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誤區:只有批評孩子,才能改正錯誤

沛澤媽讀心理 發佈 2020-05-10T04:12:26+00:00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種普遍的認識誤區:孩子犯錯了,只有批評才能幫助他改正。我們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會犯錯,所以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改進,而不能只要求孩子去改變,只有父母與孩子都進行改變,親子關係才會變得融洽,孩子的成長才會順暢。



「每次吃飯都要我叫好幾次,你就是不動!」

「你老是在同樣的地方摔倒,屢教不改!」

「你怎麼又這樣啊!我說過多少次了,不能邊聽音樂邊寫作業!」

「你總是不聽話,凡事都要和我反著來!」

……

大家看完以上這些話,是什麼感覺呢?「每次」「又」「總是」「老是」,這些字眼真的很扎心,如果有一個人總是在你耳邊嘮叨這些,你是不是會崩潰呢?仔細想一想,我們是不是經常這樣批評孩子呢?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種普遍的認識誤區:孩子犯錯了,只有批評才能幫助他改正。可事實是真的這樣嗎?

孩子會因為批評而改變嗎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人因為批評指責改變,都是因為愛而改變。這句話是真的有科學依據的。

神經科學家研究了一些經常面臨各種刺激(包括長時間的遭受牢騷抱怨)的人的大腦,研究後發現,大腦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樣,如果讓它聽到了太多的負面信息,很可能導致當事者也會按照消極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長時間暴露在抱怨環境中還會使人變得愚蠢和麻木。

一言以蔽之就是,家長若長期批評、貶損孩子,孩子要麼破罐子破摔,要麼變得越來越笨。比如,你對孩子說:「你真是個笨蛋」,孩子就會無所謂地回應道:「對啊,我就是個笨蛋啊!」這種消極的暗示會導致孩子真的越來越笨的。

腦內分泌物中有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叫多巴胺,它在大腦中的作用涉及記憶和學習能力,以及尋求獎勵行為等。

研究發現,快感和人的行動有直接的關係,所謂人為了獲得更多、更大的快感,就會更加努力採取行動,也就產生了更加努力的動機,即「獎賞循環」。也就是說,我們在孩子犯錯誤時,能以一種讓他產生快感的教育方式,將有利於孩子改變錯誤,並變得積極向上。

由此可見,孩子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批評而改正他的錯誤,而我們卻習慣做這樣的無用功。

孩子犯錯誤後,該如何教育

孩子犯錯誤了,必須要教育,那麼怎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呢?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四步法。

第一步,家長談感受

孩子犯錯誤後,不要著急批評孩子,先和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比如,孩子做作業經常拖拉,每天都要寫得半夜。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很擔心,這樣下去,你的身體會吃不消,我工作一天了,晚上還要陪你寫作業到深夜,我真的很累。」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了解家長的感受和難處,讓他學會換位思考和共情,這比硬碰硬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第二步,邀請孩子一起談心

有些家長經常有這樣的困惑:我很想和孩子好好談談,可他要麼不說話,要麼直接怒懟我,想聽句孩子心裡話怎麼這麼難?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選擇的談心時機不對,比如孩子正在寫作業或者準備睡覺了,父母心血來潮,要和孩子談心,孩子會感到不舒服,果斷拒絕;

二是剛和孩子吵過架,孩子心情不好,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閉口不談;

三是孩子對父母缺乏信任,這是長期積累的負面情緒所致,他認為溝通不會有任何改變。

和孩子談心是需要雙方自願的,當我們有溝通慾望時,一定要邀請孩子,徵得孩子同意,「我想和你聊一聊,不知道你是否願意?」

第三步,用「我」開始溝通,而不是「你」

不少家長將溝通最終變成了批判,「你要是好好學習,我會……」「你不該上課玩手機,不然我……」我們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指責只會讓孩子放棄溝通。

和孩子溝通時,要用「我」開始,「我覺得這件事應該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我可能有些著急」,這樣孩子才願意打開心扉,聽取我們的建議和意見,把批評、指責變成建議和意見,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第四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

孩子的成長主要靠他自己,父母只能起到輔導作用,所以,我們不能總給孩子提供建議,要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當孩子遇到問題後,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你的想法是什麼呢?」鼓勵孩子動腦筋想辦法。

我們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會犯錯,所以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改進,而不能只要求孩子去改變,只有父母與孩子都進行改變,親子關係才會變得融洽,孩子的成長才會順暢。「每次吃飯都要我叫好幾次,你就是不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