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視點——而今邁步從頭越

民航資源網 發佈 2020-02-05T04:50:00+00:00

旅客運輸量旅客運輸量同比增幅 集中退票造成資金困局民航旅客流量的減少,源自疫情擴散和政府倡導減少人員流動,降低交叉感染的機率。

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5日消息:2020年的春運,被小小的冠狀病毒,改變了整體的格局。校長不禁回想到2003年的非典時期,那時候校長的宿舍面對著某南方大機場的停機坪,從窗口望去,十幾架寬體機整齊的列隊停放,看上去非常壯觀。而今年的春運,似乎民航人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行業面臨的艱難征程也僅僅是剛翻開了首篇。 行業旅客流量急劇下降和當年非典疫情對社會的影響類似,今年起源於武漢的肺炎,給交通運輸行業帶來的仍然是旅客出行減少,客流逐步萎縮。時逢傳統的春運高峰期,從疫情宣布到武漢封城,旅客流量逐日遞減。根據交通部發布的數據,全國民航的承運旅客人數,從春運初期的日均190餘萬人次,降至2月份的每日不到60萬人次,單日同比降幅已經超過70%。但是,對於春運回程這些必須出行的剛需旅客,乘坐飛機仍然是最優先的選項,乘機行程的路途時間比較短,接觸的人群比較少,機場和地面的衛生程度比較高,所以民航的同比降幅遠低於公路和鐵路等運輸工具。 民航客流量的下降僅僅才開始,這樣的局面還將持續整個2月份,除了2月9日會有一波回程的客流高峰外,即使企業正常開工,全月的客流量也將維持現在的水平,不會有大的轉變。 旅客運輸量(單位萬人次)

旅客運輸量同比增幅(單位 %)

集中退票造成資金困局民航旅客流量的減少,源自疫情擴散和政府倡導減少人員流動,降低交叉感染的機率。隨著1月20日發布疫情、1月24日開始免退票費、1月27日宣布延長假期、節中宣布推遲復工,春運期間全行業的出票和退票數量都在異常波動。整個假期當中經歷了三次退票高峰,前兩次是民航局發布政策,自1月24日、1月28日開始兩次減免退票費。第三次是再次推遲復工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信息,從正月初七開始,又迎來了新的一輪短暫的退票高峰。 從實際退票的結果看,免費退票政策對於幫助旅客調整行程,減少疫情擴散還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1月24日的退票量低於1月23日,1月28日退票量與1月27日基本持平,說明旅客退票的需求非常強烈,即使沒有免費退票的政策,大部分旅客仍然會改變行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政府頒布免費退票政策,還減少了退票審核操作的時間,提高退票效率,這對提升全行業客戶服務的質量水平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然而,免費退票最直接地影響,是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商承擔了經營壓力,退票高峰集中在一周之內,實際出行的旅客大幅度減少,不少公司出現收支倒掛的現象。而旅客在等待退款的過程中,又不斷致電客服進行詢問,這些都會導致後期的客戶服務壓力巨大。隨著時間的推移,交通運輸企業和旅遊行業的資金困局也會越來越大,市場寒冬並不是過去了,而是剛剛開始。出入境航班大規模調減北京時間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升級了對中國的禁入限制。校長關注到,多家航司已經開始對部分航線暫停銷售,從經驗判斷,這些航班有極大的機率將會被取消。針對2月份中國出入境的國際航班,在1月30日就可以看到被取消和限制銷售的航班數量占比達到了17%,1月31日這個比例超過40%,2月1日變成49%,在2月2日更是接近55%。這次航班的調整涉及69個國家,140餘家航司,共計1000餘條航線。調整數量最多的除了中美、中澳航線外,都是中國周邊的日韓和東南亞航線,這些航線的減班,對中國和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旅遊文化交流影響巨大。

不論是航班量的削減,還是退票潮的涌動,都預示著民航業面臨的挑戰還很巨大,漫長的征途即將開始,需要全行業擺正姿態,正視困難,做好艱苦拼搏、長期奮戰的思想準備。但是,我們更要保持信心,不要被暫時的問題所壓倒。有抗擊非典的經驗在前,等到炎炎夏日來臨之際,一切的困難都將過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最後,校長很想說一句話「陽光總在風雨後」。

(本文作者為去哪兒網副總裁蘭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