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體質不同,廣東出了中醫預防新冠肺炎方案!附處方→

珠江時報 發佈 2020-02-28T19:28:56+00:00

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治未病指引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做好我省新冠肺炎的中醫治未病工作,在廣東省中醫藥局領導下,廣東省中醫治未病服務質量監控中心組織全省中醫治未病專家,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根據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嶺南地區體質特性,以及自2019年冬季我省氣候變化情況及未來的

昨天下午,廣東省中醫藥局正式發布《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治未病指引》!大眾人群如何預防?

廣東省新冠肺炎中醫治未病指引

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做好我省新冠肺炎的中醫治未病工作,在廣東省中醫藥局領導下,廣東省中醫治未病服務質量監控中心(廣東省中醫院)組織全省中醫治未病專家,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根據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嶺南地區體質特性,以及自2019年冬季我省氣候變化情況及未來的可能發展趨勢,制定本指引。

一、大眾預防調養藥食同源方案

(一)體質平和人群。

平素身體狀況較好,無基礎疾病,無明顯不適表現,無明顯寒熱偏頗者。

1.藥膳處方處方一:組成(3人分量):黃豆、黑豆各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瘦肉250克,陳皮1瓣,生薑30克,紫蘇葉10克(鮮品更佳)。

煎煮方法:豆類用清水浸泡30分鐘;豬瘦肉洗凈切成肉沫後備用;瘦肉及紫蘇葉之外的各種食材加水2000-3000ml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肉沫及紫蘇葉,再煮5分鐘,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後即可飲用。

服用方法:煲湯飲用,飯後1小時溫服。近1個月可以每周連續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

處方二:組成(3人分量):白糯米100-150克,帶須鮮蔥頭(到蔥白部分)7-8根,生薑5片,陳醋適量。

做法:白糯米、生薑洗凈備用;加適量開水到砂鍋中,大火煮開後加入白糯米、生薑煮20-30分鐘。加入帶須鮮蔥頭,煮至白糯米熟爛,再加入陳醋10-15mL攪勻調味,趁熱食用。

服用方法:近1個月每周2次,每3-4天服1次。

2.茶飲處方:麥芽消滯茶(適合7歲以上人群)

組成(3人分量):生麥芽30克,布渣葉15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薑30克,茯苓20克,普洱茶葉10克。煮泡飲用。

(三)體質偏實人群。

平素易覺口乾或口苦,大便乾結或粘膩不爽,顏面油膩,容易咽痛及口腔潰瘍者。

1.藥膳處方:

組成(3人分量):黃豆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薑30克(切片),薏苡仁15克,桔梗10克,青皮5克,陳皮5克,蘆根15克,蒲公英10克,生甘草10克。

煎煮方法:黃豆、薏苡仁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所有食材加水1500毫升,大火滾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大約煮成800毫升。

服用方法:7-17歲每天服用150-200毫升,18歲以上每天服用200-300毫升,飯後1小時溫服,可以連續服用3天。

注意:此方孕婦慎用。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處方請去黃豆。

2.茶飲處方:

組成(3人分量):苦蕎麥或蕎麥10克,綠茶葉10克。沖泡飲用。

注意:

1、服用期間有不適感覺者,應立即停止服藥並及時諮詢醫師。

2、對上述材料有過敏史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3、如不喝茶的朋友或者是小兒,可以酌情加用紅糖、冰糖或蜂蜜調味。

4、本方案僅用於大眾人群作為調理、預防使用,不能用於患病後的治療。如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請到醫院作進一步診療。

二、密切接觸者(成人)調養方

1.體質平和或偏虛者,以桂枝湯加減。

組成: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薑10克,紅棗10克,炙甘草5克,葛根15克,藿香5克,苦杏仁10克,白蔻仁5克,五爪龍15克。

2.體質偏痰濕,易口粘、大便粘膩者,以三仁湯加減。

組成:杏仁10克,白蔻仁5克,薏苡仁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川木通5克,蘆根10克,銀花10克,藿香5克。

3.體質偏濕熱,易口乾苦、心煩、手心熱者,以梔子豉湯合橘皮竹茹湯加減。

組成:梔子10克,橘皮10克,青竹茹10克,淡豆豉10克,大青葉5克,蜂蜜10克(藥汁與蜂蜜另煮開3分鐘)。

煎服法:將方藥置於煎藥鍋中,加清水800毫升,大火煎至水開後在調小火煲煎半小時至400ml(大約1碗),每天1劑,分2次溫服。

三、生活方式調養

四、中醫藥簡易辟穢防疫法

五、穴位保健按摩

在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許多患者早期有外感症狀,同時胃腸功能受到損傷,表現為胃口差、肚子脹、肚子響,大便稀爛或者大便不通。推薦對一些穴位進行自我保健按摩,改善胃腸功能和外感症狀。

多次。

按摩方法:雙手交叉按摩,找到穴位後,用拇指按揉、按壓5分鐘,按壓力度同樣以感覺酸痛為宜,每日多次。

六、心理自理自助與疏導

復工戰疫 我在響應

點擊下圖生成你的專屬海報

點擊查看南海醫護馳援湖北的超燃MV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編輯:雷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