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鄭國卻成秦國功臣,秦王一石三鳥,韓國引火燒身被留下把柄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5-04T09:29:02+00:00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爭霸和圖強,無所不用其極,特別是在諸侯國邦交策略上,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整個過程都充滿了間諜行動,而鄭國疲秦事件,是戰國後期由韓國策劃的一場比較大的間諜活動。

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爭霸和圖強,無所不用其極,特別是在諸侯國邦交策略上,合縱連橫,遠交近攻,整個過程都充滿了間諜行動,而鄭國疲秦事件,是戰國後期由韓國策劃的一場比較大的間諜活動。

當時韓國的國君派遣水工鄭國進入秦國,為秦國修建鄭國渠,根據人們口口相傳的情況來看,韓王的目的在於讓鄭國拖住秦國發展的腳步,通過修建鄭國渠這樣一個水利設施,來讓秦國轉移原本要放在山東六國上的精力,給山東六國更大的存國時間。

但鄭國疲秦最終的結果卻並不是韓國人樂意看到的,因為鄭國渠修建成功之後,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直接和間接受益的土地達到四萬頃,這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四萬頃的土地可以滋養很多的平民百姓,可以讓糧草資源增產許多,這對於秦國的綜合國力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在鄭國渠修建成功之後,秦國確實解決了國家內部的農業發展受自然條件影響深重的這一問題,讓農業經濟的發展,從原本的被自然掌控變成被人為掌控,可以說是帶給了秦國巨大的好處。

鄭國疲秦,韓國​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嗎?​​​​​

所以,當我們後世人再回過頭去分析鄭國疲秦事件時,總是容易將其當作是一場滑天下之大稽的謀劃,認為鄭國疲秦事件是失敗的,認為鄭國是一個並不合格的間諜,認為鄭國的所作所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徒勞無功。

事實的情況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鄭國真的就是失敗的嗎?站在韓國和山東六國的角度上來看,鄭國疲秦真的是完全沒有任何值得稱讚的地方嗎?當然不是,本篇文章重點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到底應該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來分析和看待鄭國疲秦這個問題?

鄭國疲秦真實目的

首先,第一點我們來看一下鄭國疲秦最終的目的,事實上,很多人對於疲秦事件的誤解就在於對目的的理解不透徹上;他們認為鄭國疲秦事件要做到兩點,一要通過修建鄭國渠來拖住秦國發展的步伐,第二,要在修建里鄭國渠的時候,不能讓渠道真正的修建成功。

  • 秦國連年大旱,繼續建設大型水利工程

其實這樣的理解,多多少少有些站在上帝的視角了,因為對於一個間諜來講,這一點是不可能完成的;試想一下,當時的秦國受連年大旱的影響,國內的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整個國家迫切地需要一個規模龐大的水利設施,來緩解這樣的壓力。

  • 秦國能夠對工程建設進行有效監管,使其免遭破壞

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講,鄭國渠這樣的水利設施是不得不建設的,也是吸引全國上下巨大的精力和目光的,鄭國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水工,他的能力有目共睹,但秦國人也不傻,不可能將這樣一個龐大的水利設施,完完全全地交給一個其他國家遠道而來的水工。

畢竟秦國可能沒有像鄭國如此有天賦和能力的水工,但不代表著秦國就沒有懂得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讓鄭國在這些人的眼皮底下修建一個破渠和壞渠,幾乎是難於登天的。

鄭國助秦修水渠目的就是拖住秦國腳步

所以,鄭國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拖住秦國東進的腳步,通過修建鄭國渠讓秦國耗費不少的財力和物力,讓秦國沒有精力在向東進行征戰,從而給山東六國謀取更多的發展空間,讓它們能夠有時間進行應對。

而針對這一點,鄭國其實做得很好,因為他確實拖住了秦國東進的腳步,在修建鄭國渠的時候,秦國耗費的財力物力不少,甚至因為修建鄭國渠而損失了大量的人口,所以在當時的秦國人看來,鄭國渠能夠修建成功是由鮮血來做鋪墊的,通過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鄭國其實在耗費秦國財力、物力和人力方面並沒有違背當時的初衷,是很好的完成了他的任務。

鄭國為何暴露自己的間諜身份?

那麼也就有人會問了,既然鄭國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務,既然鄭國沒有違背他的初衷,那為什麼鄭國到最後要放棄自己間諜的身份呢?為什麼鄭國最終沒有回到韓國呢?按理來說,鄭國如果真的很好地完成了韓王交給他的重擔,那麼他最終不會進退兩難才對。

  • 鄭國渠對秦國至關重要,不會隨便交付給他國水工

其實這個問題表面上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當我們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就是錯的。首先,鄭國是韓國派遣到秦國的間諜,他是以間人的身份進入秦國修建鄭國渠的,秦國作為一個老牌諸侯國,作為那個時代最為強盛的國,他不可能一個水工都找不出來。

而之所以在自身能夠找到這方面專業人才的情況下,還要去任用一個別國來的水工,足以表明鄭國渠對於秦國的重要性,而鄭國渠對於秦國如此重要,秦國是不可能將它隨隨便便就交付於人的,所以,鄭國如果真的想要在秦國進行他的任務,那麼他的身份就必須經過層層的保密,至少他背負疲秦的任務來到秦國這一點不能夠被任何人知道。

  • 鄭國水工入秦,是一場一去不復返的路

所以,其實鄭國水工來到秦國的那一刻,他就與韓國沒有任何關係了,試問一下,那一個間諜能夠耀武揚威的一邊宣揚著自己的身份,一邊進行自己的任務呢?所以鄭國的後路其實跟荊軻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去不回,也不可能回。

韓國不敢承認鄭國的間人身份

再者,當時韓國的目的,就在於拖住秦國的腳步,在於讓作為秦國鄰國的自己,能夠有更多的發展時間,而如果韓國真的收留了執行了疲秦任務的鄭國,那麼就等同於向秦國公開他的行為,就等同於直接告訴秦國背地裡的計劃,如此一來,秦國怎麼可能會與韓國善罷甘休呢?

畢竟鄭國渠對於秦國來講意義非凡,韓國竟然想在這個重大的工程面前實施一個陰謀,企圖通過這個工程將秦國拖垮,這又怎麼會不引來秦國的鐵騎呢?所以韓國是不可能再將鄭國召回的。因此鄭國的身份和他的任務就已經決定了他不可能再回到韓國,決定了他必定會背負人們的指責。

  • 鄭國水工確實起到了疲秦的作用

而事實上,鄭國之所以會被當作是一個不合格的間人,與他任務本身的特點是有很大關係的;鄭國不可能在秦國人的眼皮底下,既拖住秦國東進的腳步,同時耗費秦國巨大的財力物力去修建一座破渠,他的任務只能側重一個方面,那就是在修建渠道時,儘可能地轉移秦國的目標和精力。

所以,這就意味著他必定要將渠道修建成功,可能他能夠掌握的是時間或者代價,比如本來修渠只需要兩年的時間,但在鄭國的運轉之下修建了四年,或者本來只需要兩千兩黃金,但是因為有了鄭國花費了四千兩。

也就是說,在修建渠道的過程當中讓秦國付出更大的代價,而我相信秦國在這一方面也不會是一無所知的,因為既然任用了一個別的國家帶來的水工,還是在如此敏感的時間段里任用的,那麼必定會做出一定的準備。

秦國承認鄭國水工為功臣,具有一石三鳥作用

秦國所付出的代價和耗費的財力物力是一時的,只要鄭國渠能夠修建成功,給秦國帶去的收益絕對比秦國耗費的要大,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裡,鄭國渠一旦修建成功,那麼鄭國必定會成為秦國的功臣,那怕他曾經背負著疲秦的使命,他也會成為秦國的功臣,他確實為秦國解決了受自然條件影響情況,再者承認他的功臣身份對於秦王嬴政來講是一石三鳥。

  • 認可鄭國,能彰顯秦國威望

首先,無論鄭國擔負怎樣的任務和目的來到秦國,嬴政都可以一笑而過,只要他能夠為秦國帶去切實的利益,只要他能讓秦國的民生得到改善,那麼鄭國就是一個合格的功臣,就是被秦王嬴政所承認的秦國人,這就讓秦王嬴政有了一種寬容和大度的盛名,顯示出了秦國作為一個強國的胸懷,該計較的時候計較,不該計較的時候便豁然一笑,這對秦國樹立威望是有很大好處的。

  • 承認鄭國為功臣, 對山東六國間諜有釜底抽薪作用

其次,鄭國渠的修建給很多的平民百姓帶去了極大的好處,提高了他們的糧食生產率,讓他們的生活變得相對比較穩定,生產發展也不再受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所以,鄭國在他們的心目當中其實就是一位功臣,無論鄭國曾經懷著什麼樣的心思修建的鄭國渠,最終的結果畢竟擺在那裡。

有的時候人們總是會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這是無容置疑的事情,也是沒有辦法去掌控的事情,所以,嬴政也沒有辦法去懲治鄭國,因為如果他一旦因為間人的身份,而無視秦國的功勞,那麼以後誰還敢為秦王嬴政出謀劃策呢?誰還敢為秦國的未來賣命呢?

反而,如果嬴政承認了鄭國的功臣身份,對於秦國本國人來講是一個好處,對於那些活動在暗處的間人來講,也是一個威懾和警醒,這等同於公開告訴他們,無論他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無論他們懷著什麼樣的目的來到秦國,只要他們不做危害秦國的事情,那麼他們可以相安無事。

而且如果他們做了對秦國有利的事情,還能夠得到秦國的承認;這對於山東六國來講,其實是釜底抽薪的,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不僅停留在軍事上或者經濟上,這些在民心上的爭奪也十分的殘酷。

  • 秦國承認鄭國,為的是師出有名攻打韓國

最後,我們上述說到韓國不可能承認鄭國,也不可能將鄭國再次接回韓國,而且韓國還扣留了鄭氏家族的人,拒絕鄭國與韓國攀上關係,這其實恰恰給了秦國一個出兵的藉口,因為在那個時代里,各個國家出兵是講究師出有名的。

而此時韓國的做法正好威脅到了鄭國水工的利益,而嬴政如果承認鄭國是功臣,那麼韓國的做法就是威脅了秦國的有功之臣,秦國就可以打出為功臣復仇的名義出兵韓國;而秦國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當時王翦帶兵攻打韓國,韓國毫無招架之力,最終韓王安只能舉國而降,這也讓韓國成為了戰國時代第一個被消滅的諸侯大國。

這也是為什麼鄭國被當成是一個正面角色的原因,因為鄭國不僅是修建成功的鄭國渠,最終他還歸順了秦國,站在秦國的角度上看確實是一個正面角色;但事實上,鄭國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他是懷著自己的目的進入秦國的,也是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而生存下去的,他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話來評價最合適不過,鄭國曾說他所做的一切為韓國爭取了存國時間,同時也為秦國建立了百代之功。

討論

  • 韓國只看待秦國修水渠的代價,並沒有看到獲得的收益

但無論怎樣,韓國在這個事件當中都是最為悲劇的一方,它所做的事情可能出發點有著自己的考量,可是事情的走向,卻沒有完全的在韓國的掌控之中,當然,韓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耗費了秦國的財力物力,也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緩解了外部的壓力。

可是他卻沒有真正的認識到秦國的發展程度,秦國從秦孝公時代就開始變法,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才完成變法,而秦國曆年的南征北戰,也積累了強盛的綜合國力,這樣的一個國家,可能會因為一個基礎的水利設施建設而就被拖垮嗎?當然是不能的。

所以,在這一則事件當中,鄭國其實不是最值得批判的一方,並不是他沒有完成韓國給予他的任務,而是所執行的任務本身就是錯的,他的任務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韓國只看到了執行任務時秦國所付出的代價,卻沒有看到任務完成之後秦國所能夠獲得的收益。

  • 秦王嬴政是一切事情的始作俑者

這是由於韓國統治者目光短淺所導致的,這樣的結果並不能完全地糾結在鄭國的身上,還是我們上面說的那句話,鄭國不是一個正面人物,對於自己的任務他是很好地完成了,只不過韓國的統治者錯誤地估計了任務完成之後的影響。

而關於後來鄭國放棄間人的身份留在秦國,鄭國疲秦事件又成為了秦國打韓國藉口的種種事件,鄭國其實沒有太大的決定權,這一系列的策劃者和決定者都是秦王嬴政,主導權也在秦王嬴政的手中,所以鄭國在完成了自己任務之後只能夠成為一個被支配的對象,這一點是鄭國的悲劇,也是韓國統治者的悲劇。

結尾

對於鄭國疲秦事件的分析我們還需要理性,因為當這個任務剛開始時,其事情的走向就已經不能夠被控制了;這也告訴我們,在國與國之間的較量當中,只有真實的實力才是左右局勢的最好手段,只有當國家的實力強大了,才能夠有見招拆招的機會,才能夠擁有局勢的主導權。

就像秦國一樣,修建鄭國渠時確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同時正是在修建成功之後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益,並且利用這件事情,抓住韓國把柄,師出有名,直接滅亡了韓國;而對於韓國來講,派間諜鄭國疲秦,無異於是引火燒身之舉,一個弱小的諸侯不是想要通過發展實力來達到生存的目的,反而是崇尚陰謀權術,真的是不亦悲哉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