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吃它中毒進ICU,而你卻還在被謠言誤導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 發佈 2020-03-31T16:54:20+00:00

其中,73歲的老父親食用最多,大概有10顆左右,還喝了兩碗湯,導致出現肝腎損害,其餘家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損害症狀。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兩天深圳雨水較多正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之時。

每年這個季節,很容易發生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3月29日,深圳就發生了一起因食用野生蘑菇而導致的中毒事件:一家四口因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而被送至深圳市人民醫院。經醫生詢問得知,他們是在梧桐山採摘的野生毒蘑菇,並於周六晚上食用。

其中,73歲的老父親食用最多,大概有10顆左右,還喝了兩碗湯,導致出現肝腎損害,其餘家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損害症狀

根據調查,高度懷疑為白毒傘鵝膏中毒

其實,類似的案例,今年並非首次發生。

日前,在緊挨著深圳龍崗的惠州,3名市民在山上採摘蘑菇。

不料吃完噁心嘔吐,情況嚴重

被緊急送往深圳醫院治療

近日,惠州有三人從居住地附近的山上採回蘑菇,還贈送給另一名朋友,幾家人各自在家中與家人煮蘑菇湯喝或炒著吃,一共5人吃了蘑菇。

結果半夜5人先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隨後到當地醫院治療,不見好轉,其中三人前往龍崗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經調查,為食用毒蘑菇引起中毒,經上級專家形態學鑑定,高度懷疑蘑菇為白毒傘(鵝膏菌),此菌含有的毒肽類毒素毒性極強,中毒死亡率高。

兩個案例皆高度懷疑為白毒傘鵝膏中毒,這「白毒傘」到底什麼來頭?

白毒傘:發現十餘年間已有近百人死於該蘑菇中毒

「白毒傘」在深圳並不罕見,在鳳凰山、碧嶺均有發現,俗稱白毒傘或白毒鵝膏

致命鵝膏2001年最早在廣州發現,是目前為止造成廣東毒蘑菇中毒死亡數量最多的一種。

發現十餘年間,已有近百人死於該蘑菇中毒,中毒患者目前也無特效解毒劑。

另外,深圳的氣候適合蘑菇生長,專家對深圳梧桐山、鳳凰山、銀湖山和碧嶺及周邊地區野生蘑菇進行了調查和採樣。除「白毒傘」外,還有這些毒蘑菇在深圳最常見,這些毒蘑菇深圳也有假褐雲斑鵝膏。

坪山碧嶺發現有大量假褐雲斑鵝膏,中毒後潛伏期短,食後10分鐘至6小時內發病,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也有造成腎損傷的報導。

粉孢牛肝菌

鳳凰山、碧嶺、梧桐山均有發現,其中有些種類可以食用,有些中毒後有消化道反應、有些可以引起神經精神症狀。

不同種類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外形很難辨別。

絲蓋傘

梧桐山登山路邊發現,含有神經精神型毒素,中毒表現為瞳孔縮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類似有機磷殺蟲劑中毒的「毒蕈鹼」樣症狀。

另外,現在還有不少關於「蘑菇」的傳言常常讓人信以為真

這些傳言都是騙你的!

吃蘑菇中毒的新聞,每年都數不清,但還是有無數人為了一口鮮美而冒險。其中一個原因是民間有很多「大神」,自認為掌握了一套識別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訣。

這些秘訣在網上一直有流傳,但其實都是坑!

01

顏色鮮艷的菇才有毒?

事實上,單看蘑菇的外表,並沒有絕對的安全標準。一身雪白的鵝膏菌看起來很普通,卻是一朵致命的「白毒傘」!

色彩不艷、長相併不好的肉褐鱗小傘、秋盔孢傘,也極毒。但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

02

長在陰暗潮濕處的才有毒?

有人說,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髒角落。

這也是錯的!

所有的菇都傾向於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跟毒性無關。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綻放」;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乾淨的林中地上。

03

不生蛆、蟲子不吃的才有毒?

實際上,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種類也可以生蛆。

04

銀器、大蒜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

實際上,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大蒜等發生反應。

05

受傷變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這也不是絕對的,像松乳菇、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但它們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06

菌蓋上有疣、柄上有環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雖然這類菌有毒種類的比例較大,但也並非絕對如此。許多毒菌並無獨特的特徵,如外觀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那究竟什麼方法靠譜?

對於不認識的蘑菇

不採!不買!!不吃!!



萬一中毒怎麼辦?

1、立即呼叫救護車;

2、馬上催吐

  • 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 孕婦慎用催吐;
  • 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加蓋毛毯保溫;

4、立刻送醫院。一起食用過同樣蘑菇的人,無論是否發病,同樣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5、保留毒蘑菇樣本,食用過的剩餘蘑菇,應留存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總而言之,來歷不明的蘑菇不摘!不買!不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