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南陽湘江特大橋合龍、秭歸又建長江大橋

橋樑網 發佈 2021-09-18T02:06:18+00:00

01國內最大跨徑波形鋼腹板懸拼梁橋南陽湘江特大橋合龍9月17日晚10點,湖南省平益高速南陽湘江特大橋波形鋼腹板懸拼梁順利合龍,為平益高速如期通車打下堅實基礎。南陽湘江特大橋為平益高速關鍵控制性工程,位於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全長7120.6米。其中主橋長511.

01

國內最大跨徑波形鋼腹板懸拼梁橋南陽湘江特大橋合龍



9月17日晚10點,湖南省平益高速南陽湘江特大橋波形鋼腹板懸拼梁順利合龍,為平益高速如期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南陽湘江特大橋為平益高速關鍵控制性工程,位於岳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全長7120.6米。其中主橋長511.88米,主跨120米,為目前國內最大跨徑波形鋼腹板懸拼梁橋。主橋上部結構為裝配式波形鋼腹板變截面PC組合梁,相比常規箱梁結構,採用波形鋼腹板替代混凝土腹板,自重減輕25%至30%,且能完全避免混凝土腹板開裂現象。此外,裝配式懸拼施工精度高、速度快,施工質量更可控、效率明顯提升。


通過運用此工藝,南陽湘江特大橋創造了最快2.5天/片的懸拼施工新紀錄。該橋的順利合龍為新型波形鋼腹板組合箱梁在連續體系橋樑中的應用打下了技術基礎,也拓展了波形鋼腹板在大跨徑橋樑中的應用。(來源:中國網)


02

秭歸又建長江大橋


近日,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十堰(房縣)至宜昌(五峰)高速公路興山至長陽段過江通道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報告》(以下簡稱航評報告)。批覆意見明確,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過江通道擬採用橋樑方式跨越長江,橋位位於長江三峽庫區近垻河段,下距秭歸長江公路大橋、三峽大壩分別約13.2公里、42公里,擬建橋樑通航淨高為112米,主跨為960米(一跨過江)。


十堰至宜昌高速公路起於十堰市房縣北,經神農架林區、宜昌市興山、秭歸、長陽、五峰。終點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附近,接宜來高速公路,全長256公里。其中興山至長陽段屬湖北省「十三五」時期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長73.9公里,其中在秭歸境內63.5公里。


作為重要控制性工程,此次航評報告批覆基本確定了過江通道型式、橋位、橋跨、高程等指標,為工程年內開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十宜高速公路興山至長陽段工可批覆及明年全線開工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來源:光明網)


03

廈門又添一座跨海大橋

近日,廈門蓮嶝大橋勘察設計項目效果圖曝光。蓮嶝大橋位於廈門新機場片區,由貨運通道和保稅通道組成,項目起於翔安蓮河片區濱海東大道與蓮嶝路交叉口處,向南跨越南港海域,在大嶝島登陸,順接機場北路。


其中,貨運通道採用城市主幹道標準,雙向六車道,路線總長約 1.6km,直接服務廈門新機場,有力銜接了主幹路網絡,完善機場片區與主幹路網絡的銜接,破解貨運集疏運通道「最後一公里」瓶頸制約,重點改善了泉州方向往廈門新機場的貨運通道便捷性。


保稅通道雙向兩車道,路線總長約 3.3km,服務於機場保稅區,廈門新機場綜合保稅區因地形地勢,獨立設立兩個片區,分別在大嶝島和蓮河片區,兩保稅區擁有倉促、物流、加工等不同功能,本項目保稅專用通道為全封閉通道,以保稅的方式進行航空、水運、陸運等交通方式的轉換。


根據此前公布的報建信息顯示:蓮嶝大橋於擬於今年 12月開工,2024年6月建成。未來,大橋建成後,將提升新機場片區對外出行條件,激活區域的交通路網,促進該區域與外界人流、物流的往來。(來源:澎湃新聞)


04

世界首創超大直徑硬岩豎向掘進機「首創號」下線

9月1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創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徑硬岩豎向掘進機「首創號」下線,並將用於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天山勝利隧道2號豎井工程施工。「首創號」刀盤直徑11.4米,豎向掘進深度達800米,採用全智能化掘進技術,可實現井下掘進無人化操作,零部件實現全國產化。


天山勝利隧道是新疆烏尉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22.1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達1112.2米。2號豎井工程作為天山勝利隧道的通風井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豎井深達8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高速公路豎井,也是世界首個一次開挖成型的超大直徑硬岩大深度豎井。天山勝利隧道豎井工程地處天山之巔,高寒高海拔,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度,海拔3660米,岩石強度高達200兆帕以上。



惡劣的自然環境、複雜的地質條件和高標準的建設要求,對施工技術裝備提出了巨大挑戰。為滿足現代豎井建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要求,「首創號」首次將TBM破岩石工藝與傳統鑽進完美結合,相當於把TBM豎著挖,並實現超大直徑豎井一次成型,在世界施工史上屬首例。(來源:央廣網)


05

天津公路首次使用3D列印攤鋪和無人碾壓

9月16日,在津岐公路(東風大橋-南堤路)拓寬改造工程二標段建設中首次使用「3D列印攤鋪」和「無人碾壓」集群配合一體作業,這是天津市公路路面施工技術一次全新嘗試。


津歧公路(東風大橋-南堤路)拓寬改造工程二標段長度2.7公里,施工項目主要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樑涵洞工程及綠化工程。改造後,路基標準斷面採用天津市通用公路橫斷面布置形式,主線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總寬度25.5米。


近年來,天津市交通運輸養護部門一直堅持以實際問題和需求為導向,通過引進橋路檢驗車、巡察無人機等機械化設備,應用車載巡查、路面智聯管控、視頻監控等智能化系統,在日常養護、專項養護、安全作業方面不斷推進養護機械化、智能化,顯著提升了公路養護施工效率、作業安全和整體質量。


這次在津岐公路拓寬改造工程二標段利用3D列印攤鋪和無人碾壓技術開展試驗作業,標誌著天津公路建養朝著智能化、智慧化邁出了重要一步。(來源:天津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