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徐向明:有患者需要的地方才能體現醫生的價值

魯網臨沂頻道 發佈 2020-03-26T09:20:52+00:00

徐向明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醫生,有患者需要的地方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我沒想太多,就是身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我今年45歲,幹了20多年醫生,能夠有幸參與到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感到非常自豪」。

魯網3月26日訊(記者 郭念禮 通訊員 楊學嶺 楊慧慧)「先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我們負責的武漢市第三醫院防控疫情的工作馬上就結束了,今天病人就清零了!」3月18日,當記者聯繫到奔忙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徐向明後,他如此說道。

緊急參戰,從報名到出征不足24小時

徐向明是臨沂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療組長、副主任醫師,同時也是臨沂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10名醫生之一。

接到上級部門下發的需要增派醫護人員的通知後,臨沂市人民醫院選派40名醫護人員,包括10名醫生和30名護士組成第五批醫療救援隊奔赴湖北戰疫一線。

2月19日中午,徐向明在請戰報名表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次日一早,他便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程。

徐向明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醫生,有患者需要的地方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我沒想太多,就是身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我今年45歲,幹了20多年醫生,能夠有幸參與到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濟南,臨沂醫療隊與其他地市的醫護同仁們一起組成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於2月20日飛抵武漢。

「起初,由於對病情不夠了解,自己內心沒譜沒底,不免有些害怕」,徐向明說,好在有國家及當地醫院組織的關於醫務人員防護措施的上崗培訓。在通過模擬考試並適應工作節奏後,徐向明和同事們漸漸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入鄂月余,先駐「首義」,再戰「光谷」

徐向明所在的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支援的是武漢市第三醫院。該醫院的首義和光谷兩個院區均被確定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各投入600張開放床位,用於承擔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自2月25日隨隊正式進駐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後,徐向明迅速開展疫情感染者的救治工作,內容主要是入艙,包括正常查房,調整醫囑、治療方案,辦理病人出院、轉院會診等。

徐向明回憶,剛到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時,大夫告訴他們,那裡已經有44名醫護人員感染了病毒。「那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總數不超過四百人,由於起初對疾病認識不夠,防護措施不到位,全院十分之一的人都感染了病毒,但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每天按時上下班,救治病人,真稱得上是英雄!」徐向明說。

正是在這種大無畏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徐向明和同事們愈戰愈勇。經過10天的頑強奮戰,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的疫情得到明顯控制,病人們根據上級安排出院或轉院。徐向明與其他100多名同事隨即轉至光谷院區,整建制接管了兩個病區。

光谷院區14病區是徐向明參與抗擊疫情的第二站,該病區配備醫生20名,護理人員30名左右,主要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以及部分帶有併發症的重症患者,數量維持在55人左右。

徐向明介紹,隨著疫情態勢逐漸向好,醫護人員數量相對充沛,他們的工作分為6班,每4小時一班,目的是將入艙工作時間儘量縮短,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值8點到12點的早班時最忙碌,因為要對每個病人都進行一遍看望和詢問,治療方案要及時進行調整,除了處理病人出院手續、診斷證明等工作外,還要儘可能滿足病人基於個人體質、生活習慣等而提出的特殊需求」。

英雄的武漢,英雄的人民

在採訪中徐向明提到,援助武漢以來,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武漢人民的艱苦和偉大,他們所作出的犧牲以及與病魔鬥爭的決心令人動容。

某天值班時,一位30多歲的女性患者找到徐向明,急切地說:「大夫,我已經住院十多天了,也沒有明顯的症狀了,您能不能抓緊幫我辦出院?」經詢問得知,該名患者家中一共五口人,四位大人,還有一個六歲的孩子。此次疫情由家庭性聚集傳染的機率更高一些,患者家中四個大人不幸全部感染,留了一個六歲的孩子獨自在家,無人照顧,平日只有社區的工作人員上門給孩子送點飯。

「如果放在平時,家中大人有事,找親戚朋友照顧一下孩子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為了大局做出暫時的犧牲,確實很不容易,非常讓人感動」,徐向明感慨地說。

比起與家人團聚,有時只是知曉家人的消息就已經足以讓人欣喜若狂。值夜班時,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找到徐向明,說自己有點心慌,因為太高興了,「住院快20天了,終於找到我老伴兒了」。

原來,老人和丈夫同時感染了病毒,雙雙被送往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老人被送到徐向明所在的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光谷院區,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老伴兒在哪裡接受治療。所以,當外圍醫護人員幫她打聽到老伴兒下落的時候,她才那麼高興。

徐向明在採訪中表示,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們為了全國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犧牲,非常不容易,他呼籲大家關心關愛武漢,幫助武漢人民共克時艱。

如今,隨著疫情明顯好轉,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正陸續返鄉,支援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徐向明的心情也是抑制不住地興奮,「勝利就在前方了,今天快遞公司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郵寄服務,我就把一些用不到的零散的物品先寄回了家」。

徐向明最後告訴記者,一個建築工人走在他自己建的橋上會跟別人自豪地說,這是他建的橋,「我最高興是一件事就是,再來武漢時就可以自豪地說,我曾經參加過這場防控疫情的戰役,作為一名醫生,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感到自豪了」。

在疫情攻堅的關鍵時刻,徐向明第一時間響應號召、踴躍報名,毅然決然奔赴湖北,充分展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作為醫務工作者,徐向明選擇與武漢人民站在一起,為荊楚大地貢獻「臨醫力量」。

在發送給記者的一張照片中,徐向明穿著防護服與窗外不遠處的黃鶴樓合影留念。他說:「黃鶴樓近在咫尺,護目鏡下總是看不清,希望下次來武漢能登高遠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