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于洋:「抗疫」主題美術創作的情境和語態

劉明山水畫 發佈 2020-02-26T12:06:48+00:00

國民整體文化素養有待提高的現實當然存在,但我以為這個對比段子聊作自嘲尚可,卻並未說到理上:文字有其對象和語境,引用詩文用於傳情表意,標語式表達用於防疾抗疫;前者重在修辭抒懷,故能以情動人,後者旨在激勵民心,貴在直截有力,二者本來立場不同,用意不同,各得其所,實無高下之分。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民眾的心。面對華夏同胞眾志成城、齊心合力抗擊疫情的堅毅勇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和同舟共濟、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輝,如何在藝術創作中貫注真情、直面時艱,如何建構具體創作中的表現角度、語境與姿態,使作品真正起到凝聚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成為每一位投身於「抗疫」主題創作的美術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談起這個話題,想起近日有「不讀書,連捐助留言都寫不過人家」的網絡熱帖流傳甚廣。那麼相較而言,日本援助中國物資上所書「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果真如很多評論者所說完勝「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嗎?國民整體文化素養有待提高的現實當然存在,但我以為這個對比段子聊作自嘲尚可,卻並未說到理上:文字有其對象和語境,引用詩文用於傳情表意,標語式表達用於防疾抗疫;前者重在修辭抒懷,故能以情動人,後者旨在激勵民心,貴在直截有力,二者本來立場不同,用意不同,各得其所,實無高下之分。同理而觀,「抗疫」主題美術創作的目的主要在於鼓舞鬥志、撫慰心靈、凝聚人心,這樣才能起到助力「抗疫」的作用。正因如此,其創作手法重在敘事、說明和召喚觀者情感共鳴,而不在主觀感懷和文藝抒情,至少在疫情依然嚴峻的當下。

回顧過往,面對國家民族的重大災難,文藝創作歷來都沖在抗爭隊伍的最前沿,並起到了鼓舞鬥志、撫慰心靈的作用。這一次,當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災難,同樣需要既契合藝術表現規律、凸顯藝術本體語言特質,又能激勵、觸動人們心靈的好作品。但顯然,並非所有「抗疫」主題創作都能在藝術表現與情感表達方面達到這樣的水準和高度,「抗疫」關頭的美術創作乃至文藝創作整體也確實面臨著在數量上「鋪天蓋地」之後,如何能在質量上「頂天立地」、在情態上「腳踏實地」的課題。至少在當下,繪畫創作的「照片化」、人物形象與場景的模式化、題材思路的單一化等沉疴與積弊仍然存在,我們回應重大事件與時艱的主題性藝術創作依然任重道遠。

徐悲鴻在1942年的《西洋美術對於中國美術的影響》一文中曾言「吾國因抗戰而使寫實主義抬頭」。其時救亡圖存、喚醒民眾成為藝術創作與宣傳的首要任務,「為人生而藝術」「為社會而藝術」顯然比「為藝術而藝術」更能與時代脈搏共振,更能回應時代命題。時至今日我們更應看到,主題性藝術創作有其自身特定的語境和語態,亦具有藝術規律與社會功能的複合性訴求,藝術創作者須在擁有相當水平的藝術表現能力的基礎上,具備置身事中、感同身受的體悟能力,與整體觀照、取精用宏的升華能力,方能創作出回應時艱、引發共鳴的好作品。

於 洋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

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青年藝術發展促進會會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