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半不及格,到期末平均成績95,初一數學老師直言:秘訣有6字

來川學習方法 發佈 2019-12-29T14:35:46+00:00

數學這兩個,成為很多學生即便是畢業後,也一直念念不忘的噩夢。從小學時候的100分滿分,到高中150分的滿分值,讓很多學生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多拿一點分數,恨不得能夠多刷上幾本習題冊。

數學這兩個,成為很多學生即便是畢業後,也一直念念不忘的噩夢。從小學時候的100分滿分,到高中150分的滿分值,讓很多學生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多拿一點分數,恨不得能夠多刷上幾本習題冊。

姜成敏從師範畢業後,就成了初中的一名老師,而因為在大學的時候,選擇的就是數學專業,所以在一畢業後就成了一名數學老師。選擇數學專業的老師不多,同樣在讀書的時候,姜成敏已經見識到同學對數學的牴觸心理,而在教學的時候,姜成敏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是沒想到,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全班的成績還是著實讓姜成敏大吃一驚。

在第一次摸底考試的時候,姜成敏所帶的班級共有42人,一百分的題目,其中有18人沒有及格,能夠拿到95分以上的學生也不過只有10個人。大部分還是在70-80分徘徊。這個成績讓姜成敏提高了警惕,在她看來,如果在初一的時候,數學成績都不能保持在平均水準的話,那麼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再想來提升分數,只怕機率微乎其微。

姜成敏認為,數學跟其他科目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並不以記憶多少知識點為主,而是以能夠將知識點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為主,一個公式或者定義,可能會延伸出幾十種的題目變形以及考法,所以要想學好數學,那麼就要掌握其中的核心一點:「多看、多練、多思。」

數學不僅是對計算能力以及記憶能力的考查,更是對知識思考總結的一種要求。很多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只是隨著老師的思路將知識點「略」了一遍,而不是將知識點「思」了一遍,所以導致在做題的時候,需要常常翻書、翻參考答案,而不能憑藉自己的思考,找出解題的思路,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想通這一點後,姜成敏在上課的時候,非常鼓勵學生向自己提問,而且還會準備很多題目,向學生提問,一面是讓學生提高上課時候的注意力,一面是讓學生能夠「換位思考」,從老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懂得為什麼要這麼講,可能會用在什麼地方,更有利於去掌握整個知識點。同樣重視錯題的整理以及複習,也是減少失分,提高成績的關鍵。

在一個學期過後,姜成敏帶領的班級期末考試平均成績達到了95分,成為年級第一,而有這麼大幅度的提升,姜成敏覺得自己的教學方式沒有問題,而對於下個學期的教學,她還是會堅持如此,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懂得學數學。

精彩文章回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