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好人」丁孝山:愛心公益時時做 志願服務處處為

壽光日報 發佈 2019-12-31T10:16:56+00:00

「志願服務精神,需要在一代代人中不斷傳承,只要堅持,不斷努 力,就會產生無窮的感染力,帶動更多人 加入其中,壯大公益力量,為城市文明建 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身為營里鎮東北河村村民,2018年那場強降雨後被愛心包圍的他,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從此,他也投身公益事業,同志願者隊伍一起,走訪孤寡老人、看望貧困學生、捐資助學等。他說,公益就是那麼簡單, 簡單到你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傳遞一份善心、暖意。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許多身邊的親朋好友 也加入到公益事業。「只要行動起來,再小的善心,也能匯聚成公益洪流,進而溫暖和幫助更多的人。」他,就是丁孝山。

一次感動結緣公益,公益路上樂此不疲

2018年,老家是營里鎮東北河村的丁孝山,親眼見證了抗洪搶險時,來自全市人民互幫互助、重建家園的志願情懷。

「大家互不相識,卻熱情地互幫互 助,我問人家叫啥名字,人家說『我叫志 願者』。」丁孝山回憶說,那時候,讓他印 象最深的是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將一 車車的飲用水、方便麵、藥品、熱騰騰的 包子和各類生活用品送進了村裡,忙忙 碌碌、進進出出,卻從沒聽見一個人喊苦 喊累。期間,幫助居民搶救財產、轉運物 資、背送年邁的老人到安置點……就是 這樣暖心的一幕幕,讓那抹紅色的身影 深深刻進了丁孝山的心裡。

「我想成為一名志願者!」就在那一 個月後,丁孝山找到了萬禾公益服務中 心的相關負責人,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如 願加入了公益組織。

從那之後,只要有公益活動,丁孝山都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關愛老人送溫暖活動時,他在做志願服務之餘,還力所能及地買上蛋、奶等物資;關愛貧困兒童時,他帶著買好的學習用品,親手送到每 一個孩子手中,並與其中一名貧困學子 結為幫扶對子。此外,做文明交通勸導員,清理公共環境衛生等,丁孝山樂此不 疲,公益之路從未停止。

「在公益的路上,以感恩的心前行, 收穫的不僅是快樂, 還有自我價值的實現。」丁孝山說,自己是個熱心人,在沒加入公益組織之前,他就喜歡幫助別人:誰家家電壞了,他會主動上門幫著維修;撿到別人丟失的物品,他會在原地等幾個小時,直到把失物還給失主。他說,以前只是從媒體上聽說過志願者,沒有真實的體會,但當自己加入公益組織、成為一名真正的志願者後,他才真正體會到那抹紅色的真正價值,知道了什麼是志願精神。

沖在前面、忘我奉獻,志願精神需要你我傳承

2019年8月強降雨期間,在有腳傷的情況下,丁孝山依然積極配合當地誌願者和村委人員守壩築坡,併到安置點分發物資,打掃衛生,做好後勤服務。他說,這時候,志願者就該是沖在前面的人。

「身為志願者,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 的時候,能第一時間站出來!」丁孝山說, 8月份,他擔任著萬禾公益救援隊的隊 長,負責聯繫和調動萬禾公益的救援力 量,為前後方提供服務保障。作為隊長, 三更半夜接到救助電話是常有的事情。 「電話一響,一個激靈就醒了,不管多晚, 接完求助電話,抓緊制訂好救援方案,再 聯繫附近的萬禾公益救援力量實施救 助。」丁孝山說,那些天,他和隊友們就是 這樣「沒白沒黑」度過的,但沒有一個人 喊過累、叫過苦。「那時,聽到別人說一聲 『謝謝』,比什麼都開心,心裡立刻會生起 一股暖意,又有了無窮的動力。」

做公益,意味著無私奉獻,對於志願 者來說,奉獻的不止是自己的時間和精 力,也有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丁孝山一直 在參加搶險救援,殊不知,他的家人也是 亟須救援的對象。當自己的家人還沒有 脫險時,他卻堅守一線救援別人,對此, 他的妻子一度不能理解。「沒辦法,只能 儘量跟家人解釋,讓他們多理解。在需要 我們志願者的大事要事面前,我們的奉 獻精神不能丟、志願精神不能忘。」丁孝 山說,在自己一次次身體力行地感染下, 妻子逐漸理解了他的所作所為,主動支持 他去做公益事業。「志願服務精神,需要在 一代代人中不斷傳承,只要堅持,不斷努 力,就會產生無窮的感染力,帶動更多人 加入其中,壯大公益力量,為城市文明建 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報記者 王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