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D-乳酸酸中毒的治療管理

養牛派 發佈 2020-02-27T03:01:58+00:00

但這頭犢牛與以往腹瀉需靜脈注射治療的牛隻有所不同,因為其沒有脫水的典型症狀且有吮吸慾望。無論是由於輪狀病毒、冠狀病毒、隱孢子蟲、沙門氏菌,還是由於飼餵管理不穩定導致的犢牛腹瀉,大多數奶農和犢牛飼養員都熟悉其典型症狀。

有一天,獸醫醫治一頭無法站立的犢牛。但這頭犢牛與以往腹瀉需靜脈注射治療的牛隻有所不同,因為其沒有脫水的典型症狀且有吮吸慾望。在輸液後,其恢復了活力,差不多恢復了健康狀態。


若這頭犢牛沒有脫水,那為什麼會出現虛弱無法站立的情況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在討論前最好先解釋下典型的腹瀉、脫水、無法站立和失去吮吸反射的情況。無論是由於輪狀病毒、冠狀病毒、隱孢子蟲、沙門氏菌,還是由於飼餵管理不穩定導致的犢牛腹瀉,大多數奶農和犢牛飼養員都熟悉其典型症狀。

這些犢牛需要特殊的護理,因為其外源水分通常無法滿足因腹瀉而流失的水分。它們的循環系統效率降低,肌肉正常功能所需的氧氣缺乏,從而使有氧代謝轉為厭氧代謝。這也意味著體內乳酸的積累增加,就如我們劇烈運動時,肌肉由於缺氧而動員代謝產生乳酸一樣。

對於腹瀉的犢牛而言,體內積累的主要是L-乳酸鹽,並導致犢牛血液pH值下降,出現酸中毒的臨床症狀。但通過靜脈輸液可以恢復犢牛正常的血液循環,改善氧氣的輸送代謝,從而減少肌肉的乳酸產生。同時,該過程還可以消除已經積累的乳酸,使犢牛恢復健康和吮吸反射。

特殊的例外情況

考慮到你所提到的犢牛並沒有脫水,雖幾乎處於昏迷狀態,但仍有吮吸反射的情況。我認為其體內積累的乳酸鹽類型是另外一種即D-乳酸鹽,其主要是由於腸道消化異常導致D-乳酸生產菌的增殖所致。與L-乳酸鹽相比,D-乳酸鹽更易穿透血腦屏障,從而導致犢牛產生神經系統症狀如嚴重搖晃、肌肉無力和精神沉鬱。

由於該形式的酸中毒是消化異常的結果,而非嚴重腹瀉和脫水,因此這些犢牛沒有眼窩凹陷、皮膚彈力減弱或食慾減退的現象。令人驚訝的是,儘管其無法抬起頭,但吮吸反射功能卻正常。

有時,腸道感染如輪狀病毒或冠狀病毒會顯著影響小腸的消化功能,從而導致大量的未消化碳水化合物流入大腸,增加D-乳酸生產菌在腸道中的增殖。

牛奶沒有完全通過食管溝流入真胃時,也易導致犢牛的D-乳酸酸中毒。因為牛奶進入了瘤胃(而非真胃),導致了D-乳酸生產菌的增殖。通常,我們稱這些牛隻為「瘤胃飲者」。但可用奶瓶取代奶桶飼餵牛奶來改善該情況,同時避免其他導致吮吸反射失效的潛在因素。

以上兩種情況,都可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碳酸氫鈉進行治療,其可以緩衝乳酸,恢復血液正常的pH值。但有潛在胃腸疾病的犢牛由於其小腸功能的紊亂,其可能會復發D-乳酸酸中毒直至小腸功能恢復正常。因此,少量多次的飼餵方式將有益於這些犢牛恢復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