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與古代東西方文化交往(公元4世紀至7世紀)

中東研究文選 發佈 2020-03-14T02:36:14+00:00

宗教是古代文化的載體,在宗教傳播的過程中閃爍著人類文化之光。公元9世紀至12世紀的藝術遺存中,雖然仍可看到古代傳統部分,但無論在建築藝術、裝飾藝術、手工藝術各方面,都與前代藝術不同。

宗教是古代文化的載體,在宗教傳播的過程中閃爍著人類文化之光。傳教士們像遊牧部落、各帝國武士、外交官、商人一樣,在歷史上匆匆過客般地東來西往,經過阿富汗這塊被稱為「世界征服者的舞台」,播種著文化的種子。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絲綢之路這條連接亞歐大陸貿易線的樞紐地——阿富汗,都留下了深深的歷史印跡。

公元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期間,佛教已經傳入阿富汗,並通過阿富汗傳播到希臘、埃及、敘利亞、馬其頓等地,一躍而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在巴米揚的兩尊大佛像、成千座佛窟以及遍及阿富汗的佛龕,生動地證明了佛教的影響。1958年,在坎大哈發現的石柱敕銘的具體遺址切赫·吉納,無疑是古代東西方商旅的必經之地。敕銘用希臘文和阿拉米文刻寫,表明希臘文化和阿契美尼德文化仍在起作用。1969年在坎大哈的沙達拉克和夸加之間的拉格曼地區又發現4件阿育王碑刻。這些發現,都是阿富汗與東西方文化交往的見證物。

被稱為「阿育王第二」的迦膩色迦,使阿富汗變成了真正的佛教勝地。在他統治時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羅佛教雕刻藝術流派。這個流派是阿富汗與東西方文化交往中融合特徵最重要的表現。它用希臘雕刻藝術的手法,來雕刻佛像和佛經的故事。佛像的頭髮呈波紋狀,眉毛與鼻相連,笑容有所克制,希臘文化影響十分強烈。根據佛法,用藝術手法,再現了佛和菩薩沉思時的心理狀態。在對其他人物的雕塑方面,工匠們則持現實主義態度。如著力雕塑有著剛毅面孔的供養人,他們有濃密的鬍鬚,穿古羅馬的短袖或無袖外衣。「苦行僧之首」的塑像,表現了一位已過中年的疲累不堪的人頭像,嘴邊有線條分明的皺紋,倔強地捲起雙眉,突出其巨大的內在力量。

佛教文化通過阿富汗傳入中國。據《三國志·魏志》記載,公元前2年(漢哀帝元壽元年),統治阿富汗地區的大月氏貴霜王朝派使者來中國,向西漢博士弟子景盧口授佛經。在中國佛教史上,還有來自阿富汗的高僧支婁迦讖、支曜、支謙等人,在翻譯佛經、注經、傳經上,都作出了貢獻。有些佛經原本就是來自阿富汗。至於中國高僧法顯、玄奘,都是經過阿富汗而到印度求佛法的。尤其是玄奘來往都經過阿富汗,不僅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該地佛教文化,也有歷史、地理、社會生活等文化交往的記敘,成為寶貴的文化典籍。

在談到阿富汗與東西方文化交往時,人們容易忽略一個歷史事實:這就是阿富汗僧侶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的作用。明朝天啟三年(或五年,公元1623或1625年),在西安西郊大秦寺遺址發現了上面刻著十字架和百合花圖案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的石碑。這件珍貴文物是基督教最初傳入中國的可信史料。景教碑文下端中間,刻有一段古敘利亞文,記載了景教碑的立碑者的情況:「時在希臘紀元1092年,吐火羅大夏城長老米利斯之子、長安國都主教兼長老耶質蒲吉(Yesbusid,一譯為葉侯布錫德)建此碑。」吐火羅即巴克特里亞,公元4世紀起稱為吐火羅斯坦。大夏城,即巴克特拉城,就是碑文中稱為「王舍之城」。由此推斷,該碑建造者耶質蒲吉來自阿富汗巴克特拉城,是該城主教之子。

景教為基督教一派,由敘利亞人聶斯脫利創立於公元5世紀,因而又稱聶斯脫利派。它在公元7世紀以後廣為傳播,據說信徒達百萬人,有25個大主教區,250個主教區。它在阿富汗的巴克特拉城設有景教主教區,上述米利斯即該區主教。一般著作中稱,7世紀中期該教派由波斯傳入中國和印度,實則是由波斯經阿富汗傳入中國和印度。因此巴克特拉城是景教向東方傳播的策源地。

《大唐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的作者為波斯人景凈。此人是中國北部景教教會的領袖。他是景教經典的翻譯家和佛經助譯。在碑文中他敘述了景教徒「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而來到長安,傳播景教文化的情況。碑文中用相當多的篇幅敘述了「遠自王舍之城(巴克特拉),聿來中夏」的眾多景教僧人的代表伊斯的德行。伊斯等僧人來中國,不僅是為了傳教,而且是從柘竭軍入唐,幫助郭子儀軍平定安史之亂,參加了收復兩京之役。由於有功於唐,伊斯被封為三品官職的金紫光祿大夫、試殿中監,並賜紫袈裟。他「就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恩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罰,或仍舊寺,或廣法堂」,而且「當時哀矜之行,伊斯倡之,而大人君子,如郭汾陽者,皆樂效之。」伊斯不但熱心於宗教事業,而且是一位傑出的阿中文化交流使者。

英人威爾斯在其《世界史綱》第30章中說:「在景教徒到達唐太宗朝廷之前5年,即公元628年,有一群值得注意的使者,由阿拉伯麥地那之揚布埠,乘商船越海至廣州奉穆罕默德所遣,持書往見唐太宗……太宗……助之建一清真寺於廣州」。這是伊斯蘭教從海路傳入中國的一說。本文則從陸上絲綢之路途經阿富汗來探討伊斯蘭教文化在阿富汗及中國的情況。

阿拉伯人在阿富汗境內(加茲尼、赫拉特、錫斯坦、吐火羅斯坦)的征戰,是在公元7世紀中期。占領赫拉特是公元652年,此後逐步占領其他地區。由於當地居民的頑強反抗,最後占領要晚得多,如帕爾萬、戈爾巴德和潘傑什爾到公元8世紀90年代,而坎大哈則在公元9世紀初才被征服。公元742年,在巴爾赫建立了第一個清真寺。阿拉伯人征服阿富汗的過程雖然相當困難,但阿富汗的伊斯蘭化過程卻十分順利。其原因正如已故的阿富汗史學家穆罕默德·阿里所說:「對於那個在當時存在著宗教、禮拜、信仰和迷信的大雜燴的阿富汗,伊斯蘭教會給它帶來一種新的活力,使阿富汗人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伊斯蘭教關於只有一個萬能真主的觀念,人類平等和兄弟情誼的教義,使阿富汗人的面貌完全革命化了。……不同的部落在他們歷史上第一次在一個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之下聯合在一起了。」

公元7世紀下半期開始,阿富汗迅速成為伊斯蘭教文化圈的組成部分。從此開始,結束了阿富汗的前伊斯蘭教時期。公元8~9世紀,開始了伊斯蘭教思想體系對阿富汗舊有宗教和觀念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期,改變了阿富汗社會發展的本來道路。公元9世紀至12世紀的藝術遺存中,雖然仍可看到古代傳統部分,但無論在建築藝術、裝飾藝術、手工藝術各方面,都與前代藝術不同。圓形穹頂結構在公共建築中越來越占優勢。在裝飾上,幾何紋、植物紋、題銘性圖案代替了形象化題材。

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伊斯蘭教從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傳入中國。阿拉伯人占領赫拉為公元652年。顯然,此後逐漸與中國邊境相接,於是,波斯人經過阿富汗在中國更廣泛地傳播伊斯蘭教。


作者:彭樹智

微信公眾號同步:→→→阿富汗與古代東西方文化交往(公元4世紀至7世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