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43——漢代洛陽地區服飾

野叟雜談 發佈 2020-02-09T10:55:32+00:00

在冠禮上,該男子的髮式要從散發改成一個髮髻,過去可能只是戴頭巾,而在冠禮上,要為該男子加冠,分別加爵弁、皮弁和緇布弁,表示該男子已經成年,可以參加祭祀,可以從軍,也可以從政了。

東漢在我國服飾制度史上處於比較重要的位置,服飾制度逐漸趨於完善,對於後世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

漢代服飾文化等級森嚴,不同級別的人物,在穿著上有著嚴格的規定,不能超越名分。

東漢時代,男子二十歲時要舉行「冠禮」,也就是成人禮。在冠禮上,該男子的髮式要從散發改成一個髮髻,過去可能只是戴頭巾,而在冠禮上,要為該男子加冠,分別加爵弁、皮弁和緇布弁,表示該男子已經成年,可以參加祭祀,可以從軍,也可以從政了。秦漢時期,成年男子如果不戴冠,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有些人即便是居家,也會戴冠。比如伏波將軍馬援「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廬」。(《後漢書》第828頁)當時只有罪犯之類的人才會不戴冠,因而當人們請罪的時候,首先就要免冠。根據《續漢書·輿服志》的記載,當時比較重要的冠有十九種,分別是:冕冠、長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遠遊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樊噲冠、術氏冠、鶡(hé)冠等。

漢代最高貴的冠是天子的冕,稱為「元服」,一般左右寬七寸,前後長一尺二寸,前圓後方,上部為黑色,里為朱綠色,並串系白玉珠為十二旒,用彩色為組纓。三公諸侯卿大夫也都有冕旒,按照等級不同,冕的色彩、旒的數量、質地等方面各有差異。冕一般都是在祭祀天地、明堂等非常莊重嚴肅的場合下才會戴。

進賢冠是當時文官出席公眾場合所戴的冠。因文吏、儒士有向朝廷引薦能人賢士之責,所以稱為進賢冠。進賢冠用鐵絲、細紗等製作,上綴有梁,來表示等級差別,常見的有一梁、二梁及三梁,以三梁為貴。其冠前高后低,前柱傾斜,後柱垂直。

先秦時人們戴冠不加幘(zé,頭巾),而漢代則是將冠戴到幘上。漢代的幘是由巾發展而來的,巾幘本是下人們的穿戴,蔡邕曾說:「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服也。」漢代奴隸之所以被叫做蒼頭,就是因為他們要戴青色的幘。後來據說漢成帝腦門上有一縷頭髮,他為了掩飾而在冠下戴了幘,於是漸漸成了風氣。東漢末年,王公大臣家居時往往戴幘,而不是冠,甚至於有人戴著巾幘出席正式場合。東漢時期的幘主要有介幘、平上幘、平巾幘等等。而且,由於戴幘越來越普遍,後來甚至出現了專門出售幘的市場,被稱為「幘市」。東漢洛陽城中還流行「林宗巾」。據說東漢末年名士郭泰字林宗,他所戴的頭巾有一次被弄濕了,乾脆就折起來,結果人們紛紛仿效,這種樣式的頭巾也被稱為「林宗巾」。

漢代女性大多不戴冠,而是將頭髮梳成不同的髮型,有單髻、雙髻、多髻等。單髻最為常見,它又被稱為「椎髻」。東漢洛陽城中,貴族婦女往往是時尚的引領者。《東觀漢記》記載漢明帝馬皇后「美發,為四起大髻,但以發成尚有餘,繞髻三匝」。漢順帝時,外戚梁冀的妻子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墯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所謂「墯馬髻」,據《風俗通》解釋,髮髻偏在一邊。而且「自冀家所為,京師翕然皆放效(仿效)之」。

洛陽城中,女性頭飾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是簪,簪用來固定髮髻,有些人往往會用不止一個簪。從出土壁畫中看,最多有人用七個發簪。出於美觀和裝飾,人們也會在簪子的頭上綴上各種飾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步搖,取其行步則動搖之狀而命名。多以黃金打製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皇后、皇太后、公主等貴族婦女,在參加祭祀等各種重大禮儀的時候,必須佩戴步搖。

秦漢時期的衣服有「上衣」、「下裳」之分。衣有長衣、短衣之分。當時的長衣,最重要的是深衣。貴族多穿著深衣參加朝會,普通民眾也在出席吉慶場所穿著深衣。因而朝廷對於深衣的形制、顏色等等,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深衣的款式主要分為兩種:直裾和曲裾。繞襟的稱曲裾,不繞襟的稱直裾。東漢時期,直裾開始流行。襜褕(chānyú)是一種寬大的直裾袍子,西漢時是一種家居休閒的服裝,到了東漢,除了祭祀以外,上朝或者家居都可穿著。

東漢官員上朝時,需要穿著褝(dān,同「單」)衣。褝衣的顏色根據季節更換,春天穿青色,夏天穿紅色,夏天的最後一個月穿黃色,秋天穿白色,冬天穿黑色。袍子也是一種常見的外衣,據《續漢書·輿服志》記載,袍子可以作為朝服穿著。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的收斂。袿(guī)是婦人經常穿著的一種服裝,東漢時期皇后的禮服就是袿。襦(rú)是一種短外衣,東漢以前男女均可穿著,但東漢以後逐漸演變成婦女的服裝。當穿襦的時候,還要搭配一條裙子。

漢代的下衣籠統地稱為裳,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多種。裙子就是下裳的一種,此外還有絝(kù),也就是褲子。西漢前期,人們穿著的褲子都是開襠的。西漢中期以後,褲襠逐漸縫起來了。褲襠被縫起來的褲子就叫褌(kūn)。不過,在漢代,人們並不一定非要穿褲子。窮人或許就用袍子把身體裹起來,富人不僅穿褲子,而且還有一種用絲綢製作的褲子,被稱為紈絝。後來不務正業的富人子弟就被人們稱為紈絝子弟。平民男子也有穿滿檔的三角短褲「犢鼻褌」的,據說因為形狀像牛犢的鼻子而得名。

漢代也實行佩綬制度,達官顯宦佩掛組綬。組是一種用絲帶編成的裝飾品,可以用來束腰。綬是用來系玉佩或印鈕的絛帶。有紅、綠、紫、青、黑、黃等色。它是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徵,由朝廷發放。其中最為尊貴的是紫色或青色的。

東漢時期人們的鞋子叫作履,其質地有絲有麻。在正式的典禮中,人們也會穿著一種叫做「舄(xì)」的鞋子,它和履的區別是底子比較厚。木屐的底上裝有兩個齒,方便人們在泥濘的路上行走。普通百姓日常穿著最多的是一種草鞋,叫作「不借」,因而它實在是太便宜了,隨便什麼人都能買得起,根本不需要去向別人借,所以被稱為「不借」。穿靴子本是少數民族的習俗,後來傳入中原。軍隊中穿靴子比較普遍,尤其是軍官。

漢代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進屋一般都要脫去鞋子。尤其是在上朝的時候,更是如此。對於一些地位特殊的權臣,朝廷會給予「劍履上朝」的禮遇。也就是允許他們穿著鞋子上朝。普通人在屋子裡行走,則要穿上襪子。《說文解字》說:「襪者,足衣也。」後世的襪子口上都有皮筋,古代沒有皮筋,人們就在襪子口上縫上兩個帶子,把襪子的帶子繫上,稱為「結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