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武漢這個五星級酒店卻迎來「旺季」,它到底做了什麼?

as國際建築與空間 發佈 2020-02-10T09:17:07+00:00

就在武漢許多酒店都關門歇業的時候還有一家裹著中國紅的酒店異常忙綠就在這個酒店剛開業不久,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離武漢金銀潭醫院僅1.5公里的酒店會成為帶給武漢乃至全國人民希望的英雄酒店。

關注頭條號:AS國際建築與空間,私信回復「分析圖」,即可免費獲得2000張分析圖資料。


就在武漢許多酒店

都關門歇業的時候

還有一家裹著中國紅的酒店

異常忙綠


就在這個酒店剛開業不久,誰也沒有想到這個離武漢金銀潭醫院僅1.5公里的酒店會成為帶給武漢乃至全國人民希望的英雄酒店。

2020年1月24日,酒店接到特殊任務:來自上海的醫療支援團隊當天晚上即將入住酒店,148名醫護人員,74間房需全部準備完畢,迎接這隻特殊的團隊。


酒店的372間客房幾乎住滿,這家去年尾剛開業不久的新酒店突然迎來「旺季」。


1月27日,有人聽說醫療隊住在這家酒店,載著24箱新鮮蔬菜,在寒冷的天裡,因為不知道如何使用導航,一路問路,騎了40公里電動車送到酒店不要一分錢,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感動得讓人落淚!


武漢萬豪酒店,坐落於「武漢客廳」地標建築藝術大廈,建築設計大廈造型以兩冊高聳入雲迭摞的書籍,表達對知識與文化的尊崇,散發著鮮明文藝氣質,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作為首家入駐武漢市的萬豪國際品牌,卓爾文旅集團與萬豪國際集團連手打造,邀請知名國際化專業酒店設計PLD香港劉波設計顧問打造武漢最具文化氣息的時尚國際品牌酒店,為武漢這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酒店擁有372間房間,PLD設計延續以國際視野打造中國文化新中心的主題,傳承歷史與文化,為來自國內外的文化產業開拓者及旅居者打造匯集人文底蘊的卓越質量棲居之所。

文化是歷史的沉澱,存留於建築間,融匯在生活里。——吳良鏞


設計師的主要思索在於如何將武漢深厚歷史底蘊語言美感,人文積澱,歷史質感運用當代藝術設計語言呈現空間,契合萬豪酒店管理集團的國際化酒店品牌要求,並使得文化外顯於形,內化於心,設計出符合時代發展的作品,打造具有獨特地域個性文化的人文旅居場所。


「建築意」最早由梁思成先生提出,建築意象,是意與象的統一,情景交融的審美意象,是物質性,功能性,空間性和諧統一。PLD設計概念延續外立面建築的書籍元素,通過發掘中國文化寬廣而深沉的底蘊,採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表達中國傳統美學中獨到審美觀念的「意境」。


大堂入口作為解讀整個建築內在空間的開始。設計師把中國古籍竹木簡冊的隱喻形式在空間中節奏性的對稱連續排列,搭配靈感於古書籍裝訂意蘊的吊燈作為大堂空間的核心,懸浮於空,打造具有豐富空間層次感的視線關係。

傳統書籍裝幀象徵性的符號元素與現代視覺藝術融合,致敬於中國書籍文化的千年演變歷史,文明的薪傳代代不朽。


大堂接待背景以「天下江山第一樓」美譽的黃鶴樓噴繪亞克力造型為裝飾藝術畫,巍峨聳立,高古雄厚,極富個性。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透露出古建築文化數目的象徵和表意功能,交錯重迭的翹角飛舉,宛若展翅欲飛的鶴意,形制創建以來,各朝各不相同,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登高遠望,吟詩作賦。設計用現代藝術語言的力道刻畫歲月文化,迎接四面八方的來賓。


設計師通過藝術形象來寄託自己的情感,賦予作品超越本身的藝術境界。徜徉其中,感受漫長的歲月沉澱。以樓梯的空間形態響應項目的功能要求,增添觀賞與遊走的樂趣。


大堂吧


歐陽修曾引蘇軾語「明窗淨几,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世間風雅,以物觀心。窗前植竹,齋中撫琴,案頭玩物,皆是文人士大夫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半輪新月數竿竹,千卷藏書一盞茶。


設計以打造清雋幽雅的梧竹幽居意境,採用《園冶》「借景」入室的手法,在窗外種植象徵君子情懷的竹子林,「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以竹為屏,增加私密性空間的同時,運用借景手法,爽借清風,捕捉光線,翠竹生情,將綠林渲染至室內,一動一靜,一虛一實,相互襯托,相映成趣,意不淺露,境不窮達。


「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幅。心目間,覺洒洒靈空」古代文人追求的閒雅生活方式。筆墨紙硯,古人構築精神世界不可缺少之物,因境而成。藝術構思的想像具有自由性和超時空的特點,便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設計師把文明傳承載體的文房四寶用藝術抽象的立體形式轉化為可視覺的觀賞藝術,用現代設計的含蓄之美展示中國文人的審美追求。成公綏曰:「筆者,畢也,謂能畢具萬物之形,而序自然之情也。」


宴會廳


設計師用肌理元素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效果表像,飽含歷史印痕的「古籍」意味,對建築梁的支撐結構進行良好的隱藏,保持整體設計元素的基調性。


三餐廳


武漢廚房三餐廳的設計以武漢最具特色老街戶巷的傳統風貌為靈感來源,以文藝的名義,採用工業風格肌理元素,打造反映老街歷史格局的市井俗情的傳統風貌。


親歷老城風物,回憶市井街巷,尋覓舌尖文化,感受歷史滄桑。街肆檔口的美食文化民俗文化交匯相融,迎接中外來賓和八方遊客歡聚,成為領略武漢都市風情的窗口。


古銅做舊的煙罩,金屬網狀材質,黑鐵質感和石材肌理的有機關聯,保留時代疊代的印記。


設計以打造老城舊憶為主線,主街,窄巷,交錯街巷的幽深感,通透,虛實,斷續等審美情趣,已成為武漢百年小吃街最重要的精神審美標誌,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和當地風俗民情的傳承。



萬悅中餐廳


中國古書籍裝幀歷史源遠流長,從簡冊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文化載體的變化,審美意識的演變和社會技術的發展,演變,經歷了捲軸裝,旋風裝,經折裝,線裝等形式,各具特色,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


設計師通過研究古書籍裝幀藝術的語言特徵,通過「源」「流」「變」的淵源和演變,把藝術價值從形式到空間呈現可被感知的設計里,歷史文化精粹瑰寶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打造具有現代韻味的人文情懷「城市客廳」場所精神。


藝術玻璃隔斷,拉絲古銅,仿木紋鋁板材料與榫卯形式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古樸含蓄的設計形式,豐富的思維內容,深厚的藝術價值,富有啟發性和探索性,引導現代化審美。


文明演進的脈絡在空間裡得到延伸,營造出具有時空美,節奏美,秩序美的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形態。


置身其中,宛若從時間深處走來,每一處的駐足和停頓都能捕捉到不同的景觀,感受跨越時空的藝術魅力。使客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擁有與當前情境對話的心境。



中餐包房


武漢山水與文脈齊秀,歷史伴隨著長江與漢水綿延不息,潮起潮落間見證城市的榮耀與輝煌。

中餐包間設計以武漢獨特的山水景觀格局,藝術玻璃的中國山水畫作為引子,透過外在表像形態,嵐氣氤氳,峰巒徘徊,縷縷清韻,以淡墨渲染立體感。「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感受高曠澄明之心。



炙公館MAISION


武漢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以及近現代中國製造業的重要聚集地,工業文化,已成為武漢城市血液中不可磨滅的基因。在特色餐廳炙公館MAISION打造上設計師選用具有歷史學,設計學,審美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代表風格作為整個餐廳設計的主格調,通過新舊對比,材質碰撞,打造彰顯城市地域和社會歷史演變的特色用餐環境。


設計師巧用光線通過穿孔鋁板屏風,捕捉光影變化,空間的縱深引導,視覺對景的手法,產生框景,完美封存時間的烙印。


皮質肌理增加了時尚元素,柔化了空間硬朗的金屬感,彰顯遺存美學特徵的空間特質。通過新老元素的有機對話,反思歷史文化在當代語境中的創新形式。



行政酒廊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楚地自古人傑地靈,文風鼎盛,私塾興盛,武漢作為進步思想的傳播陣地,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聲名卓著,相容並蓄,開拓創新。


設計師把行政酒廊中空挑高兩層,有效轉化原建築的頂梁構造層高問題,通過內部有序的銜接與塑造,延續視覺連續性,塑造有張力的空間儀式感,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翰墨書香空間。「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客房


客房的設計手法延續萬豪品牌的高端精緻與細膩,細節處融入了武漢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東方文化詩意留白與西方現代藝術設計語言的融合,體現武漢這座城市溫文爾雅文化氣質和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樸實古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


客房的設計也是整個項目的挑戰,大廈建築外觀為重迭旋轉而上的書籍,每層平面的旋轉而上,設計師在布局上需要隨著不斷調整和改變,十分考驗設計師的功力。開敞的布局讓整個房間視野更為開闊,材質和顏色的選擇低調沉穩,宛若把如梭的時光,悠悠的歷史歲月濃縮進空間積澱。


藝術品選用了珞珈山下武漢大學建築的藝術掛畫,武漢大學建築設計在發展中國傳統與現代,民族化與國際化新技術新思潮相結合的歷史具有深刻啟發探索意義,契合空間人文氣質和藝術價值。珞珈山風光旖旎,碧綠色琉璃瓦,遠挹湖光,帶來氣勢磅礴的立面效果,櫻花菲菲如雲,一半花香,一半書香,又為空間增添了幾分柔美。


登樓遠眺,遊目騁懷,極目楚天舒,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數千年往事注心頭。境似近而實遠,情似淡而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