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美元,亞馬遜的機器人Astro值得買嗎?

王煜全 發佈 2021-10-11T23:04:31+00:00

在咱們國慶假期的前一天,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名為Astro的機器人,很多人好奇,亞馬遜的機器人到底能幹嘛?

在咱們國慶假期的前一天,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名為Astro的機器人,很多人好奇,亞馬遜的機器人到底能幹嘛?


著名科技媒體The Verge就吐槽說:這只是一個「帶輪子的照相機」,也找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應用。


但是我卻認為,這預示著服務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到來。為什麼這麼說呢?

它個頭跟條小狗的大小差不多,裝了三個輪子,可以自由移動。正面有一個顯示屏,在待機模式下顯示出一對可愛的眼睛。

Astro未來上市後的定價是1500美元,現在只接受被邀請購買,定價為999美元。

這個小狗一樣的機器人,據說是亞馬遜高管討論很久的結果,他們經常問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家庭機器人嗎?其實,目前算是普及的就只有掃地機器人,還經常因為不能很好地完成地板清潔,被用戶各種吐槽。

Astro是移動機器人嗎?目前它只能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不能上下樓梯,也不能開門。如果要給它自由漫步的空間,必須把家裡所有的門提前打開。


Astro是服務機器人嗎?目前它只能攜帶個飲料瓶啥的,你不能命令它從冰箱裡拿一瓶可樂過來,還是需要有人把可樂瓶放到它的身上。


Astro是帶輪子的照相機嗎?其實只需要用不到一半的價格,就可以買一台高質量的數位相機了。


所以問題來了:Astro這樣一個看似雞肋的機器人,到底應用點在哪裡呢?


其實,Astro已經可以實現很多功能,裡面也會有很多好玩兒的應用。


第一個可以實現的就是移動的視頻通話。可以打電話給一個有Astro機器人的朋友,這時候,Astro會在家裡行走,找到要接電話的人。


在Astro的演示視頻里,一位小女孩讓Astro全程跟著她,給奶奶展示她親手做的樂高玩具,對於小女孩來說,就好像奶奶一直在跟著她一樣,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主人不在家的時候,Astro還可以日常巡視。估計你會有這樣的經歷:出了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實在想不起來家裡的燈或者空調有沒有關掉。


此時,Astro就是個巡檢員。雖然個頭不大,但它的攝像頭可以升到相當於自己身高三倍的高度,足以讓它觀察到廚房的操作台上是否忘記關火。


Astro還可以解決老人的陪護問題。子女可以通過Astro隨時知道老人在家的情況,可以遠程提醒老人定期測量血壓或者定期服用藥物,執行有規律的健康飲食。


Astro與用戶溝通的核心是Alexa,也就是亞馬遜的智能語音系統。一款移動的機器人可以隨時隨地保障你和Alexa溝通,而且Alexa可以了解你在家裡不同地點的互動需求的時候,也許會有很多有趣的新應用產生。


不光是家裡,亞馬遜的野心是讓智能無所不在。近年來,亞馬遜一直與汽車製造商合作,將Alexa植入汽車。包括德國寶馬、美國福特、日本豐田在內的全球十多家車企,已經在一些車輛型號中植入了Alexa語音助手。



未來世界的一個發展趨勢叫"環境智能",亞馬遜稱之為Ambient Computing。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環境布滿了智能設備、傳感器、機器人,這些設備之間互聯互通,無時不刻都在進行數據分析和計算,甚至能夠幫人類做出決策、解決問題。


不管是在家、在車裡還是在工作環境,始終有一位智能助手陪伴著你,了解你的需求和喜好,一個可移動的家用機器人可能就是環境智能的一塊拼圖。


亞馬遜產品副總裁Charlie Tritschler曾經提到Astro項目是怎麼誕生的。在一次高管例會上,大家討論未來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有人提出:「想像一下未來五到十年,絕大部分家庭里沒有一個智慧機器人,你覺得這可能嗎?」


大家一拍即合,那我們開始吧!於是這個項目就開始了。


設計團隊初期看了大量的科幻電影和動漫,從裡面尋找靈感,一起討論未來人類的需求是什麼、家庭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智能環境。據說Astro只是亞馬遜未來機器人版圖裡的第一款機器人,未來還會有更多版本。


我相信,未來將進入服務的規模化時代,有了智能設備,我們得到的服務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個性化,很多都是今天的我們完全想像不到的。



所以,家家都有機器人的時代正在到來。而且,我相信不久的將來,能夠給我們提供各種實際幫助的服務機器人的數量會大大超越人口數量。未來社會經濟的水平將不再取決於有多少就業人口,而是取決於有多少服務機器人。這就是雲跡機器人的創始人、CEO支濤提出的機器人口紅利。


這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大趨勢,只要能用科技解決的繁瑣雜事就交給科技,人類才能解放出來去做更有創造力的事情。


Astro機器人會成功嗎?我認為還需要時間去證明。不過,我在Astro機器人發布的第一時間就申請了試用,希望能夠有幸成為第一批用戶。等有了真實的使用體驗,再跟大家交流我的感受。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產業深度分析和底層思考邏輯,會在「前哨科技特訓營」里分享,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全球風口」,報名加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