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該如何進行治療?

心理醫生楊白勞 發佈 2021-09-17T19:36:29+00:00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抑鬱症,關於明星患有抑鬱症的新聞常常登上熱搜。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該如何進行治療?數據顯示,全球的抑鬱症患者已達3.5億。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9%,人數估算約有9500萬。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抑鬱症,關於明星患有抑鬱症的新聞常常登上熱搜。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該如何進行治療?

數據顯示,全球的抑鬱症患者已達3.5億。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9%,人數估算約有9500萬。也就是說,大概每15個人中,就有1人是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在心理學上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一般我們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改變、神經內分泌功能異常有關,除以上生理因素外,還與應激性生活事件有著密切的關係。

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有的人會說自己抑鬱了。我們知道,抑鬱症也是表現出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不一樣?

很多人不了解,覺得抑鬱症就是一天到晚都不開心,看起來輕鬆快樂就不是抑鬱症,但實際上心情好與不好是一種情緒,情緒通常是短暫的,而抑鬱症患者在這個暫時性的情緒過去以後,還會回到抑鬱的心境狀態中去。

一般來說,情緒不穩定或者悲觀消極、容易擔心、敏感緊張的群體,在現實生活中就多表現在一些人格尚未成熟、處於敏感時期的青少年身上。這樣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此外,很多家長眼中所謂的「乖孩子」「聽話的孩子」更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從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心事重重的。絕大多數的「乖孩子」都屬於「內歸因」類型的人,所謂「內歸因」,也就是習慣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實際上,特別乖的孩子,意味著特別聽話,基本上別人說的都會去做,乖孩子一般不會認為別人,特別是父母和老師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所以別人說的話都是對的,自己不該反對,自己的想法、感受不重要,獲得別人的認同最重要。

乖孩子一旦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叛逆」的想法時,會選擇不讓自己表現出來,但不表現不代表不存在,這些想法會壓抑到潛意識裡,越積越多,多到無法承受之時,便是爆發失控或是成為嚴重的症狀的時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