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最傑出的兩位策士的縱橫謀略(下)

文城觀點 發佈 2020-03-04T18:24:48+00:00

所以,張儀作為遊說四方的策士,要從貧賤的下層士人,變成豪貴的上層政要,並不容易,張儀奔波列國,歷盡艱辛,有一個例子,最能說明張儀初期遊說時的狼狽相。

當蘇秦已經在成功地實施他的合縱方略時,他的師兄弟張儀還在四處奔走,他先後到過韓、趙、魏、齊、東周和楚國,和蘇秦一樣,也在起步階段嘗遍了冰冷的世態。雖然張儀和蘇秦不同,蘇秦出身寒門,張儀卻出身豪門,但到了張儀這一輩,也已窮困潦倒。所以,張儀作為遊說四方的策士,要從貧賤的下層士人,變成豪貴的上層政要,並不容易,張儀奔波列國,歷盡艱辛,有一個例子,最能說明張儀初期遊說時的狼狽相。據《史記·張儀列傳》記載,張儀遊說楚國時,正遇楚威王在賞賜他的朝中重臣昭陽,秦王念昭陽功勳卓著,將珍貴的「和氏壁」獎賞給他,昭陽感謝秦王恩情,大宴賓客,張儀也被邀請參加宴會,賓客同樂,歡杯暢飲,但宴會散了後,珍貴的「和氏壁」不見了。昭陽的門客認為,張儀窮酸貧困,一定是他偷了。昭陽也認為張儀的行為可疑,便令人把張儀抓起來,鞭打了數百下,張儀當然不承認,最後只好放他回家。張儀的妻子見了張儀說:「相公你如果不讀書遊說,怎麼會受此凌辱?」張儀問他妻子:「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他妻子說:「舌頭還在。」張儀說:「這就夠了。」張儀堅信,有舌頭在就一定能夠成功。

當然,自信是一回事,實際的行動又是另一回事,張儀四方遊說而毫無結果,只好求見他的老同學蘇秦,希望能幫他暫時謀一個職位,他的師兄弟為了歷練這位老同學,故意冷落他。張儀到蘇秦的相府再三求見,蘇秦藉口政務繁忙,不予接見。後來張儀終於接見了蘇秦,蘇秦卻在相府正堂大宴賓客,讓張儀孤零零地在一旁吃著粗茶淡飯,張儀被氣得夠嗆,罵這位師兄弟無情無義,憤憤地走出相府。可是,正當張儀無路可走時,蘇秦卻背地裡交待他的手下,扮成張儀同路的夥伴,拿銀兩資助張儀,並陪同他去秦國,提示張儀遊說秦王。

當張儀再三感謝這位樂於助人的夥伴時,夥伴這才告訴他,這一切都是相爺蘇秦交代他做的,張儀恍然大悟,感覺自己的縱橫策術不如蘇秦。而有人認為,蘇秦讓張儀去輔助秦王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盤得,蘇秦倡導合縱,初掛六國相印,怕秦國立即來強攻,有一個熟悉的老同學在輔助秦王,而且蘇秦還幫過這位老同學,比較容易勸說秦國暫緩進攻;也有人認為,蘇秦深諳兔死狗烹、獵死弓藏的道理,如果秦國不連橫,可能比較弱勢,六國的君王如果沒有強秦作對手,就不再需要蘇秦了,而蘇秦可能也保不住相位,所以,他推薦張儀輔助秦王,以加強連橫的勢力,如此一來,蘇秦既幫助老同學,又利用張儀作為對立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起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當然,張儀也有比蘇秦幸運的方面,當張儀進入秦國時,秦國實現連橫戰略的時機已經成熟,當年時機未到,蘇秦沒有被秦惠文王所重用,這此次機會來了,張儀能成功地說服秦王採納連橫的方略,初期,他被秦王命為客卿,參謀秦王的軍政大事;後來張儀成功地取代秦國的重臣公孫衍,當上了掌握秦國最高軍政大權的「大良造」;再後來,秦國改制,張儀被秦王任命為秦國第一任相國,他成功地勸說秦王採納連橫的戰略。《秦策一·張儀說秦王》詳細地記載了張儀勸說秦王的雄辯謀略,張儀的說辭可以說是策士縱橫遊說的另一經典案例,時至今日,其絕妙的遊說方式仍讓人回味無窮。

首先,張儀向秦王表明了策士的真誠和危險,既願意承擔出謀劃策所招徠的風險,又巧妙地表明對秦王的忠心,這讓秦王沒有理由拒絕他的建議。

張儀對秦王說:「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參看《戰國策》之《秦策二·張儀說秦王》)

其次,張儀直接指出當時列國的基本情勢,讓秦王清楚他的各國的情勢非常了解,以此向秦王展示他的才識。

張儀分析說,北方的燕國和南方的魏國正在連結荊楚,鞏固同齊國的聯盟,並收羅殘餘的韓國勢力,形成合縱的聯合陣線,西向對抗秦國,想給秦國帶來麻煩。對此,蘇秦私下裡認為這是很可笑的,因為在他看來當時列國的局勢正創造了機會,使有作為的人站出來收拾殘局。張儀認為,天下亡國有三種情況,他說:「以管理混亂的國家去攻打管理很有秩序的國家,必然遭到敗亡;以邪惡之國去攻打正義之國,必遭敗亡;以背逆天道之國去攻打順應天道之國,必遭敗亡。」

顯然,張儀這是在提醒秦王,諸侯各國逆天道而行,乃非正義之舉,而秦國如能順天道而實施縱橫之策,便屬正義之舉,是一定能成功的。這也是在很有分寸地吹捧秦國和秦王。

他繼續分析說:「如今諸侯各國,藏財積貨的府庫不盈實,囤積米糧的倉庫也很空虛,儘管徵召千軍萬馬,白刃在前,利斧在後,卻仍然逃的逃,跑的跑,不敢死戰到底。當然,怪罪百姓、士兵不敢死戰是錯的,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無能,獎賞不兌現,處罰不執行,而賞罰不明,導致了士兵不願為國死戰。」

再次,張儀分析了秦國所具有諸多有利條件和潛在的優勢,以此來增強秦王的信心,激發秦王的稱霸野心,同時也讓秦王感到要稱霸天下,少不了重要張儀這樣的策士。

張儀說:「秦國號令明確,賞罰分明,有功無功按實際情形賞罰,每個人從離開父母懷抱開始,就沒遇到敵寇,一聽到作戰命令就跺腳露胸,迎著刀槍,赴湯蹈火,勇往直前,視死如歸。一個人如果敢於戰死,就可以以一當百,千人的部隊,可以戰勝萬人,萬人可以取勝天下。現在秦國的地形,載長補短有方圓數千里,雄師百萬,揚名天下。其號令賞罰,其有利地形,是各諸侯國所望塵莫及的,以此有利條件向諸侯國稱雄,秦國必能稱霸天下。按理,只要秦國出戰,必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定能開拓疆土數千里。然而,如今的秦國,卻軍隊疲憊,民眾窮困,積蓄用光,田園荒廢,倉庫空虛,四鄰諸侯不肯臣服,更無法建立伯主的功名,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秦國的謀臣不能盡忠謀國。」

張儀巧妙地為秦王描述了秦國管理和地理兩方面的優勢,描述了秦國的應然理想,攪動秦王稱霸的野心,同時,張儀又指出了與秦國與理想狀況差距巨大的嚴酷現實,指明是謀臣不忠的原因,他非常機智向秦王暗示:秦國有利條件很多,所缺少的是有能力的謀臣。

顯而易見,張儀實際上是鼓動秦王重用他張儀自己,示意以他來代替那些不能盡忠謀國的謀臣,秦國便能稱霸天下。

只是分析這些還不夠,張儀又用典型的歷史事件進一步說明了自己的主張:

第一個是齊國的例子:

「昔日齊國在南面擊破了楚國,在東南擊破了宋國,在西南鎮服了秦國,在北面擊敗了燕國,其間又指使韓、魏兩國的國君出兵討伐楚國和秦國,土地遼闊,兵力強盛,戰必勝,攻必克,詔令天下,役使諸侯,那清清的濟水,混濁的黃河,足以作為軍事的障礙,那長城的鉅坊,足以作為關塞。齊國曾是五戰五勝的強國,可是僅僅打了一次敗仗,便不復存在了。由此看來,戰爭是關係到萬乘大國生死存亡的關鍵。」張儀分析說。

第二個是秦國自身的例子:

  「『斬草要除根,不留余禍,災禍才能徹底消除。』先前,秦國與楚人開戰,大破楚國,襲取了它的郢都,占領了洞庭湖、五都、江南等地,迫使楚王向東逃亡,藏身在陳地。當時,秦只要繼續向楚進軍,就可以占領整個楚國了。而只要占領楚國,民眾的需求就可以滿足,土地物產的利益也足可以滿足需要。東面可以削弱齊國和燕國,中部可以凌駕於韓、趙、魏三國之上。而如果能實現這一行動,伯王霸業的名聲就可以造就,四鄰諸侯也必定會前來朝服稱臣。但秦國的謀臣卻不肯這樣做,反而引兵退卻,與楚人講和。現在楚國人得到了喘息休整的機會,重新聚集逃散的民眾,立起社稷之主,設置宗廟,使他們得以率領天下諸侯從西面來與秦國為敵,秦國失去了一次稱霸天下的機會。」張儀認為正是無能的謀臣導致秦國失去了一次難得稱霸的機會。

張儀繼續分析說:「天下諸侯早有聯合的意向,並已駐軍在華陽城下,所幸大王用詐計擊潰他們,進兵到魏都大梁城外,只需圍困它幾十天,大梁城便可占取了。而如果占取了大梁城,魏國就可以全部占領。占領魏國之後,楚、趙聯盟就被拆散了。楚、趙聯聯盟一散,趙國的處境就危險了。只要趙國處於危境,楚國就孤立無援。如此一來,秦國在東面可以削弱齊、燕,中間可以抑制韓、趙、魏三國,秦國的霸主之名也就能成功了,四鄰諸侯也就會前來朝賀了。可是,秦國的謀臣們卻不肯這樣做,他們建議領兵再一次退卻,與魏國講和,致使魏國又了喘息的機會,聚集逃散的民眾,重新立起社稷之主,設置宗廟。秦國再一次失掉建立霸業的機會。前不久,穰侯擔任相國,治理秦國,他用一國的軍隊,卻想建立兩國才能完成的功業。因而士兵在國外終身日曬雨淋,民眾在國內疲憊不堪,霸主的名聲終究未能完成,這已經是秦國第三次失掉稱霸天下的機會了。」

此外,張儀在一環扣一環地仔細分析各國的關係之後,並敏銳指明列國防線中秦國首先可以突破的關鍵點,引誘秦王下決心採納他的連橫策略。

張儀分析說:「趙國是處在燕、齊、韓、魏中間的國家,各國民眾雜居在那裡。那裡的人輕浮難以駕馭,趙國的號令沒有固定的規律,賞罰也不守信用,地形不便防守,各級官員又不能發揮民眾的全部力量。這一切本來就已經顯露出亡國的趨勢,而統治者又不去體恤民間疾苦,卻徵召眾多的兵士,進駐長平戰場,用以爭奪韓國的上黨。大王可以用詐計攻破趙國,進而攻克武安。在這個時候,趙國君臣上下不能同心同德,卿大夫和士民又互不信任,這樣邯鄲就無法固守。如果秦軍攻陷邯鄲,在河間修整軍隊,再率兵西進,攻戰修武,越過羊腸險塞,降服代和上黨。代有三十六縣,上黨有十七縣,不用一兵甲,不勞一民眾,便會全歸秦國所有了。代和上黨不經過戰爭可被秦國占有,東陽和河外不經過戰爭重又成為齊地,中呼池以北不經過戰爭也屬於燕國。既然這樣,那麼攻陷趙國之後,韓國必然滅亡,而韓國滅亡,楚、魏就不能獨立了。楚、魏不能獨立,這將破壞韓國,損害魏國,並挾制楚國,往東又能削弱齊國和燕國,最後掘開白馬渡口淹沒魏國。此舉可以使三晉滅亡,而六國的合縱勢力也將徹底垮台。大王可以輕而易舉地掌管天下了,諸侯各國也會接連不斷地向您降服,霸主之名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還有,張儀為秦王描繪了一幅輝煌的霸業圖譜,秦王聽了當然心裡很高興,而張儀乘秦王心裡正爽的時候,及時把話題轉向對秦國大臣的批評,分析了秦國謀臣的無能所帶來的種種失誤,並指出秦國因謀臣的失誤已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讓秦王由喜轉憂。

張儀說:「可是,秦國的謀臣們不肯這麼做,反而引兵退卻與趙國講和。以大王的英明,秦兵的強大,霸主的基業,不但至尊的地位不能得到,竟被行將滅亡的趙國所欺騙,這全是謀臣們的愚笨所造成的。再說,趙國該亡卻沒有亡,秦國該稱霸卻沒能稱霸,天下人當然就已看透了秦國謀臣愚昧,這是其一。其二,秦國謀臣們又建議徵召全國士兵去攻打邯鄲,卻未能攻下來,有的士兵憤怒地丟棄鎧甲,有的士兵嚇得哆嗦直往後退,天下人當然看透了秦國的實力,秦國的威嚴受損了。其三,秦國軍隊本來在退卻中集結於李城之下,而大王卻聽謀臣的建議,再次集合軍隊想奮力征戰,這是不可能取勝的,雙方兵力都疲憊不堪,只能先收兵,這讓天下人又看透了秦國的國力,顯得哼被動。如此一來,在參政方面,讓別人看透了秦國謀臣的愚蠢;在對外關係上,讓敵國看清了秦國的兵力,在此局勢下,對於天下合縱的力量,就更難應對了。秦國國內,軍隊疲憊不堪,人民貧病交迫,積蓄睏乏,田地荒蕪,糧倉空虛,勢頭減弱;而秦國之外各國聯合的志向很牢固,這種狀況是大王必須考慮的!」

接著,張儀又以歷史上紂王和智伯由強盛到慘敗的嚴酷事實,來告誡秦王,張儀說:「在下聽說:『戰戰兢兢,一日比一日更謹慎,若能真正謹慎處事得法,便可占有天下。』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紂王貴為天子,率領天下百萬大軍,左邊到達淇水,右邊到達洹水,大軍喝水使得淇水干竭、洹水不流,紂王以此龐大軍隊與武王對抗。而武王卻只率素甲三千,僅決戰一天,就能大敗紂王,並活捉了他,占領殷國的土地,降服了殷國的臣民,而且,天下沒有一個人為紂王感到傷心。此外,以前智伯率領韓、趙、魏三國大軍,深入晉陽攻打趙襄主,決開晉水河用水淹灌晉陽,攻戰了三年之久,眼看將要攻下晉陽,趙襄主灼龜占卜吉凶,預測雙方的勝敗,於是,他派大臣張孟談悄悄出城,破壞韓、魏兩國與智伯的盟約,爭取到韓、魏兵眾的支持,聯合進攻智伯的軍隊,擊敗了三國聯軍,活捉了智伯,使趙襄主有了成就功業的大好機會。」

張儀以紂王和智伯由強轉弱,由勝轉敗的事例來提醒秦王,不用智謀之士,若策略失誤,便會很快衰亡。

至此,張儀明白,不能繼續講不利因素了,因為講多了會打擊秦王的信心,於是,他轉變話題,又重新回到強調秦國的優勢方面,以此來加強秦王稱霸天下的野心。

張儀說:「現在秦國土地,截長補短,方圓也有數千里,大軍數百萬。秦國令行禁止,賞罰嚴明;秦國地理形勢優越,諸侯國不能與秦國相比,秦國若以此優勢來與諸侯國抗衡,是完全可以兼并諸侯而稱霸天下的。」

最後,在前面這些一說服秦國的過程中,張儀先是褒秦國,贊秦王,接著是批謀臣,又指出秦國所存在的危機,接著,又肯定了秦國的優勢,至此,他感到秦王已經被他的說辭所觸動了,於是,他及時向秦王提出了他的擊破合縱、實施連橫的總策略:

「臣昧死,望見大王,言所以舉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求伯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同時,張儀還表明,若連橫戰略不成功,他甘願受斬徇國:「大王試聽其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伯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於國,以主為謀不忠者。」(參看《戰國策》之《秦策二·張儀說秦王》)

張儀的這一套戰略對於渴望稱霸的秦王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擊破合縱聯盟,破滅趙國、韓國,臣服楚國、魏國,密切與齊國、燕國的關係,伯王霸業功成名就,四鄰諸侯均來朝拜。對此,秦王何樂而不為呢?

張儀的遊說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全篇說辭以三方面的重要內容有序推進:

一方面是詳細地分析列國的歷史、現實、優勢、劣勢以及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另一方面是具體說明秦國的歷史、現實、優勢、失誤,特別是應該採取的策略;還有一個方面是指出秦國謀臣的無能、失策,以及雖不明言但能讓秦王能感覺到的:張儀的機智能幹和雄才大略。

而且,張儀對所有這些內容的論說,又是在應有的尊重、巧妙的奉承,以及迎合秦王稱霸慾望的言語氛圍中進行的。這充分顯示了張儀作為傑出的縱橫家所具有的權謀韜略和政治才幹。遊說秦王的成功使張儀成為秦國的客卿,後來當上了相國。

張儀的縱橫謀略令人讚嘆,但縱橫家的根本目的是權力和名利,張儀的謀略是應該讚許的,但他在很多方面用的是詭計,表現出奸詐、虛偽、無賴,不是大謀略家應有的風範,歷來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譴責。

《秦策二·齊助楚攻秦》里記載了張儀為秦國進攻楚國而拆散齊楚聯盟的一些活動,充分顯露了張儀「詐偽反覆」的奸詐本性。

當時,齊、楚聯盟與秦對抗,「齊國幫助楚國進攻秦國,攻下了曲沃,而後來,秦國想進攻齊國,但因齊、楚關係比較好,秦惠王為此甚為憂慮,他對張儀說:『寡人想進攻齊國,而齊、楚關係正友好,你給寡人出出主意,該怎麼辦?』張儀說:『請大王為在下準備車馬、財物,臣願試試看。』張儀便南下到了楚國,見了楚王,他說:『秦王最喜歡的人,非大王莫屬,在下最希望的,也是能有機會做大王的臣子;秦王最痛恨的人莫過於齊王,在下最痛恨的人也莫過於齊王。現在齊王對秦王犯下了重罪。大王想討伐齊國,而貴國正與齊國友好,這樣,秦王就不能聽從大王的指令,在下也不能做大王的臣子了。大王如果能封閉關隘,與齊國絕交,在下願讓秦王獻出方圓六百里的商、於之地。這樣,齊國因無外援,必定衰弱,齊國衰弱了,就會受大王的制約。以此行事,在北邊,大王使齊國衰弱,在西邊,大王又施恩於秦國,還能白白獲得商、於之地,這可謂是一舉三得。』」

張儀的分析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滿足楚王的霸主野心,讓楚王感到有利可圖,所以:

「楚王聽後大喜,在朝廷宣稱:『寡人得到了秦國方圓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群臣聽說後,都爭先表示祝賀。而楚王的重臣陳軫卻遲遲才來,而且並不祝賀。楚王說:『寡人不出一兵,不傷一人,白白得到方圓六百里的商、於之地,寡人自認為是很明智的,大家都為此而祝賀,你為何偏偏不祝賀?』陳軫回答說:『臣看大王不可能得到商、於之地,相反,必定會招來禍患,因此,臣不敢盲目地祝賀。』楚王問:『為什麼?』陳軫說:『秦國看重大王,是因為大王與齊國友好。現在,商、於之地還沒有得到,大王卻先與齊國絕交,這樣就使楚國自己孤立了。難道秦國會看重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嗎?另外,如果秦國先拿出商、於之地,我們再和齊國絕交,那秦國的計謀就一定不能實現,秦國會願意嗎?而如果我們先和齊國絕交,然後再去要商、於之地,就必定會上張儀的當。如果大王上張儀的當,肯定會後悔的。果真如此,楚國的西邊有秦國為患,北邊又已與齊國絕交,秦、齊兩國隨之必定會進攻我國。』但楚王並不聽從陳軫的意見,他說:『寡人的計劃已經成功實施了,你不必多說!等著寡人的計劃成功吧。』楚王求成心切,派人要與齊國絕交,使者尚未返回,又第二次派人去與齊國絕交。」

陳軫在秦國時是張儀的老對手,他了解張儀的奸詐,所以他揭穿了張儀的陰謀,並向楚王說明了與齊絕交的危險性,可惜由於楚王的過分自信和傲慢固執,果真錯誤地採取與齊絕交的策略,結果也如陳軫所料:

「張儀從楚國返回秦國後,秦王便派使者出使齊國,齊、秦兩國秘密聯合。楚國隨即派一名將軍到秦國接受商、於之地,張儀卻稱病不來上朝。楚王說:『張儀是以為寡人不會與齊國絕交嗎?』於是,他又派了一名勇士到齊國去,大罵齊王。張儀了解楚國確實已與齊國絕交,才出來會見楚國使者,他說:『從某處到某處,方圓六里。』使者說:『本使聽說是六百里,沒聽說是六里。』張儀說:『我本來是個小人物,怎麼有權決定六百里呢?』」

如果說,張儀前面對楚王的說辭,還算是機智的策劃,那麼,這回的裝病和說假話,簡直是政壇小丑的低下伎倆,但傲慢的楚王知道上當,但卻不聽賢臣的建議,與齊絕交後,又更錯誤地向秦宣戰:

「使者回到楚國報告楚王,楚王聽後大怒,要興兵討伐秦國。這時,陳軫說:『臣可以說話了嗎?』楚王說:『可以。』陳軫說:『進攻秦國不是個好辦法。大王您不如趁此送給秦國一個大邑,與秦國聯合攻齊。這樣,我們雖然割去一個大邑給了秦國,卻可以從齊國那得到補償,楚國不還是照樣完整無損嗎?您現在已經和齊國絕了交,卻譴責秦國的欺騙,這樣,我國反而使齊、秦兩國聯合起來了,那麼我國就一定要大受損失了。』楚王聽不進去,於是發兵討伐秦國。秦國與齊國果真聯合起來,韓國也跟從著這兩個國家。楚軍在杜陵吃了個大敗仗。結果楚國不僅土地和軍民被削弱了,而且差點兒亡國。其原因在於:楚王沒有能採用陳軫的計策,也過於輕信張儀,受騙上當。」(參看《戰國策》之《秦策二·齊助楚攻秦》)

不言而喻,張儀的計謀是成功了,他的目的也達到了,但他所用所用的手段確實是比較卑劣的,行騙、離間、耍賴,花言巧語,承諾不兌現,儼然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兩面政客。

如果說世上有謀略分為「陰謀」與「陽謀」的話,那麼,張儀所採用的多是陰謀。

關鍵字: