爸來陪娃的,而且相對也不是biu喜歡的,這裡就掰不出個所以然了……媽媽我其實很喜歡,還是那句話,多去嘗試一下!



EASTWEST


最後謝謝每一個耐心看到這裡的爸爸媽媽!我竟然寫了這麼多字,希望大家不要嫌我叨嘮。

現在我真的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教育的路上,一方面要堅定自己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另一方面就是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多嘗試優秀的方法吧。

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