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大學生:在戰役一線綻放青春色彩

掌上泰山區 發佈 2020-02-27T21:03:16+00:00

二十多天過去了,防疫攻堅戰進入到最吃緊的階段,在泰山區邱家店鎮防疫一線的隊伍中,有這麼一群身影,他們是寒假返鄉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到各個防疫戰場中。

二十多天過去了,防疫攻堅戰進入到最吃緊的階段,在泰山區邱家店鎮防疫一線的隊伍中,有這麼一群身影,他們是寒假返鄉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到各個防疫戰場中。談起這些天參加防疫工作的感受,他們這樣說:

孟鋒(吳家莊村,山東師範大學在校入黨積極分子):

「人世間的悲歡並不相通」,數字、文字的背後是生命,原本鮮活的生命。

通過在網絡上看到日益增長的疫情數據,我如芒在背,想要為抗擊疫情作出一份貢獻卻又找不到門路。此時,我了解到了吳家莊村招募志願者的啟事,不經思索,我便立刻就報了名,投入到了吳家莊村當地的執勤工作中。

疫情工作是一場人民戰爭。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挂帥出征,在奔赴武漢;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立下請戰書,按下手印,緊急馳援;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要將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們再一次見證了祖國的強大與中國速度。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全力以赴,將希望傳遞給每一個中國人。

不同於他們,執勤的崗位在總戰線上很渺小,但是,許許多多平凡的崗位組成的是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工作中的一幕幕讓我十分感動: 跑前跑後的村幹部緊迫而又真切的話語,24小時執勤人員和熬紅的眼睛,為抗疫工作捐款捐物的村民…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

在疫情來臨之前,我從未想過災難距離自己如此接近,對不幸染病的家庭和個人而言,人生和美滿的生活戛然而止。成為抗疫志願者,參與抗疫工作,就意味著直面病毒,置身險境。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記得我多次在思想匯報中總結,要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由此,我更應無所畏懼,衝鋒在前。在工作中,我看到了一個個無私奉獻的黨員幹部,在自己的崗位上拋灑熱血,他們是我的榜樣。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繼續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積極為群眾服務。

願歷此坎坷,山河可無恙,人間皆可安。

劉文祥(劉家疃村、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研究生,現任班長兼黨支部副書記):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席捲全國,全國展開疫情防控攻堅戰,各地各級黨員紛紛走在前、作表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作為假期回家的學生黨員,在村委號召黨員參與疫情防控之際,積極響應。在村委的統一安排下,自大年初二至今,每天13點至19點在村莊的主幹道值班,排查過往人員及車輛,登記進出人員信息,勸返外來人員,向村民及過往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的嚴重性及重要性。同時,積極配合村委工作人員做好村莊消毒工作,勸誡出行人員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等。這次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通過此次志願服務,我對自己的黨員身份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在疫情面前,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要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疫情防控中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其次,這次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也加深了我對黨組織的認識。從黨中央到基層黨組織,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踐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特別是村黨委成員自始至終都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努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保障村民的正常生活,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謹記這份責任與擔當,面對困難走在前、作表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杜岱峰(劉家疃村,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一名大三學生,退伍軍人,曾服役於武警遼寧省總隊錦州支隊):

大年初一,村莊的街道就開始封控了,設立三個疫情防控點,我們這座城市也相繼出現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形勢不容樂觀。 孫啟芳書記在村裡廣播宣傳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動員村民參與到村裡疫情防控中來。聽到廣播後我馬上跟同齡的退伍軍人、大學生黨員在一起交流,說到現在正是村裡缺人用人的時候,尤其我們是作為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更應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在劉家疃村兩委的帶領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關鍵時刻沖在前,減少村民面對疫情的恐慌感。 每天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宣傳,村裡中老年人居多,剛開始人們對疫情嚴重性並不了解,過年這幾天又是走親戚的日子,人員流動量較大。我們要耐心的勸阻村民少出門,在家自行隔離,出門一定要戴口罩,提高村民防範疫情的意識。對於車輛和人員的出入,認真做好登記和體溫檢測,和街道消毒防疫,築牢防範疫情的家園防線。 從大年初一到今天我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每天巡邏7個小時,接下來的任務還是很重,作為邱家店鎮的村民會繼續發揚黨員和退伍軍人的帶頭作用,積極投入到防控疫情阻擊戰中。

宗朔(埠陽莊村,中國石油大學勝利油田學院,班長):

2020年的寒假是漫長的,也是特別的,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所有學校不得不延期開學。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學校微信群里的同學們開始有一些竊喜,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大多數人開始對宅家的生活感到無聊。然而,我卻度過了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假期。大年初一早上6點多,大喇叭里就響起了書記的聲音:「村民同志們注意了,今年拜年不出門,改為電話拜、微信拜,從今天開始無特殊事項別出門……」。隨後喇叭里一遍又一遍播放著疫情提示,家裡還來了幾位身著「泰山小美」的志願者,耐心地向我們告知疫情嚴重性及注意事項。那一天,這些志願者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在這個特殊時期或許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為家鄉做點什麼?於是我給村委打了個電話,主動請纓加入志願者隊伍。電話那頭,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是大學生,是咱村的驕傲,以後家鄉建設還要靠你呢,疫情期間不安全,你在家照顧好自己就行。」我說:「不,書記,我要參與防疫工作,守衛家鄉我有責,我也是一名黨員。」在我的堅持要求下,書記同意了我的申請,但再三叮囑我注意自身防護。第一天值班,我一大早就來到村口的防疫站,「領命」後我先是給各戶人家送去疫情提示明白紙,並告知疫情的嚴重性,然後返回防疫站給出入人員登記測溫,對於走親訪友的村民進行勸返……直到其他志願者來輪崗才離開。從此,我每天早上七點半準時到崗一直堅守到下午五點,午飯在值守點同村委幹部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吃盒飯或者方便麵。有幾次在寒風的吹打中,我曾想過放棄,但每當有村民經過為我豎起大拇指,用樸實的話語表揚我時,我便又渾身充滿了力量,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名志願者,更像是一個戰士,為能夠保護養育自己的家鄉而自豪,在這個時候,我怎麼能做一個「逃兵」?

在這十幾天的防疫工作中,我看到了村委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看到了鄉親們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信心決心,看到了政府對我們的關懷幫助,看到了社會愛心力量的強大支持,這些凝聚在一起的大愛讓我感受到一種溫暖和堅定,並時刻提醒我: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開學的日子還未可知,但抗疫工作仍在繼續,我堅信,抗疫必勝!待到春花爛漫時,我們將帶著勝利的微笑迎接美好明天。我在此做出承諾:只要學校不開學,我就一天不離崗。

孫鳳明(溫辛莊村,淄博職業學院):

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村委領導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統一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發聲,營造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科學防治」的濃厚氛圍。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做到了管控措施到位。對出入的村民進行登記,並進行體溫檢測,嚴格做好道口監測。責任落實到位。對從武漢返鄉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切實查找和確定傳染源,最大程度控制和減少傳染源。加強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來村人員管理,嚴格實行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14天的要求。

在宣傳輿情工作上,做到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基層組織微信群、應急廣播等,及時將權威信息傳達到群眾手中。做好防疫常識的宣傳引導,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做好恐慌心理的消除引導。營造不信謠、不傳謠社會氛圍,做好防傳謠、信謠的教育引導。積極發動廣大群眾,做好全面參與防控的引導。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就醫、購物觀念,維護了良好的社會秩序。

作為溫辛莊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在村子需要我們的時候,就應當挺身而出,積極履行作為村民應有的義務。在參加村子裡的防疫工作時,我體會到了村委安排志願者進行站崗,對全村進行消毒的勞苦用心和不辭辛勞,看到了村民們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疫情一定會早早的被我們擊破!

劉同輝(劉家疃村、齊魯理工學院大學生黨員):

在全國人民歡度春節之際疫情迅速蔓延,我參加了村支部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在村子出口的勸返點進行志願服務。一名青年黨員,我要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的衝上疫情控制的第一線。我堅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攻堅克難,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構築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線,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勝利。

周真(溫辛莊村、瀋陽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我參加家鄉的抗擊肺炎疫情的防疫工作後,獲得的非常深的感受,這是在校園裡體會不到的,見到黨的基層幹部的努力,無時無刻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對人民負責,對黨負責。經過這次防疫工作,感受到了偉大祖國的力量,無論多大的艱難險阻,無論多大的千難萬險,總有一天會克服重重困難,見到黎明的曙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馬慶文(西郭莊村、東營職業學院在校大學生):

我是一名青年志願者,我時時刻刻為能夠在村裡做貢獻而自豪。西郭莊村是養育我二十多年的家,我一直都想著回報村裡。這次有幸能成為村裡的志願者執勤人員,感到十分的榮幸。執勤工作是渺小的,因為它的涉及範圍很有限。但它又是偉大的,因為在這有限的範圍內守護著村裡的每一戶人家。作為一個志願者,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更是在幫助自己,讓自己學到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氣。為了家鄉,我願意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劉瀾濤(溫辛莊村,山東交通學院):

我叫劉瀾濤,是在濟南讀書的一名大學生,寒假放假回家後,突然接到了疫情爆發的消息。通過村裡微信群和廣播,我了解到村裡各路段已禁嚴,村兩委主動擔負起值班的工作,規勸外來人員及本村村民,此事一經宣傳,村裡出現了不少人主動報名,當時正處於疫情關鍵時期,並可能出現試圖走親訪友的人員,會加大村民感染疫情的可能,村裡於是安排白天加晚上進行不間斷值守,很多值班人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比如「父子檔」「夫妻檔」,等等,我跟鄰家哥哥是被安排的晚上去值班,路上車輛稀少,但也有外人想要進村,但都被我們進行勸回。值班路口有鮮明橫幅,值班人員都佩戴口罩、手套,現場有紙筆,以進行記錄,還配了消毒噴霧器,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消毒。書記等人不間斷巡查,陪同值班,核查值守情況。今天下雨,我在群里看到已經有人提供了塑料紙,搭建了一個小棚子,今天很冷,可是看到有人在默默守護著我們,就很暖。抗擊疫情不只是個人的事情,被值班人員所擋在外面的,不是所謂的人情,而是病毒的威脅。聽從勸阻,不只是對值班人員的尊重,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感謝為抗擊疫情所作出努力的所有人員,在家中,不串門,不聚眾,這需要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希望疫情儘快結束,還你我一片笑容。

一個個青年志士積極投身到家鄉的防疫工作中來,他們有的是黨員、有的是入黨積極分子,還有的是團員,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我們最可信賴的後備力量。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是黨性,是責任,是難以割捨的故鄉情,讓他們在危險面前挺身而出,在防疫戰線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當問起他們今後的打算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學有所成,回報家鄉!

通訊員:石法禎 丁一 編輯:任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