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突擊隊前指揮官:如何訓練自己,像特種軍人一樣克服壓力?

芝書醬 發佈 2020-02-29T19:04:22+00:00

在美國的軍隊中,有一個玩笑話:「每個人都想在周五當海豹突擊隊隊員」。與恐懼不同,壓力由是外部世界所施加的,通常不受自己的控制,因此更難克服。


在美國的軍隊中,有一個玩笑話:「每個人都想在周五當海豹突擊隊隊員」。

周末在酒吧和朋友放鬆,當然很愜意。成為他人仰望的英雄,也確實挺酷。但是,在深冬的阿富汗郊外,當等待著你的是寒冷和漫漫長夜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就沒那麼容易了。

與恐懼不同,壓力由是外部世界所施加的,通常不受自己的控制,因此更難克服。

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時,你有沒有瀕臨崩潰的時候?

在戰場上,面臨槍林彈雨,軍人們所面對的壓力,是更大的、更不可控的。他們是怎樣幫助自己,快速調整心態的呢?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美國海軍突擊隊前隊員馬克歐文所著的《協同》一書的精華內容。

01

歐文在伊拉克參戰時,經常與武裝分子交火。對他來說,每一次槍戰,都如同經歷了一次與死神擦肩的車禍。

一次戰鬥中,他和隊友共同排察一棟敵人的據點。

當他們走到樓梯下方時,突然間,門廳里響起了AK47的連續射擊聲。

很多子彈射進了離他僅有幾英尺遠的牆壁。

歐文迅速後退,躲開槍林彈雨,大理石碎片不斷濺到他的身上。

一樓迴蕩著AK47 的轟鳴聲,空氣中瀰漫著煙霧和火藥味,讓人無法思考,也聽不見其他任何聲音。

敵人躲藏到了二樓,歐文上樓追擊。

「我單膝跪地,把槍里卡住的子彈拿了出來,然後撬開門鎖,慢慢推開門,猜測或許他躲在陽台上。」

但是,當他去陽台搜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判斷失誤了。

事實上,敵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躲這麼遠,當他往回走時,透過玻璃窗看到了敵人。

其實,他就躲在原來的房間裡,蜷縮在家具的後面。

好在這時,敵人的手上已經沒有槍了,否則,歐文的失誤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危險。

從那以後,在戰場上遇到困難和壓力時,他總是儘可能讓事情先變得簡單,而不是讓自己在多重威脅面前呆若木雞。

「我感到不堪重負,戰鬥的過程如同經歷車禍。 遭遇車禍後,你可能只會記得車禍發生前 2至3 秒鐘的事。但是,如果你遭遇了一場又一場的車禍,你會記得越來越多導致車禍發生的細節,對車禍發生時的所見、所聞、所聽越來越熟悉。」他說。



02

槍戰在某種程度上和車禍很像。

每人人都想避免槍戰,但是槍戰真的發生時,總會發生意料之外的事,而且由於腎上腺素的飆升,集中注意力變得越來越困難,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面臨壓力時,很容易犯錯。在戰場上,不考慮全局情況就立刻行動或射擊,是不可取的。

即時面臨危險,也必須要評估大局環境,判斷輕重緩急,將複雜的任務拆分,變成可以立刻完成或解決的小任務。

把任務分解為自己可以掌控的小事件後,努力擊破那些可以掌控的壓力源,而不去想那些無法掌控的壓力源。

通過一次次訓練、不斷重複、積累經驗,大多數海豹突擊隊隊員,都可以迅速判斷壓力源的輕重緩急。

這時,他們就好像是好萊塢大片里的槍神,能夠迅速果斷地放倒敵人。

以至於在外人看來,這仿佛是一種直覺,而不是一個過程了。



03

當你開始學會判斷輕重緩急以後,一切都會慢下來。

在一次突襲行動中,歐文所在的團隊要去消滅一夥武裝分子。

潛入據點後,他們被一個沒有睡著的敵人發現了,他馬上出聲示警。

很快,武裝分子都醒了,他們紛紛爬起來去拿槍。

歐文沒有絲毫猶豫,開始射擊,他對著一名武裝分子的胸口開兩到三槍,然後停頓一秒鐘確定他被擊斃了,再把射擊目標移到下一名武裝分子身上。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大喊,也沒有人尖叫,只有消音槍的射擊聲。

武裝分子一個接一個倒了下去,每發子彈都會引起羊毛毯的抖動,如同湖面的漣漪。

消滅一樓的敵人後,他又上樓尋找其他武裝分子。

樓上還有幾個房間,他必須判斷出哪個房間藏匿著敵人。如果判斷失誤,敵人就可能在他偵察時從後方偷襲。

這時,他發現一個房間的門口,擺放著涼鞋和獵豹鞋,非常可疑。憑藉這個細節,他成功找到了武裝分子藏匿的房間,並且擊斃了他們。

「當我還是新兵的時候,執行任務時總是非常亢奮,腳步匆匆,很容易忽視諸如鞋子之類的細節,這些細節看似毫無意義,卻是重大線索。久經沙場、歷經磨鍊之後,一切都會慢下來,即便是諸如鞋子之類的小細節,我也不會熟視無睹。」他說。

在戰場上,歐文學會了如何在高壓之下關注細節,因為細節意味著生死成敗。



04


在海豹突擊隊,應對戰場壓力的方法,就在於梳理所有壓力點,按輕重緩急的順序排好,然後開始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保持對細節的關注,因為「慢就意味著順暢,順暢就意味著快」。

最後,我們用歐文的話總結全書:

在海豹突擊隊,當有人問你們打算投入到什麼程度時,「每時每刻,全情投入」是唯一能被接受的答案。

我們的職業生涯和人生註定艱辛,我們做出的犧牲遠超自己的想像。但如果你問我,願不願意再來一遍,我會毫不猶豫地問答:願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