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就睡,放下就醒?試試這樣做,寶寶一覺到天亮

奇鶴堂 發佈 2020-03-01T03:19:59+00:00

【導讀】長久以來,不斷地有人提醒我們:一定不要抱著哄你的寶寶睡覺,因為這樣將阻礙他們學會自我安撫,對媽媽形成依戀,習慣抱著哄睡的寶寶一旦醒來便會哭鬧著再次要求媽媽的幫助。

【導讀】長久以來,不斷地有人提醒我們:一定不要抱著哄你的寶寶睡覺,因為這樣將阻礙他們學會自我安撫,對媽媽形成依戀,習慣抱著哄睡的寶寶一旦醒來便會哭鬧著再次要求媽媽的幫助。

這幾乎被父母們奉為「真理」,但是,它卻讓不少的父母陷入困境,因為要想讓一個心滿意足的嬰兒從媽媽舒適的懷抱里離開真的是很難的事情,勢必會引來寶寶的大哭大鬧和父母筋疲力盡的安撫。

抱著寶寶睡不是在溺愛他?

《偉大的睡眠——幸福哄睡指南》一書中,哈維·卡普醫師認為,不讓父母抱著寶寶睡覺是錯誤的行為。父母抱著寶寶不是在溺愛他,而是在給他安撫,是用行動告訴他——你愛他,他可以依靠你。

抱著哄睡很正常

抱著哄睡其實是很自然的一種哄睡方式,尤其對小月齡的寶寶,大人溫暖的懷抱一方面能夠給寶寶帶來類似子宮中的包裹感,讓他覺得安全;另一方面在懷抱中有節奏地搖晃,可以幫助寶寶開啟安撫反射,讓他覺得舒服、放鬆。

其實,睡眠依賴是否會形成主要取決於寶寶的月齡和情境的長期重複。在小月齡其實並不用太擔心抱著哄睡會讓他形成依賴,不過從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的角度,寶貝計劃建議:

不要每一次哄睡都抱哄到完全睡著,在寶寶情緒平靜、馬上就昏昏欲睡的時候就可以把寶寶放下,讓他自己完成最終入睡的過程。

習慣了抱睡,如何自主入睡

很多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需要抱哄這種安撫等級高的安撫,其實是因為睡眠基礎沒有建立好,比如安排入睡時寶寶還不夠困、睡眠環境不夠促睡等。在建立好睡眠基礎之後再調整抱睡會更加事半功倍。

對於抱睡這類睡眠依賴,一般來說可以採用淡化的方式讓寶寶逐漸不再依賴大人的抱哄,適應自主入睡。

淡化方式

在淡化抱睡的過程中,家長可以以3天為一個階段,逐步從站著抱過渡到坐著抱,再過渡到陪躺摟著,再過渡到陪躺不摟....在淡化的過程中讓寶寶逐漸適應在低安撫等級的情況下入睡,最後達到不陪睡而自主入睡。

改變抱睡所需要的時間主要取決於家長所選擇的方法,越溫和的方法,調整進展也就越慢,而調整的情況又會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家長的執行情況、不同家人是否一致、調整期間是否有發生長牙、生病等干擾事件。

據以往經驗來看,在睡眠環境、作息、睡前儀式等睡眠基礎都建立好的前提下,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大多數寶寶的抱睡問題1~2周能夠明顯改善。從睡眠發展的角度來看,在4~6個月這個階段,寶寶的睡眠模式會經歷向成人化轉變的過程,睡眠模式會趨於成熟,放床上不那麼容易醒了,是改善抱睡比較好的一一個時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