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89分進清華,文科狀元學習經驗分享:利用1點、堅持做2事

來川學習方法 發佈 2020-03-01T13:38:51+00:00

每年高考結束後,各省市的高考狀元成了大眾最關注的焦點之一。無論是考取分數的多少、報考院校是誰,還是平時的學習方法分享,都讓人津津樂道。對於無數還未高考的學生來說,這些學長學姐們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經驗,比起虛無的分數更有借鑑學習的價值,幫助提升自身的成績。

每年高考結束後,各省市的高考狀元成了大眾最關注的焦點之一。無論是考取分數的多少、報考院校是誰,還是平時的學習方法分享,都讓人津津樂道。對於無數還未高考的學生來說,這些學長學姐們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經驗,比起虛無的分數更有借鑑學習的價值,幫助提升自身的成績。

在高考中以689分成為當年吉林省文科狀元的裴海彤,在之後的報考學校中,還是選擇了清華的經濟與金融系。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裴海彤坦言自己平時學習也曾有過退縮的念頭,也有過不愛學習、不想學習的想法,但是都一一的克服過來,才能取得最後的成績。在她看來,成績的取得,需要合理利用1點,同時也要堅持做2件事。

1、利用1點:高效利用輔導資料

很多時候,裴海彤認為,摘抄筆記或者錯題,本質上是一種重複記錄的工作,而在一些輔導資料上,有著對解答題目詳細的解答與步驟,所以如果能夠合理利用這些答案分析,能夠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學習時間浪費。

裴海彤認為,利用這些答案分析並不意味著,在做題的時候,只要遇到不懂、不會的就直接參考答案,而且在做完卷子後,也不代表瀏覽一遍後就可以結束。學會將這些答案當做複習資料,學會把其中的步驟思路完全搞懂,是高效率學習的關鍵一環。

堅持做2事:

1、保持一定的學習氛圍

有的時候裴海彤也會對學習產生厭煩,並且無法自己保持高效率的學習。這時候她就會跟有些正在學習的同學,坐在一起做題討論,這樣在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下,反而能夠帶動自己的學習效率,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

保持一定的學習氛圍,避免減少周圍因素的干擾,是高效率學習的必要,而在慢慢保持學習的節奏下,也能逐漸轉化為自我的高投入學習中去,減少學習時間的浪費。

2、花時間梳理知識框架

比起刷題或者做卷子,裴海彤將更多的學習時間用來梳理每一科、每一學習章節的知識框架。在她看來,知識框架梳理的是否清晰,是反映當前學習效果的檢驗標準之一,而如果能夠構建出完整的知識框架,那麼說明對於知識的把握程度還算不錯。

這個學習方法更容易將知識串聯起來,發現自己的漏洞與短板,是實現針對性補習的基礎,而這一點也是幫助她考上清華的重要學習方法。

精彩文章回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