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實名認證」,銀行卡秒被盜刷

甕安法院 發佈 2020-03-31T17:27:15+00:00

案例1:「二次實名認證」,銀行卡秒被盜刷3月26日,謝某收到「95188」號碼發來的簡訊息,顯示「根據相關法規要求,您的支付寶帳戶需重新實名認證,請在24小時內登陸連結認證,否則帳戶將限制使用支付寶。」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加速恢復。隨著各地復工復產、人員流動增加,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也有所抬頭。近期,各地公安機關保持疫情防控不鬆懈、遏制違法犯罪不停歇,查處打擊了一批典型案例。


案例1

「二次實名認證」,銀行卡秒被盜刷


3月26日,謝某收到「95188」號碼發來的簡訊息,顯示「根據相關法規要求,您的支付寶帳戶需重新實名認證,請在24小時內登陸連結認證,否則帳戶將限制使用支付寶。」



謝某點擊連結後,介面顯示需要綁定銀行卡,雖有些懷疑,但他還是按照頁面指引輸入了個人信息、銀行卡號、密碼和驗證碼。隨即,謝某的手機立刻收到了「95516」發來的簡訊,提示其銀行卡消費支出4936.61元,發現被騙的謝某趕忙報警。



【警方提示】

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仿冒成各種官方客服號碼,以「撒網」的方式向群眾發送簡訊,簡訊裡面往往包含1個釣魚網站連結,只要點擊並按要求輸入各類個人信息、驗證碼,銀行卡瞬間就會被盜刷。


對於詐騙分子而言,除了仿冒支付寶,他們還會利用偽基站仿冒微信、銀行等的官方客服電話發送簡訊,以二次實名認證、信用卡過期重新激活等理由實施詐騙。


廣州反詐中心提醒,無論收到何種號碼發來的信息,只要裡面含有網頁連結,都應該慎重點擊,凡是要求輸入個人信息和銀行卡號的,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務必通過正規官方渠道多方核實。


案例2

疫情還未過就出來聚眾賭博,抓!


3月22日,北京警方在工作中獲悉,在一處廢棄待拆遷大院內有人聚眾賭博。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迅速行動,會同屬地分局一舉搗毀該賭博窩點,抓獲查處涉案人員9人。從發現線索到抓捕結束,只用了不到5個小時。



民警偵查發現,該大院十分隱蔽,大門用鐵鎖鎖著,還有專人放哨,賭博窩點在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內。為此,警方制訂了細緻周密的抓捕方案,將正在賭博的涉案人員一舉查獲,現場查扣賭具牌九一副,賭資十餘萬元人民幣。組織者劉某某被大興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李某某等8名參賭人員被依法裁定行政拘留。



【警方提示】

賭博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尤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嚴重干擾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極易造成疫情傳播和擴散。公安機關將持續保持嚴打態勢,依法堅決查處疫情期間聚眾賭博違法犯罪行為。


案例3

返利變騙錢,警方破案後開課


3月10日,14歲的小吳遇到了「紅包返利」詐騙。女孩的母親陳女士告訴民警,近日有人邀請女兒加入QQ福利群,誘導她玩返利遊戲,「對方編造各種理由騙我女兒把我微信餘額的錢都轉給了他,一共三千多塊錢。」發現女兒被騙後,陳女士趕緊報警。通過查看聊天及轉帳記錄,民警當即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紅包返利」詐騙案。



為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增強網絡詐騙防範意識,近日,廣東深圳公安局羅湖分局網警大隊依託騰訊雲課堂,推出了網絡安全防範直播課,向中小學生宣傳網絡安全防範知識。3月20日,以羅湖區蓮南小學為首個試點,警校連線網絡直播課正式上線。



【警方提示】

線上教育不是把手機交給孩子就可以,應該通過這樣的機會,幫助孩子培養如何正確上網和消費的觀念,教育孩子警惕網絡上的陌生人,切勿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點擊不明連結,發現被騙及時報警。


案例4

快遞貨架成他家「自選超市」?刑事拘留!


3月8日,上海市民宋女士報警稱,下午2點收到快遞員的配送信息,下樓取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實物。「雖然沒多少錢,但是連洗髮水都偷,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宋女士一臉氣憤地說。

根據宋女士提供的線索,當地警方調查發現,當日下午14時,一名身穿黃色羽絨服的男子快步走到快遞櫃前,佯裝找快遞的樣子,偷偷將宋女士的快遞「取」走了。

3月18日,警方在嫌疑人再次偷完快遞時將其抓獲。當民警進入嫌疑人林某家中時,不禁大吃一驚,只見遍地都是拆開的快遞包裹,廚具、衣服、鞋子、零食、洗髮水等各種物品散落得到處都是。



據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2月底復工後,他在上下班途中發現沿途有不少小區將快遞堆放在門口的貨架上,且管理鬆懈。起初只是抱著僥倖心理,嘗試偷了幾次,發現沒人察覺後膽子越發大了起來,下班途中都會沿著回家途徑的小區偷走幾個快遞。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因涉嫌盜竊罪已被靜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示】

疫情期間人們經常選擇網上購物,其中有不少貴重物品。收到快遞員送達的信息後,大家要及時從快遞架上取走,不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